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实验要求1.水的压力;2.水的浮力;3.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条件;4.浮力的初步应用.重点是水的浮力与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条件的实验.二、仪器与实验方法的设计1.水的压力实验装置见图1,图2和图3.  相似文献   

2.
图1找来2只普通的玻璃酒瓶,从输液管上剪下长度约是酒瓶高度3倍的塑料管,就可以进行下列实几个验。1揭示物体沉浮的秘密把无盖的酒瓶放在水面上,酒瓶不会沉到水底。由于玻璃瓶的重量,一部分水从瓶口流进酒瓶后,酒瓶就静止在水面上。酒瓶静止后,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瓶口向上,直立在水面上(如图1a);一种是酒瓶倾斜着,侧卧在水面(如图1b)上。往直立在水面的酒瓶里加一些水,酒瓶就下沉一些;用塑料管把酒瓶里的水吸出一些,酒瓶就上浮。小心地往酒瓶里加水,使酒瓶口刚好与水面相平,盖上瓶盖,酒瓶可以静止在水中的任何地方,这是悬浮。如果往…  相似文献   

3.
首师大版九年义务教育课改实验教材小学科学第3册第15课《沉浮的秘密》一课中有关浮力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该实验是将橡皮泥块悬挂在手持圆桶测力计的下方,读取测力计的读数,面接触时、浸入水中1/4时、浸入水中1/2时、浸入水中3/4和完全浸入水中时的测力计读数,将其数值填入表1中。表1橡皮泥球的位置完全浸在空气中浸入水中1/4浸入水中1/2浸入水中3/4完全浸入水中测力计的读数浮力的大小图1然后把橡皮泥块沉入水中再读取测力计的读数,通过比较前后数值的变化,说明橡皮泥块受到了水的浮力。经过多次实验,我认为这个实验存在两点不足:①用手…  相似文献   

4.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三(下)中《固体和液体》单元的第五课。主要是让学生在动手实验中去探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变化,了解上浮材料的特点,想办法使下沉的物体浮起来。本课围绕问题“怎样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展开,能很好地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通过使下沉的橡皮泥浮起来,  相似文献   

5.
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科学》三 (下 )中《固体和液体》单元的第五课。主要是让学生在动手实验中去探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变化 ,了解上浮材料的特点 ,想办法使下沉的物体浮起来。本课围绕问题“怎样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展开 ,能很好地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通过使下沉的橡皮泥浮起来 ,使沉在水底的小瓶浮起来 ,使生鸡蛋浮起来三个探究活动 ,使学生知道改变形状、改变重量、在水中加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 ,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很好的满足了学生“动手做”的愿望。1 本课的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多种方法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相似文献   

6.
四年级“加热和传热”一课中 ,“水的传热”这一知识点 ,通过教师演示加热方框形玻璃管来得出水是靠对流方式把热传播开来的。这样的实验简单 ,学生没有亲自动手操作 ,只看演示实验印象不深 ,理解不透彻 ,为了提高实验的效果和学生的动手能力 ,我对实验进行了重新设计和改进。首先学生通过实验(图 1 ) :试管上部的水烧开了 ,下部手拿的地方却不烫 ,知道了水是热的不良导体。图 1 接着 ,研究水是怎样传热的呢 ?为了提高实验效果 ,我增加了一个学生实验 (图 2 ) ,加热烧杯中的水 ,观察。为了便于学生观察水的流动 ,在加热过程中 ,往水中放入…  相似文献   

7.
1 教材背景 教科版小学科学第二册《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中,教材设计了这样的内容:把一大一小的两个马铃薯分别放人装有盐水和清水的水槽中,结果一个水槽里的马铃薯沉,另一个水槽里的马铃薯浮。怎么解释马铃薯的沉浮?学生通过讨论,认为是液体不同,可以用“尝”、“烧”液体等办法检验。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仪器做实验,观察液滴变干后留下的痕迹,结果发现一只勺子里仅有些印迹,另一勺子里有明显的白色颗粒物。  相似文献   

