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加强课堂训练1.教师应尽可能地用英语来组织课堂教学。同时尽量做到用英语讲解英语,不要让学生过多地依赖汉语。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尽快融入英语教学气氛,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的习惯,另一方面,可以训练学生的听力。通过每节课的训练,学生就会对原本生疏的语言感到熟悉,对听力的提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2.教师应在课堂上加大对学生语音语调的训练。如果要让学生听懂纯正、地道的英语就必须保证他们自身发音正确。特别注意的是:长元音、双元音、短元音、连音、略音的发音及疑问句、反问句、感叹句及陈述句在一般情况下和特殊情况…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诗的国度。春秋战国时期,人们“不学诗,无以言”。美学大师朱光潜曾经说过:“要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古诗文的积累,非常有利于审美趣味的培养,能增强中学生对美的鉴赏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他们从优美的诗句中感悟人生。  相似文献   

3.
苏少芳 《成才之路》2011,(16):75-75
我国古代美学思想中有“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的说法,意即通过“千”次的“操”“观”(实践),才能“晓识”(了解认识)“声”“器”(审美对象),多实践才能比较,有比较才能鉴别。老师要让学生掌握音乐美的知识和要领,知美何以为美,要诱导学生从不同性质、类型的音乐作品中领略美,从而获得对音乐鉴别的敏感性和自觉性。  相似文献   

4.
教师的口语表达是一个教师人格、气质、个性和学识、才华、情趣的展示。冰心认为:“只有才、情、趣兼备者才有资格成为理想的朋友。”作为学生良师益友的教师应该在教学的口语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情、趣”。在教学中无论是叙述、描写、抒情的语言,还是议论、说明的语言,均要做到意美感其心、声美悦其耳、形美娱其目。规范是教学口语艺术的基础。所谓规范是指教学语言符合语法、合乎逻辑,语句完整简洁,没有语病和口头禅;能说比较流利的普通话,发音准确清晰。语言还应该是声情并茂的。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白居易认为:“感人心者,莫先…  相似文献   

5.
在播音专业的普通话语音学习过程中,湘方言区学生往往容易出现一些极容易忽视且较难改善的语音问题,如舌尖后音“舌叶化”、单元音舌位偏前、复合元音“单元音化”、调值方音化、轻重格式方音化等。只有把这些问题一一摸清症结、对症下药,才能使学生的普通话语音规范、纯正、地道。  相似文献   

6.
汪蒲宝 《甘肃教育》2008,(15):45-45
一、求“美” 高尔基说过:“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的美产生了言辞的准确清晰和动听。”教学是一门艺术,从某种角度说,语文是教艺术的艺术,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本学科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用“美”的方式激发引导学生发现美、鉴赏美、感悟美、创造美的能力和激情。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7.
<正>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会经常谈到美,比如语音中融入的美、句子中体现的美、语篇中呈现的美和文化中蕴涵的美等等,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我们接触最多的应该是她的音韵美。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体会英语中的音韵美。1.元音美。英语语音的突出特征是元音的长短音。英语的12个单元音  相似文献   

8.
钱理群先生说,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有声有色的思想,有韵味的语文世界里流连忘返,透过美的语言,你窥见的是美的心灵,美的世界”。美并不是很神秘,她可能是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轻声的赞叹,或者是师生间一个默契的眼神。美也并不太遥远,她是茅盾笔下挺拔正直的白杨;她是苏轼词中“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让敌军“樯橹灰飞烟灭”的周郎;她还是李白那一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慨然断喝。美更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名词,她还是一种力量,她可以让怯懦变得坚强,让狭隘变得开阔,让卑劣变得高尚。语文教学有义务也有责任使学生获得这种力量,语文课应该而且必须是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9.
吴静 《辅导员》2009,(10):7-7
如何让语文课兴味盎然,令学生听起来“有劲”,语文课欲“开”学生之“胃口”,一定要讲究它的“味”。到底怎样才算是上出了语文课的独特味道?笔者认为:返璞归真,简简单单地教,扎扎实实地学。语文课堂上,把课上真、上实、上美,必定是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一堂“味道”纯正的语文课。  相似文献   

10.
对方言中不存在儿化音变现象的学生来说,普通话儿化韵的不规范读音可以归纳为两类,一是失去独立性的“儿”与它前一音节韵母结合时的读音不规范;二是儿化后的元音读音不规范。在指导学生进行儿化韵发音练习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体会可以直接卷舌的单元音卷舌后舌尖、舌面及口形的状态、体会元音伴随卷舌动作的特点,并掌握儿化后主要元音的读音和所属类别。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学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激发学生情感领悟数学美,体验再创造;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师生互动、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联系生活享受数学美——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相似文献   

