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1945年3月初,我经刘尊棋同志介绍,从重庆到昆明,担任昆明《扫荡报》的总编辑。决定之前,我和一些同志商量,大家都认为昆明民主运动形势较好,蒋介石和云南地方势力龙云之间的矛盾是一个有利条件,在那里可以为抗日民主运动做些事情。我到了昆明,先同扫荡报社长李诚毅见了面,然后就去找昆明地下党的刘浩同志。他给我分析了昆明民主运动和蒋、龙之间矛盾的发展,介绍了昆明新闻界和一些进步朋友的情况,从此建立了经常的联系。他在解放后告诉我说,我到昆明,是  相似文献   

2.
《民主报》——是中国民主同盟的机关报,也是南方局、地下党领导下的一个民主舆论阵地。它在发刊词中就表明:它是“民主同盟的言论机关……但不限于只代表民盟这一政团的意见……是一切民主信徒的共同的工具。”《民主报》,1946年2月创刊于重庆。第二年,1947年2月被迫停刊,存在仅一年。《民主报》诞生在抗战胜利、民主革命运动高涨声中,而夭折在国民  相似文献   

3.
芦沟桥“七七”事变,揭开了日寇侵略我国的序幕。到“八·一三”,他们的魔爪又伸到了上海。在上海,我国军民奋起抗击,不惜牺牲,与虎狼般的兽军作了三个月猛烈战斗之后,不得已撤退了,上海成了“孤岛”。有一天,我在徐家汇附近,看见日本鬼子虐待我们中国老百姓,要我们同胞经过他们岗位时,行礼致敬,一不服从,就拳打脚踢,使我非常愤恨。回到寓所,就同住在楼下的著名生物学家朱冼讲:我决定进内地去打日本鬼子。我说:“是可忍孰不可忍!死了比活着还痛快些!”  相似文献   

4.
“八一三”战起,日寇的魔爪伸到了上海,上海成了“孤岛”。有一天,我去徐家汇附近,看见法租界以外的一条马路上,日本兵要我们同胞经过他们岗位时,行利致敬,一不服从,就拳打脚踢。我心中非常愤恨,决定进内地去打日本鬼子。恰好这时候,我接到陈良从武汉寄来的一封信,说陈诚要他转告我,数年前我在南京同他会晤时,他曾请我到他那边帮忙。当时,我曾答应:你们一旦距日本人打起仗来,我就一定去同你们一起打鬼子。陈诚问我是否还记得这句诺言,并希望我马上去武汉和他们一道抗战。与此同时,北平研究院因北平沦陷已无形解散,我们不…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面前,是一叠白里泛黄的报纸。有些是铅印的,很多是油印的。这是一位同志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下冒着生命危险保存下来的。这就是解放战争时期,在上海秘密发行,对广大进步学生有着很大影响的《学生报》。  相似文献   

6.
《川东报》是中共川东区党委的机关报,是川东地区800万人民的喉舌。《川东报》创刊于1951年5月1日,为周三刊的四开小报。社址开始在重庆南岸的黄山,1952年5月20日迁到北碚市天生桥。1952年9月30日,根据上级指示,刊登终刊启事。  相似文献   

7.
一九四二年初,敌后抗日战争进入艰苦阶段。日本侵略者在其占领区大搞所谓“治安强化运动”,企图巩固它在占领区的血腥统治。为了揭穿敌人的阴谋和各种欺骗宣传,向敌占区人民报道国际和国内形势的眞相,进行抗日和爱国主义教育,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和抗日根据地的建设成就,中共中央晋绥分局  相似文献   

8.
去年夏天我再去昆明,住在民族学院一位老同学家里。谢谢杨儒敬同学和她爱人刘先生(西南联大毕业)陪我去拜访老友熊锡元。他俩体弱多病,走路很不方便,但还是拄着拐杖,一步一挪地穿过大街,到达云南大学东陆学院宿舍区,这里现在建了许多房屋,周围树木葱茏,分外幽静。  相似文献   

9.
《立报》是抗日战争之前在上海风行一时的一张小型报纸,从1935年9月20日创刊,到1937年11月25日因上海沦为“孤岛”而被迫停刊,前后只发行两年零两个多月的时间。历史虽不长,但它的声誉却盛极一时。直到今天,新闻界中从当时过来的人,谈起《立报》来,觉得它确实办得不错,在办报的方针、报业管理、编辑采访、推销发行等等方面均有独到之处。由于《立报》积极鼓吹抗日救国,要求民主、进步,使得这张“小报中的大报”能够盛行一时。它的销数在“八·一三”淞沪抗战时曾高达20万份,超过了当时的《申报》和《新闻报》。  相似文献   

