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对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素质,就是指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所获得的特性。这些特性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要想获得这些特性,必须依据社会发展需要,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呢?素质教育是以社会发展需要确定教育目标,以人的发展规律构建教育体系,通过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在人格、智力和身体几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那么,为何要实施素质教育?我们知道党的教育方针是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至今虽然在文字表述上有所变动,但其实质并没…  相似文献   

2.
要正确理解素质教育 ,首先必须知道什么是素质。据研究表明 ,人的素质既指先天通过遗传获得的一系列自然的生理解剖特点 ,又指后天通过环境和教育形成的一系列社会品质。素质教育中的素质可以理解为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 ,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心理品质等等。素质教育正是要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 ,在人的天赋条件的基础上 ,融进社会的新质 ,使人的自然素质得到改造 ,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 ,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 ,实现社会需要和个人价值的统一。素质教育主要是针对传统…  相似文献   

3.
方澜  宋光芬 《职教论坛》2004,(18):51-52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人的自然素质社会化为宗旨的整体性教育,它是用教育手段在生理层面、心理层面和社会文化层面上对人的素质的形成发展给以积极的影响,进而提高人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和身体素质.可是,纵观这几年各地开展素质教育的情况,却在某种程度上有悖素质教育的初衷或曲解了素质教育的内涵,走入了误区.……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教师首先要树立知识与能力、素质和个性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教育新观念,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教学定论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其次就是要用心创设科学优化的新教法.形成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并非是现时的、我国独有的教育术语。日本明治维新后大力普及义务教育,当时有人已注意到素质教育。我国早在三十年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素质教育”的问题。但真正引起世人普遍关注的还是今天。“素质教育”的含义是用教育手段对人的素质的形成、发展给以积极的影响。其内容包括三个层面四个素质。三个层面即:生理层面、心理层面、社会文化层面;四个素质即:身体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素质教育有三个特征:(1)稳定性。无论是先天固有的禀赋条件,还是后天环境、教育形成的人的品德、智能和才干的内在质地,都必须比较稳定地持久地潜入“人”这一载体里。(2)全面性。要求每位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取得尽可能平衡和谐的发展。(3)独特性。要求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特性,使学生各有所好,各展其长。 美国的英格斯认为整个国家向现代化发展的进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所谓创新教育 ,就是根据创新原理 ,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和方法 ,它重在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发展他们的创新个性和创新能力。学生的创新素质并不是教师直接给予的 ,而是在适宜的教育教学环境中 ,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形成和提高的。教师在创新教育中的责任就是要创设适宜学生创新素质形成和提高的教学环境 ,为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和提高创造条件。如何创设这样的教学环境呢 ?笔者认为应注重以下几方面 :一、创设良好的创新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从建立平等、民主、友好的师生关系 ,创设和谐、…  相似文献   

7.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的转变的教育体制的改革中。要切实有效地建立起整体改革的运行机制。不仅需要在学生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各种计划、方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育人的学校也应重视教职工的思想意识的转变。特别是需要建设和完善一支素质精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因为只有这样,才是发展教育,办好学校的根本保证。是实施完善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教育质量的保证,而目前的素质教育与当前的教育现状构成了一系列的矛盾,引起了一系列的改革浪潮,也引起了大家对教育改革的一系列问题的思考。笔者认为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问题上:  相似文献   

8.
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转变人才观念、质量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转变观念的关键在于努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成学生主动、全面而且各个不同的发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学会创造.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不仅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更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具有一定创造性的人.由于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方面的发展和志趣、特长不尽相同,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要创设条件,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9.
论校长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哈尔滨市教育学院杨春生为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要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使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环境与教育的各因素,形成最优的结合,创设学生发展的最佳环境,促进学生素质不断提高和完善。为此,要提供和具备一系列与之相适应的条件和...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的含义是用教育手段对人的素质的形成、发展给予积极的影响。其内容包括三个层面四个素质。三个层面即:生理层面、心理层面、社会文化层面;四个素质即:身体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素质教育有三个特征:(1)稳定性。无论是先天固有的禀赋  相似文献   