8.
首师大版九年义务教育课改实验教材小学科学第3册第15课《沉浮的秘密》一课中有关浮力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该实验是将橡皮泥块悬挂在手持圆桶测力计的下方,读取测力计的读数,  相似文献   

9.
鸡蛋是人们非常熟悉且取材容易的食品,也是不可多得的低成本实验材料。根据鸡蛋的物理特征,笔者创造性地设计了一系列用鸡蛋做的趣味物理实验,诸如用鸡蛋做成的“不倒翁”、“悬浮鱼”、“冰冻蛋”等教具,用鸡蛋进行的“高空落蛋”、“鸡蛋撞窗帘”、“轻功踩蛋”等实验。将它们应用于物理教学之中,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质,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精选几例实验介绍如下:  一、砸不烂的鸡蛋图1  用锤子砸鸡蛋,鸡蛋居然砸不烂。你一定不会相信吧?可事实就是如此,你不妨亲自试一试,实…  相似文献   

10.
1教材背景教科版小学科学第二册《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中,教材设计了这样的内容:把一大一小的两个马铃薯分别放入装有盐水和清水的水槽中,结果一个水槽里的马铃薯沉,另一个水槽里的马铃薯浮。怎么解释马铃薯的沉浮?学生通过讨论,认为是液体不同,可以用“尝”、“烧”液体等办法检验。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仪器做实验,观察液滴变干后留下的痕迹,结果发现一只勺子里仅有些印迹,另一勺子里有明显的白色颗粒物。由于有些学生已经有了关于“死海”的知识基础,于是教材中提供了“淹不死人的湖———死海”的一段文字资料,成为学生们推测白…  相似文献   

11.
1 实验装置 (如图 1)2 实验原理将适量的碳酸氢钠和无水柠檬酸的混和物放入水中时 ,该混和物完全溶解同时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气泡 ,好像溶液在沸腾 (此混合物称为泡腾剂 )。3 实验步骤及现象如图 1,取少量的泡腾剂 (碳酸氢钠和无水柠檬酸以 1∶1混合 ) ,放进一个小塑料袋底部的一角 (装滤纸的塑料袋 ) ,用细线扎紧这一角 ,称量 (塑料袋 +泡腾剂图 1+细线 )的总质量。向塑料袋中加入约 10 0mL的水 ,用橡皮筋用力扎紧塑料袋口 ,使水和气体都无法跑出 ,然后称量 (塑料袋 +泡腾剂 +水+细线 )的总质量 ,解开细线 ,柠檬酸和碳酸氢钠溶解在水…  相似文献   

12.
在教初中物理第二册“磁场”一节时,要演示磁力线的形状图。一般只能在平面上实验。为了能竖起来,让学生观察和便于传阅,我们采用固定法,制作了一套永磁体的磁力线图。 制作方法是,把永磁体放在桌子上,磁体上面放一块热的不良导体。取一只生物实验室用的铝制解剖盘,将半支白色蜡烛放在盘里,用220V、1000W  相似文献   

13.
一、干燥管妙用(一)氢氧化亚铁的制取取二支干燥的干燥管,细口处用橡皮胶管连接,胶管中间放入一颗酸式滴定管中的小玻璃球。然后,按图1所示固定在铁架台上,其中一只干燥管的尾部和另一只干燥管的颈部相齐平。取烧杯一只加入蒸馏水半烧杯,置于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片刻,自然冷却后,取出一半配制3摩尔/升的氢氧化钠溶液,另一半蒸馏水用来配制饱和的硫酸亚铁溶液,配制前应加入少量硫酸酸化,同时加入少量铁粉,充分搅拌,静置后过滤,滤液置于试剂瓶中保存。实验时,先将玻璃球放置在低位干燥管的一端,在高位干燥管内,倒入氢氧化钠溶液,使整个胶管中都…  相似文献   

14.
正1设计思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一(人教版)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中,设计了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教材是这样设计的: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把一小块钠放入水中,你看到什么现象?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发现由于钠与水反应非常剧烈,实验持续时间短,常伴有轻微的爆炸,不够安全,更没有设计气体产物的检验,存在一些缺陷。2创新之处1仪器创新:本实验采用了微型实验装置,使  相似文献   

