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图书分类法以具有学术价值的文献作为处理对象,而报纸资料的价值特点体现在:观点政策参考价值、事料背景参考价值、知识介绍参考价值,地区、人物、形式、学科专业等分类标准同样重要。据此,提出了对这些分类标准采取并行处理的方法编制报纸分面分类法的构想,并讨论了报纸分面分类法的使用方式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对报纸进行编写的过程中,对读者的心理进行研究是报纸编辑人员的必要工作,在充分了解读者的心理的基础上来建立读者意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读者对报纸的订阅量,满足读者对报纸的需求。在对报纸进行编写的时候,按照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等相关的因素,报纸编辑要对读者进行分类,然后按照分类进行不同内容的编写,再了解不同年龄、职业的读者对报纸内容的需求,进而使报纸的编写工作能够更好地服务于读者。  相似文献   

3.
专栏是报纸版面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专栏都有不同的主题、不同的风格。好的专栏,不但能够赢得广大的读者,而且对培养锻炼编辑、记者队伍的能力素质有着较大促进作用。作为一家军兵种报纸,《人民武警报》在专栏设置和经营中深钻细研,不仅提高了办报质量,也赢得了基层官兵的厚爱。  相似文献   

4.
作为设在报纸版面的群众性、新闻性较强的小型化言论,从它诞生起,就不断受到读者的欢迎。如今,许多报纸的小言论已不限于在要闻版发表,它在不同的版面都可以灵活精巧的形式快速点击,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抒一得之见,或作赞誉,或作针砭,或作论辩。因为小言论多在报纸群众性言论专栏中刊出,以个人的名义发言,它不代表报纸或编辑部的观点和态度,所以它们立论、说理、分析、归纳明显区别于报纸的其他新闻评论。  相似文献   

5.
有特色的专栏是报纸的拳头产品,一个精品专栏对于读者来说无疑是一道迷人的风景。那么,如何才能办好专栏。使其发挥特有的作用呢?笔者结合要闻版上的专栏,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专栏,是报纸常用的编辑形式。因为专栏一般以一定的频率出现,不断刺激读者的感官,也就容易造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专栏文章一旦形成规模,比单篇稿件更易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因此,专栏也是一  相似文献   

7.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随着新年的钟声敲响,呈现在读者手中的军区军兵种报纸犹如春风扑面,亮点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各家报纸都将十七大报告中的创新思想落实到具体办报实践中,在形式、内容、专栏和版面等方面大力推陈出新,让读者爱不释手,如品香茗。  相似文献   

8.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随着新年的钟声敲响,呈现在读者手中的军区军兵种报纸犹如春风扑面,亮点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各家报纸都将十七大报告中的创新思想落实到具体办报实践中,在形式、内容、专栏和版面等方面大力推陈出新,让读者爱不释手,如品香茗。  相似文献   

9.
报纸版面被称为“报纸的门面”,它可以使读者直观地了解报纸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和评价以及报纸的特色;报纸专栏被誉为报纸的“标志性建筑”,鲜明地体现着报纸的风格,代表着报纸的高度和亮度。在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版面、专栏的策划和设计日益受到媒体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言论版是现代国际报纸言论的成熟形式。随着竞争的加剧和市场化运作的深入展开,通过言论版彰显报纸个性,以观点平台争取读者,近年来也成为我国报纸发展的新趋势,形式不一的言论版、时评版纷纷涌现。当然,目前我国多数读者还没有养成关注报纸言论的习惯。因此,尚属新生代的时评版如何吸引读者眼球,培养关注本报言论的忠实读者,是报纸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周末人物”专栏自1995年创办以来,已连续三届成为中国新闻奖名专栏(第二、三、四届),其间经历了《大众日报》几次改版,“周末人物”也随着报纸改版的总体要求不断调整、完善和创新,但这个栏目始终坚持最初开办栏目的编辑思想,即内在诉求以提升读者人文素养为主旨,外在形式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读者为要求,对稿件始终坚持政治上高标准、思想上高品位、选题上高要求的“三高”标准。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许多有影响的报纸特别是地方性报纸.都开设了新闻热线电话,开辟了新闻热线专栏。“新闻热线”的出现,不仅拉近了报纸同读者的距离,而且使报纸的版面更加灵活、所报道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并且由于它本身所具有很强的舆论导向和监督功能而受到政府及各部门的关注和群众的普遍欢迎。 一,“新闻热线”的含义及地位 目前,在报纸上经常出现的新闻热线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一个版面上开辟一个专栏,另一种是在版头下面有一个热线电话.版面中的文章很多是通过热线电话获得新闻线索采写的。 既然新闻热线这样普遍,那么究竟什么是新闻…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日益复杂化,报纸中简单的专栏、专刊已经不能适应这种发展:报纸的专栏、专刊在内容的单纯划分之外,已经出现以受众的社会属性为基础的划分以及立足于某类受众爱好的划分。各个报社纷纷在这个基础上,力图使报纸专栏、专刊“多元化”,专栏、专刊的内容更加“品牌化”。并且以专栏、专刊的“品牌”为核心,来牢牢锁定目标读者群体,培养目标读者群体的忠诚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周雅婷 《新闻前哨》2002,(12):37-37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化的媒体竞争中,报纸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为了争夺读者,以赢得最大的市场份额,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各家报纸,正努力增强报纸版面标题的吸引力,以美的标题和版面设计吸引读者已成为报纸增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在此探讨报纸新闻标题美的形式,主要探讨标题的形式美、意境美和节奏美。一、报纸新闻标题的形式美报纸新闻标题的形式美是指标题作者依照一定的标准,对列入标题中的语言文字进行有机组合而呈现的一种外观美。报纸标题有一定的结构,它表现为引题、主题、副题,且各个组成部分在不断变化,这使新闻…  相似文献   