10.
前些日子有些同志在研究报社的机构改革,曾对一些报社进行调查,发现几年来报社职工人数增加很快,多数省一级的日报超过了五百人,有的已突破千人大关,而且有与日俱增的势头。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了。一张日出对开四版的报纸该设置多大规模的机构?以多少职工为适度?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现在的问题是,一些报社一方面  相似文献   

11.
1940年春,我带着一家人从新疆回到重庆,草草地在天官府街的一座小院里安了家,便四处奔走寻找工作。没想到这个小窝也没能保住,一次敌机的狂轰滥炸,毁掉了天官府街的这条小巷。就在这时,钱俊瑞同志打算把家眷送到江北寸滩乡下,我也就同他一起把我的妻女送下乡,免除了我的后顾之忧,自己则借住在重庆市的朋友家里。  相似文献   

12.
1940年春,我带着一家人从新疆回到重庆,草草地在天官府街的一座小院里安了家,便四处奔走寻找工作。没想到这个小窝也没能保住,一次敌机的狂轰滥炸,毁掉了天官府街的这条小巷。就在这时,钱俊瑞同志打算把家眷送到江北寸滩乡下,我也就同他一起把我的妻女送下乡,免除了我的后顾之忧,自己则借住在重庆市的朋友家里。一天,范长江同志来找我说,打算介绍我去《新蜀报》工作,并向我简单地介绍了这家报纸的情况。《新蜀报》是四川地方势力办的报纸,和四川军阀刘湘有关系。总编辑周钦岳是四川省有影响的知识分子。周钦岳早年曾赴法国勤工俭  相似文献   

13.
皖南事变后,重庆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国民党逮捕进步爱国人士的事情不断发生。在安排邹韬奋同志化名离开重庆后,周恩来同志又要我离渝,去海外从事宣传工作。我1941年8月离开重庆,由公路经桂林,转乘飞机到香港。  相似文献   

14.
《盐阜大众报》是在党的整顿三风,特别是在毛主席的《反对党八股》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光辉思想指引下,在地委宣传部长王阑西同志的积极支持下,在主编赵平生等同志和广大工农干部、农民群众密切结合的刻苦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她以“大众化”、“通俗化”闻名于当时华中和全国各个根据地。1946年10月到1949年7月我在《盐阜大众报》工作,可以说经历了整个解放战争时期。在这个时期,特别是在1947年12月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我深深感到有以下几点是值得回忆的。  相似文献   

15.
1939年9月16日,毛泽东和中央社等三位记者就国际形势和抗战问题进行了谈话,后被整理成《毛泽东同志与“中央社”记者刘尊棋先生、〈扫荡报〉记者耿坚白先生、〈新民报〉记者张西洛先生的谈话》在1939年10月6日《新中华报》发表。其后,《新华日报》《解放》《八路军军政杂志》等相继刊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修改了此文,改题为《和中央社、扫荡报、新民报三记者的谈话》,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以往研究多集中于毛泽东与三记者谈话的背景及过程,对版本的校勘、研究相对缺乏。本文试对《和中央社、扫荡报、新民报三记者的谈话》进行版本校勘、研究,通过校勘考异,分析修改原因。  相似文献   

16.
广大的读者讀重庆《新华日报》,都只讀到一九四七年二月二十七日这天的,以为这是最后一期报。事实上,我們还編輯了二十八日的报紙,并且印刷了二百多份。只是因为国民党反动派封閉报社,这期报紙沒有同广大讀者見面。据我的記忆,这期报紙的重要消息是萊蕪大捷活捉蔣軍最高指揮官李仙洲,重要文章有延安解放日报社論《剝开皮来看》。  相似文献   

17.
回忆拂晓报     
拂晓报创刊于一九三八年九月三十日,是新四军第四师的前身——游击支队政治部的机关报。油印四开,开始是不定期出刊,稍后,努力做到了三天一期。游击支队奉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命令,由河南确山县竹沟镇革命老根据地出发,向河南东部敌后睢、杞、太(康)等县挺进,拂晓报即于誓师东征前夕创刊。此后,随军转战于豫、皖、苏边区及淮北地区。拂晓报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日的主张,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初期,虽然印数有限,  相似文献   

18.
1915年10月,<辞源>一书由中国现代第一家大型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它也是我国现代第一部以词语为主、兼收百科的大型汉语语言工具书.不久,中华书局也出版了另一部同类型的工具书--<辞海>.<辞源>和<辞海>这两部辞典成为我国大型汉语工具书的双壁,直到台湾的<中文大辞典>出版以前,无能有出其右者.  相似文献   

19.
1983、1984年,承德群众报社报史工作组的同志两次来找我谈解放战争时期热河办报的情况。他们把谈话记录整理出来,并作了许多注解,还复印了许多当年的报纸原件给我,使我能够写成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20.
8月11日,成都机场断电造成航班延误,记者乘坐的前往昆明的飞机也延误一小时,或许是巧合,本次关于昆明报业市场的采访与成都有着颇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