15.
初二物理课本《浮力的利用》一节中 ,讲到潜水艇是利用调节自重量而上浮和下沉的原理 ,但没有配套的演示教具 ,这使得学生理解这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困难 ,对此我设计制作了可以形象地说明潜水艇浮沉原理的教具 ,使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浅显易懂。现把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制作材料 :1.直径 2 5毫米左右大试管一只 (试管口必须有翻边 ) ;2 .实验室铁架台上作固定用的带把螺杆一只和配套螺母、垫片各二只 ;3.厚度 3~ 4毫米胶木板一块 ;4 .直径 3毫米左右配套螺丝、螺母 4只 ;5.与试管配套橡皮塞一只。制作方法 :(参见图 1和图 2 )图 1图 21.取 55…  相似文献   

16.
实验改进一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现行高中生物教材第 2 81页实验 1“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洋葱根尖的培养改用大蒜瓣来培养根尖 ,这样改进的好处是取材容易 ,且生根比洋葱生根快。方法是 :在上课前的 4~ 5天 ,取饱满结实的大蒜瓣 ,剥去外皮 ,将 3~ 4个蒜瓣用牙签并排穿在一起 ,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 ,以水浸没大蒜根部为宜 (如图1所示 )。把这个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 ,注意经常换水 ,使蒜瓣的底部总是接触到水。待根长到 1cm~ 1.5cm时 ,可以取生长健壮的根进行观察。实验改进二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在现行高中…  相似文献   

17.
图 1为在初中物理第一册教科书中大气的压强的教学内容 ,问“能够显示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很多。如图1鸡蛋将怎样 ?为什么 ?”图 1 鸡蛋将怎样 ?为什么 ?答案 :鸡蛋将进入瓶内。当点燃酒精棉球后 ,瓶内温度升高 ,空气膨胀而排出一部分。用剥了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后 ,火熄灭 ,瓶内温度降低 ,压强减小 ,这时 ,瓶内的压强小于瓶外的大气压 ,大气压将鸡蛋压进瓶内。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每次布置这个课外实验操作的任务 ,检查时都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因器材条件不具备而未完成。少数学生虽完成 ,最后在整理器材时 ,都是将鸡蛋捣碎后倒出 ,或是连瓶扔…  相似文献   

18.
地球引力演示仪 《地球引力》一课的教学,学生对地球引力难以直接感知,看不见、摸不着,是比较难上的逻辑推理课。“地球引力演示仪”不仅能使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地球引力和引力的方向,而且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一、结构简图 见图1。 二、制作材料与制作方法 1.外壳 取一只塑料玩具球或一只废皮球,将其用刀剖成两半,再在它的上下两  相似文献   

19.
高级中学化学课本(必修)第一册指出:“三氧化硫是一种没有颜色易挥发的晶体,熔点16.8℃,沸点44.8℃。”初学者对此常常感到困惑,既然三氧化硫的熔点低于常温,则三氧化硫在常温下不应是晶体而应是液体。因此,有必要通过实验对三氧化硫在常温下的状态加以验证。一、实验原理二、实验装置三、实验步骤1.按图连接好实验装置,取二段铜质导线去掉塑料外皮,即为二束铜丝。将胶塞中间烫一与铜丝直径相同的孔,并在铜丝上涂上一层凡士林,使铜丝能在胶塞中上、下滑动。待用。2.在试管(Ⅰ)中加入5毫升的浓H_2SO_4,试管(Ⅲ)中加入同体积的浓HNO_3。在…  相似文献   

20.
在高中必修加选修教材中,是通过用1根装满水的玻璃管,观察水中红蜡块的运动来完成运动的合成实验的,在实际的操作中学生难以清晰地观察到合运动的轨迹。经过多次实验发现,利用“追踪描迹法”,即用输液管内的红水跟踪红蜡块,通过观察管内红水线来分析运动的合成。据此设计的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