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背诵是加深理解、巩固记忆、积累语言、丰富知识、发展思维的有效途径。背诵要讲究方法,除了必要的“练”以外,还需巧妙的“训”。一、理清层次背诵课文中要求背诵的内容往往有较强的逻辑性。指导学生背诵,教师可先让他们理清层次,如《美丽的小兴安岭》层次分明,写夏...  相似文献   

2.
背诵是加深理解、巩固记忆、形成语感、积累语言、丰富知识、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一个人脑子里如果储存了一定量的语言材料,说起话来就会出口成章,写起文章来就能笔底生花。因此,“九义”教材中年级段十分重视背诵,较之普通教材增加了7次背诵内容,达24次之多;针对背诵枯燥乏味的特点,编者安排了两次选背内容,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其中一次是《美丽的小兴安岭》2至5节任背一节,一次是第六册的《寓言二则》任背一则,选背的内容分量差不多,避免了学生拣短的背,偷懒。 背诵是一种语言训练,除了必要的“练”以外,还需巧妙地“训”,即教师根据背诵内容的特点和学生身心情况加强背诵方法的指导。这样学生兴趣浓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指导背诵总的原则是大纲里所说的“讲究方法,在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叙述顺序的基础上进行”,具体落实到每课,方法应是多种多样的。下面就五年制五、六册指定背诵内容具体谈谈:  相似文献   

3.
谈范文背诵     
一背诵,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的一种重要方法。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旧书常诵出新意”,“文选烂,秀才半”:“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等等,都反映了从前读书的人对于熟读——背诵的重视。作为一种学习方法来说,这种重视是有它一定的道理的。首先,学习语文,要掌握大量的词汇和句型,熟悉许多表现力很强的语句,融会许多极动人、极发人深省的思想内容,通过背诵,就可以把这些东西逐步积累起来。背诵的诗文愈多,写起文章来,就可能有更多  相似文献   

4.
背诵方法谈     
背诵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一个重要方法,背诵不仅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文、巩固所学内容、积累知识、提高读写能力,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记忆力。因此,它被列入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语文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背诵能力呢?  相似文献   

5.
背诵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和经验,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小学阶段是背诵的黄金时代,为了培养儿童的记忆,应针对其年龄特点,采取一些有效的识记方法,激发他们背诵的兴趣。一、看图背诵低年级教材配置了许多色彩鲜明、贴近课文内容的插图,可以引导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把课文的语言文字回忆出来。如《秋天》一课,我要求学生按从上到下、从远到近的顺序,一边在图中指出“蓝天”“白云”“稻田”“池塘”“梧桐树”等,一边背诵相关内容,这样图文结合,可以很快记住内容。二、游戏背诵同学们在课间爱玩跳皮…  相似文献   

6.
办刊琐谈     
我编辑教育杂志是从1980年开始的,算起来差不多有15个年头了。但对编辑这一行当,我仍似懂非懂,没有深入研究,现在还在摸索、学习。不过,干了这么些年,对编辑工作,我却有了感情。我觉得这就是我的合适的工作岗位,虽然这是为人作嫁衣的事,但我还是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7.
风筝琐谈     
《放风筝》(第五册1课)是一篇看图学文。通过色彩鲜艳的画面和生动的叙述,表现了少年儿童愉快的课余生活。放风筝,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娱乐活动,尤其为儿童所喜爱。据有关史料记载,风筝最早是我国人民发明的,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了用竹、木制作的风筝,到了汉代,由于纸的普遍使用,人们就改用纸糊风筝。在美国华盛整“国家航空和空间博物馆”的“飞行器馆”中,就醒目地  相似文献   

8.
琐谈复述     
九年义务教育小语大纲中指出,复述是听说的实际训练,培养学生听说能力,复述是重要方法之一。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以就教于同行。复述的心理过程复述的心理过程包括四个阶段:一是感知阶段;二是理解阶段;三是整理阶段;四是表达阶段。四个阶段中前一个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准备与基础,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提高。明确了复述的心理过程,在复述教学中教师可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它一般包括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教师的教学活动着重使用的就是口头语言.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口头语言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弊端:有的说话严重地加上附加成分:有的说话喜欢带多余的语气词;有的说话不注意对象(即对小孩讲大人话);有的说话不注意规范:有的说话目的不明确。  相似文献   

10.
琐谈听书     
从事教学研究,前几年研究如何“教”,近几年研究怎样“学”。翻阅资料,发现在研究“学法”的文章中,探讨“读”、“写”者居多,而推究“听”、“说”者甚少,特别是对于“听”的研讨,几成空白。这应被视为研究中的一大缺憾。  细想一下,每一个治学者,从童蒙以至耄耋,“读书”固然是主要的手段,但“听书”同样是一个获取新知的重要途径。这在我半生的就学经历中,感受殊深。  大约在五、六岁时,外祖母信佛,经常带我到庙会上听“善”书,说书人所讲的大多是劝人向善,讲求“善有善报”。有时自己还跑到对门邻人家听人讲《圣经…  相似文献   