15.
刘宗奎 《青年记者》2002,(11):45-45
现在我们处在向厚报发展的时代,报纸越办越厚。许多都市类报纸日出40版以上,有的达到六七十个版,内容非常丰富。现代社会信息量激增,信息传媒日益增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读者每天用于阅读的时间并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媒体应适时推出各种专栏广告,方便读者的信息检索,提高广告效果。专栏广告是指将媒体的广告按不同的类别予以划分,并组成单独的广告栏目,以便于读者查阅。  相似文献   

16.
个人专栏文章,是由有一定水平的作者,为报纸副刊而开设撰写的。与长篇连载有所不同,个人专栏,一般都是围绕着某一主题而写的系列性稿件,基本上各自独立成篇。在实际运作中,个人专栏大多是随写随发,而非宿构,这使得个人专栏能做到与时俱进,有新鲜活力,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才情与创造力的的脉动。 报纸文章本来在篇幅上就不宜过长,这一点与杂志相比最为明显,但是,个人专栏因为是逐篇分散在一个时期内刊发的,每次发表的稿件虽然只是报纸常规的篇幅.但是连续刊出,合起来却足以构成一篇重头文章,能够兼顾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相似文献   

17.
魏明革 《新闻界》2004,2(6):62-63
进入新世纪,我国报纸专栏评论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从形式品种来看,有小言论专栏,有论坛类专栏,有思想杂感类专栏以及目前最为流行的时评类专栏等;从作者构成类型来看,有个人专栏,集体专栏,群言性专栏,社内作者和社外作者组成的混合性专栏。  相似文献   

18.
李鑫 《军事记者》2001,(8):23-23
任何一张报纸,可以说都有它自身的专栏。所谓专栏,“就是报刊专门刊登某项内容的部分版面,一般情况下,它都具有固定的名称”(这是《新华词典》为其下的定义)。由此定义而小难看出,专栏是被其内容和形式所限定的。因此,专栏不可能以没有个性的杂乱无章的随意“身份”出现,编辑部在推出一个专栏之前,就必须对其“身份”作出定位,也就是说,专栏将是什么形象,它要承担报纸的什么任务,在设定之前都应是非常明确的。  相似文献   

19.
美国《华尔街日报》是以财经报道为特色的综合性报纸,在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力。在《华尔街日报》头版的第4栏出现的报道,通常称为“中栏报道”(Middle Column),是深受读者欢迎的一个专栏。《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络版介绍该专栏时称:“讲述商界奇闻轶事,文笔诙谐幽默”,并且取了一个耐人寻味的中文名称:非常之道。本文将通过具体的例子,来探析《华尔街日报》这一专栏的报道手法以及当代美国报纸新闻写作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评论属于新闻四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而报纸评论是新闻评论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我国改革开放之后,人们的社会经济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群众越来越希望表达出自己的声音,而这一时期报纸专栏评论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评论专栏的发展也让过去一直以来相对严肃的新闻评论开始进入到人民大众的生活之中。对报纸评论专栏的研究能够更好的了解受众对社会经济生活中一些新闻现象和事件的看法,能够了解受众的兴趣点。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做好报纸评论专栏的策划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