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规定的从小学到高中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在农村中小学,由于面临经费紧张、培训机会少、设备差等困难,使综合实践活动无法走向“常态”。综合实践活动要像语、数、英等必修学科一样纳入农村学校课程方案来常态实施,既要在宣传力度、观念更新、经费投入、师资培训等方面下功夫,又要依据它本身的特殊性来作具体安排。  相似文献   

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亮点,也是难点。农村中小学综合活动实践课程的实施现状不容乐观,其中既有认识问题、课程资源问题,也有教学设计滞后问题,更有课程管理与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正视这些问题并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是推进农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实施和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框架内最突出的亮点之一,从2001年开始,就被作为小学三年级以上年级的必修课程。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虽已被大多数教师和学生所熟悉,但农村小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陷入了困境,许多学校和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进行常态化的教学活动。基于此,本文拟就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难以成为常态课的成因及对策做一简要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4.
开设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生成性、开发性和自主性等特点,对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具有独特的意义。但农村学校在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困难,农村中小学怎样更好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国家必修课程,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但目前该课程的实施现状并不理想,多数中小学对该课程重视不够,师资缺乏,课程资源开发也不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想得到有效实施,就必须完善评价制度,配备专职教师,经常举办竞赛活动,注重课程开发。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教学体系中,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习课程,要求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可将其看作是具有实践性质的学习,是一门注重实践和能力运用的课程。除了书本,系统的教科书,封闭的教室外,回到生活世界。它有效地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而,在实际的课程实施中,机械化、正规化、学科化等问题层出不穷。分析小学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找出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合理有效的规范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与教师的基本素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中小学开设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在实践中。要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和实施质量,教师需全面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并具备实施课程的能力和素质。  相似文献   

8.
据了解,作为新课程实验之一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各地开设已有一段时间,各地在该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方案的组织和实施、教育模式和评价方法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是至今还没有突破性的成果。究其原因是目前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面临着以下六大困境: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分科教学,过分强调学科知识、强调学科体系,缺乏对知识的整合,忽视对生活的思考和感受。学生一离开书本,进入社会,就显得与社会不相适应。基于对这种弊端的思考,课程改革提出了设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它是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这一课程的开设,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对丰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类型,切实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和教师教学观、课程观的更新均有独特的作用。那么学校究竟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本期“课改在线”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和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邱伯聪 《教师》2012,(11):43-45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从小学到高中都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把综合实践活动课列为学生的必修课。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新设置的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它没有传统的教材为依托,需要教师在实施中根据学生需要,根据地方和学校实际开发课程。农村学校具有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探索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实施与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核心价值追求,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但当前,该课程无法在中小学常态实施。为了有效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有关人员需要从该课程常态实施的标准出发,全面分析影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的主要因素,诸如,课程认识不到位、课程制度不健全、课程实施不规范、教师素质不全面以及课程评价不科学,同时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以一种新的教学形式颠覆了教师传统的教学方法和习惯,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性课程。通过对国内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梳理,总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历史,分析综合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质、问题以及实施策略进行一些探索。在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中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结构及实施框架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农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提出了农村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要加大投入、培训教师、开发资源、改革评价、稳妥推进等五项策略。  相似文献   

14.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以一种新的教学形式颠覆了教师传统的教学方法和习惯,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性课程。通过对国内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梳理,总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历史,分析综合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质、问题以及实施策略进行一些探索。在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中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结构及实施框架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5.
一、"综合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差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称《纲要》)中明确指出: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并作为必修课程,两者的概念体系有何差异,我们在此作一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6.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具有整体性、实践性、生成性、开放性等特点的课程,对教师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要通过各种渠道,留心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积累,以便于更好地指导学生活动的实施.  相似文献   

17.
自新世纪开始,我国开展了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为了积极推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列为新课程的必修课。综合实践活动课如何实施,是摆在参与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广大师生面前的一个难题。笔者认为以劳动技术课为平台,融合其他内容相互联系地学习,是当前最为直接有效的实施模式。一、综合课程的产生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性质、特点(一)综合课程的产生我国中小学长期以来是实施分科课程,已积累了实施分科课程的丰富经验。分科课程的优势是可以使学生获得较为牢固系统的学科知识,也能较好地适应…  相似文献   

18.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直接经验的、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与学科课程相比,其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没有现成的固定的教材,强调的是学生亲身经历和实践,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地方性特点。要采取有行政和社会支持的、相关管理措施和评价体系配套的"弹性课时制"来安排综合实践活动,集中时间来开展,使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更具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9.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它提供“主题”内容的选择范围,“主题”内容则是课程资源的凝练表现。应当从校内外、从生活中、从实践中去寻求和提出活动的主题,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主题开发设计宜采取以下策略:充分发挥课程主体的作用;建立研发管理机制;整合各种资源,实现资源序列化;提倡因地制宜,开发本土资源;提倡资源共享,凸显差异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