11.
一、语文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实施语文素质教育,首先要回答什么是语文素质,什么是语文素质教育,语文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又是怎样的。我们知道,素质通常是指以学生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要素的整体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一、教育观念:以学为本 因学行教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为什么要以人为本,如何因学行教.任何教育实验首先是观念的变革,教育观念没有真正转变,教育改革也只能是新瓶装老酒,做做样子而已.1.发展和增益主体素质①素质 素质教育所说的素质,是指在先天与后天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人的身心发展的总水平和总潜能,即人的整个主体的现实性(目前状态)和发展性(潜在将来状态).先天,指遗传的个体生理心理素质,它是各具特征的,是个体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后天,指在受教育中,在学习中的收获,所学习的社会文化凝聚着人类活动的经验,即凝聚着历史的人的群体素质,它是个体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一、实施素质教育要转变教育思想素质教育的目的 ,最终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 ,使其形成健全个性 ,要坚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 ,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 ,使学生生动活泼 ,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教师要掌握这样的教学原则 :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 ;教是以学生的学为依据 ;教是为将来不教而学生就能学 ,这样的教师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二、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提高教师素质实施素质教育 ,无论是教育观念更新 ,还是教学内容、方法的运用和革新 ,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  相似文献   

14.
杨东艳 《成才之路》2010,(22):78-78
一、要清楚地理解什么是素质、心理素质及素质教育,准确把握各种素质之间的主次关系 所谓素质是指先天的遗传条件及后天的环境、教育、实践活动所决定和形成的人的发展水平和倾向。形成和发展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的要素、结构及其质量水平,是人从事活动和进一步发展的条件。素质,一般认为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和身体素质。其中心理素质是基础素质,是其他素质形成与发展的内因。那么,什么是心理素质呢?  相似文献   

15.
人的素质·素质教育·教育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素质·素质教育·教育素质云南昆明市春城小学周金碧在讨论素质教育时,要研究两个相关系统:人的素质系统和教育素质系统。素质教育的任务在于塑造人的素质,就要弄清楚人的素质是什么样的;学校教育的任务在于承担塑造人的素质的任务,就得具备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规定,“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素质教育将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基本培养模式,对我国社会发展、民族振兴产生重大影响。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是教育事业的永恒主题。也正是在这个基本点上形成了素质教育同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 素质教育以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包括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身体素  相似文献   

17.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乃是当前教育事业的根本目的,而大力加强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思想,也是提高民族素质的根本措施。故基础教育要彻底摆脱升学教育模式的束缚,必须将其全面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这是教育思想上带有根本性的重大转变,也是当前教育基本理论要研究的重要问题。何谓素质教育?为何要实观这一转变?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本文试从这几个方面择要阐述。 一、何为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教育领域中近年来才出现的专有名词,源于“素质”却不等同于“遗传素质”中的“素质”。“遗传素质”中的“素质”原本是心理学的一个专用术语,系指有机体天生具有的某些解剖和生理的特征,主要是神经系统、脑的特征以及感官和运动器官的特征,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如一个人发音和听力很好的话,则其具有音乐素质。显然,这是从遗传这角度去认识人的素质,而素质教育是“素质”一词的内涵扩大和延伸,即泛指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影响所达到的发展水平,是自然素质和社会素质的总和。其内容包括政治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道  相似文献   

18.
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是高校发展的方向。本文结合高等教学学生素质教育的现状,重点论述了专业课授课过程中素质教育的实施,即学生思想意识层面的内在素质的培养和学生外在素质的培养,最后论述了专业课授课过程中素质教育培养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素质”是指人的体质、品质和素养。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促进人的素质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教育活动。素质教育是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经过教育和训练,使受教育者形成或发挥适应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就中学生而言,就是培养他们具有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全面发展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心理情感、身体条件和劳动技能。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中实现创新,从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当前教育发展的必要趋势。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实施创新教育,必须转变教学观念。要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教育的束缚和自身思维定势及工作习惯的影响,抓住素质教育的核心,并营造有利于教学创新的氛围。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开展创新思维,与时俱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