12.
一央视第十二届青年歌手大赛进行得如火如荼,各路人马竞争十分激烈,优秀歌手之间简直难分伯仲,但文化素质考试却不尽如人意。一些简单的试题,歌手答来破绽百出,尤其是5月11日晚团体决赛第十一场比赛,一位第二次参加青歌赛的“羊倌歌王”,基本常识之差,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一道要答出新西兰、英格兰、澳大利亚三国国旗的题,羊倌歌王竟把澳大利亚和英格兰的国旗说成是中国、日本国旗,一时台下观众轰笑不已。著名作家余秋雨点评的时候说:“这太离谱了,这样的答案可以说让人痛苦了。”对于这种低级的错误,我们是否能以轻松的心态一笑了之?他们是…  相似文献   

13.
著名教育家苏雷姆林斯基曾说:“美能磨炼人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可见,审美教育至关重要.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从文中去感受美是很关键的环节.因为课文是教与学最主要的载体,一篇文章中往往有深远的内涵,丰富的情感,美好的形象,精妙的语言,优美的意境,严密的结构,高超的技巧与独特的风格.因此,学习语文一定要找准切入点,让学生努力去挖掘,用心去领会,从学文中感受美、创造美,使学习犹如漫步于桃源仙境,领略无限风光.要感受美,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美能磨炼人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可见,审美教育至关重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从文中去感受美是很关键的环节.因为课文是教与学最主要的载体,一篇文章中往往有深远的内涵、丰富的情感、美好的形象、精妙的语言、优美的意境、严密的结构、高超的技巧与独特的风格.因此,学习语文一定要找准切入点,让学生努力去挖掘、用心去领会,从学文中感受美、创造美,使学习犹如漫步于桃源仙境,领略无限风光.要感受美,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陈承 《文教资料》2006,(17):123-124
古人云:“松声、涧声、琴声、鹤声……皆声之至清者,而读书声为最。”到了现代,书声琅琅依然被教育名家列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一要义。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更是明确地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为什么朗读如此的重要呢?第一,汉字本身即具有音韵美、形体美、意境美的特点,读来琅琅上口,即是一种美的享受。第二,一篇优秀的作品都是作者广泛取材,严密思考,用心组织而成,其中浓缩着作者浓重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反复的诵读,可以把我们带到文章的灵魂中去,使我们品尝到“文…  相似文献   

16.
歌手一天,侍从们跑来对国王说:“门口来了一个歌手。”国王说:“宣他进来,说不定他能让公主重新快乐起来。”于是歌手被召了进来。其实他就是王子,他身上带了一只银拖鞋,就装在他的口袋里,但别人都不知道。王子开始演唱了,他唱关于征战  相似文献   

17.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说过:“就数学本身来说,也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数学的确是美的。关键是教师要善于从教材中去发掘数学美,并用各种手段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欣赏数学美,体会数学美,进而去追求、创造美。  相似文献   

18.
“美育”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纲”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点和爱国主义精神。”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高尚的审美观的培养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呢?一、在朗读中感受美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要想感知作品的美,首先应从朗读开始。朗读可以为学生创造一种情景氛围,让审美主体体会审美客体的形形色色的美,得到美的感受。在朗读中,除了教师富有魅力的范读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技巧上的…  相似文献   

19.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把握理解文句的基础在于读。古人读书有悬梁刺股,韦编三绝等典故,言其读得勤奋刻苦,可谓勤读。读诗诵文,唱念作势,抑扬顿挫,以声传情,可谓“美读”。叶圣陶先生主张“美读”,认为“美读”就是要把作者的感情用声音传达出来。他认为读得美因得其法,与作者心灵相通,就能感受到作品中的美。语文教学要突出“读”的指导,让学生读得其法,读有所获,“美读”应成为我们实现《大纲》“读”的目标的重要方式。一、“美读”可以进入情境,引起共鸣,加深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语文学科的范文都是文学作品或…  相似文献   

20.
《桂林山水》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它语言美、意境美。入情入境地阅读,会油然而生“桂林山水秀,美溢胸怀间”的审美感受。教学本文时可以读为本,恰当借助多媒体为辅助手段,力争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美,理解美,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一、诱发“入境”阅读寻找美要想学生入境,教师就要做好“导游”。教学时可用质疑式导入: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二、互动式阅读感受美教学中,抓住“读”这一感悟语言的主要方法,将“朗读”与“感悟”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读中悟,以悟促读,感悟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1.初读课文,整体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