11.
琐谈用笔     
用笔的方法,在书法里也称为笔法。学生习字,指导他们掌握正确的用笔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只有正确的笔法,才能写出精美、生动的毛笔字。清代书法家周星莲在《临池管见》里说:“书法在用笔,用笔贵用锋”,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历代书法家对用笔的方法都很重视,论述也很多。但是,从教学实践来看,我认为关键是让学生弄清楚并掌握“笔笔中锋”、“中锋运笔”的法则。什么叫“中锋”?要弄清这个问题,必须先弄清书写主要工具——毛笔的特点。毛笔分笔管、笔头两大部分。毛笔笔头又分为三个部分:笔锋、  相似文献   

12.
拜年琐谈     
虽然被贴上“80后”这个褒贬暖昧的标签,但我想很多同龄人还是有和我一样有着拜年的记忆。  相似文献   

13.
求学琐谈     
一、学贵“潜心”所谓科学研究,实质上是一个掌握与运用知识的过程,故曰“治学之道”。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研究成果,在多数情况下,表现为学术专著或学术论文。作为学术论著,必须有论有据,据与论(史与论)结合,最起码的要求是“言之成理,持之有故”;而上乘之作,则立意高远,文贵深沉,有独创之见。做到这一点绝非易事。这是一个艰苦的劳动过程,甚至是穷年累月潜心治学才能得到的结果。从事科学研究,在确定选题(或范围)之后,下一步就是收集积累资料,涉猎有关书籍,包括前人和今人对此问题已有的著述,从而了解自己准备研究的题目的进展情况和已经取得的成果,这对于明确自己应该深入探索的方面、论述的重点是很有意义的,否则蹈他人之旧辄而不自知。积累资料是进行研究的基础工作。以研究历史而言,由于资料浩繁,且又  相似文献   

14.
疏导琐谈     
疏导是政治思想教育中最基本的方针。《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指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坚持对思想性质的问题采取讨论、说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就是说,用教育和疏导的方法去解决”。疏导方针是解决人民内部思想认识问题的,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同样要贯彻这方针。所谓疏导:指的是对于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要善于疏通引导,要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对认识问题,要循循善诱,采取民主讨论的、启发诱导的说服教育的方法,绝对不能压制,堵塞言路,也不能放任自  相似文献   

15.
琐谈复述     
复述就是学生把自己读过的课文、听过的故事、看过的电影电视的内容、课文中的插图等,按照一定的要求具体地讲述出来。九年制义务教育小语大纲指出。复述是听说的实际训练。培养学生听说能力,复述是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复述,能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接触的内容,发展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复述训练并设有达到应有的要求,这除了教师  相似文献   

16.
排座次琐谈     
中国历经数千年的不间断发展,礼法传统根深蒂固,影响深远.其典型表现之一就是“排座次”.排座次的传统,在周公制礼的时候就早已形成了.在民间,由排座次而引发的悲喜剧也时有所见.《三国演义》里,刘玄德进位汉中王的时候,封赏文武手下——其实也就是排了一回座次.关云长虽列为五虎将之首,但因与黄忠并列而大为不满,幸亏费诗晓以大义,点悟云长,才没有闹出事来.《水浒传》中的“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更是宋江起义的巅峰,家喻户晓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审题琐谈     
审题就是要了解题意,搞清楚课题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它是处理问题的首要环节,是联想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指导学生逐步学会审题.下面谈自已的一些做法.一、审查题目的条件1.审查题设条件全面审查题目的条件,分清主次,寻找解题的突破口,是解题成败的关键.例1已知数列{a_n为等比数列,首项为z(zC),z=3,公比q一1/2z,这个数列中任何连续三项在复平面内的对应点均构成直角三角形且第一项的对应点为直角顶点,求复数z.分析:本题条件较多,但主要条件是a_n,a_( 1),a_(n 2)对…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在“前言”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把提高全民族素质,使之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作为目的。”有识之士也已鲜明提出:“我们的教育要转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这些有战略意义的提法应作为指导我们教学的指南。那么作为基础教育的对象小学生,我们应该培养他们的哪些素质呢?(一)着眼于道德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初步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9.
考试琐谈     
<正> 考试,不仅可以使人领略到耕耘的喜悦,还会给人带来失败的惆怅和落榜的辛酸。或许就因为如此吧,不少青年朋友将考试视为一个蒙着神秘面纱,令人紧张以致恐惧的“怪物”。其实,考试既不神秘,也不可怕。相反作为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始终象影子一样伴随着人类,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步前进。人类由钻木取火、结绳记事的原始社会,进入了遨游太空的电子时代,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不管这种变化如何剧烈,考试(考核)不仅没有被取消,反而得到了加强。几千年来,人类社会的考试制度发生过多次重大的变革。根据史料记载,古代埃及大约在公元前二千五百年左右,就有了“宫廷学校”。我国出土  相似文献   

20.
创造力琐谈     
(一)知识和创造的关系可比作砖头和盖房子。积累知识就好象囤积砖瓦一类建材,知识更多却不肯或不善去用,等于占有了一大堆砖瓦却不盖房子或者只盖一幢蹩脚的房子。学建筑的不会没听说过电机和电梯这两样东西,波特曼第一个把电梯装在大厦的外墙表面,把电机安在饭店顶楼的地板底下,于是就有了叫做“观光电梯”和“旋转餐厅”的两项杰作。说学校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显然不妥,学校还应当教会学生如何运用知识,用得恰当,用得有效,就是创造。(二)知识再多,不用,等于无用;知识太少,想用,往往不够用。一些青少年读物上,绘声绘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