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本教育要求以学生为本,将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学,从而使教育教学在实现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同时,也使教师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解放。  相似文献   

2.
实行生本教育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思维的培养,同时也是对教师教学思维的一种解放。本文介绍了作者在生本理念下进行语文教学工作的经验和体会,认为生本教育为儿童开创了一片自主学习的天空。  相似文献   

3.
传统教学中,教师把自己当做蜡烛,燃烧自己,希望能照亮别人,可结果是教师工作辛苦,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生本教育"中,教师变成一个点燃学生激情、激发学生潜能的打火机,让学生自己发光发热,教师教学轻松,学生快乐学习、主动学习,并且教学效果良好。生本教育的关键是"三个转变""四个突出"。其中,三个转变是实施"生本教育"的前提条件,四个突出是实施"生本教育"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生本教育理念下,教育教学的真正主体是学生,生本理念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上。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需要学生进行听、说、读、写方面的练习,需要学生进行实质性的练习。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浓厚的学习氛围,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建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5.
叶海深 《甘肃教育》2014,(10):56-57
正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占用了大部分课堂时间,力求把新知识讲得全面、详细和透彻,学生没有积极思考、质疑、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更没有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交际的活动。这种枯燥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从而使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造成了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而生本教育强调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是学习的真正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已经基本实施生本教育,作为培养教师的师范院校有必要进行生本教育,这与师范教育和生本教育的特点分不开。生本教育在师范院校的实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基础知识,能够让学生掌握生本教育的方法,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基础教育现状,引导学生进行教育研究。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篇关于生本教育的文章,笔者通过对自己在计算机教学中实践生本教育理念的探讨,写了一些自己心得体会.传统的师本教育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教,学生被教;而生本教育强调是全面尊重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自主、自发学习.  相似文献   

8.
孙静怡 《考试周刊》2012,(32):95-96
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就是以激扬生命为宗旨而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在生本教育中,教育教学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上。根据这一全新的教育理念,作者结合现今中职英语教学的状况及学生实际,选择了难易相当的一篇文章进行了初次尝试。  相似文献   

9.
生本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教育理念,近年来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一个好的英语教师,应当充分运用这种教育思想,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多样性的学习环境,实现从"师本教育"到"生本教育"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丁正军 《成才之路》2010,(33):82-82
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 生本教育的特点是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合作、突出探究,细细分析,就会发现,其实生本教育就是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去学,这种教育要求学生学习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不仅包括课堂学习的开放,而且包括课外学习的开放;  相似文献   

11.
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要把时间、空间还给学生,特别是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要组织学生自主、有效的学习,让学生放手探索,自己感悟,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高度重视学生"是生本教育的伦理观,"全面依靠学生"是生本教育的行为观,"一切为了学生"是生本教育的价值观。"生本教育"就是教师主导下的学生自主有效的学习,教师表现自我、体现能教的境界应该是"教而不见(现)",这样让教学成为学生主动学习、愉快学习的活动,让课堂变成学生以小组为主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殿堂,让学生自己去整合知识,让每堂课都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感、碰撞思想的火花,使每一节课都成为学生文化的盛宴。  相似文献   

13.
生本教育是近年来逐渐受到人们关注的教育理念,生本教育与新课标的要求不谋而合,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4.
当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的师本教育模式,缺乏对学生的正确认识。教学设计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学工作的重心还未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而生本教育则是以学生为本,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其深层意义就是以生命为本。生本教育关注和弘扬教育应该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相似文献   

15.
胡文修 《辅导员》2014,(14):165-165
时代的发展,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趋势,催生了“生本教育”的产生。生本教育主张,教育应实现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即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生本教育的教学就是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的自主学习。随着社会发展,教育技术日新月异,多媒体的广泛深入的运用为生本教育这个“时势英雄”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平台。通过运用教育技术手段,我们可以为学生创设非常形象、直观、生动的学习情景,调动学生的情感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努力达到看得见、听得进、学得会、记得牢、用得活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6.
祁先菊 《青海教育》2011,(11):29-30
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它最大的特点是: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探究、突出合作。在生本教育中,教育教学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  相似文献   

17.
龚慧叶 《考试周刊》2012,(38):190-190
生态课堂旨在让教育努力为毫无依靠的幼树提供拐杖。从而使其在纯净的空气中自由自在地、无忧无虑地成长,对这种课堂教学情境的追求是永无止境,也是需要教师持之以恒、不懈努力的。华南师范大学的郭思乐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提出生本教育的概念,指出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宗旨是一切为了学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学习。他着重强调:在学习中学会感悟,体味生活.把知识融人生命,融入生活,使得学生和教师在生态课堂环境中共同提高。新《纲要》明确指出:“阅读是生活,阅读是游戏,阅读是学习。”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生本教育理念,要求各学科教师在施教时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并将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使学生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建构对知识的认知,积累学习方法,提升学习能力。英语是高中阶段的基础学科,传统的英语教学效果不佳,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教师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机械地灌输知识,打击了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死记硬背而无法有效地掌握英语知识。针对该情况,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为了使学生真正地成为英语课堂的主人,教师可以围绕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自主地走进英语课堂,与教师或其他学生针对阅读问题进行互动交流;还可以引入多种多样的文化内容,使学生丰富英语知识储备,并就此与他人交流,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锻炼语言能力、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9.
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要把时间、空间还给学生,特别是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要组织学生自主、有效的学习,让学生放手探索,自己感悟,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传统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过度注重自己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把自己当作主角来主导整个教学过程的开展。结果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累。生本教育中,教师彻底转换角色,改"唱戏"为"搭台",把课堂作为一个为学生搭建的学习戏台,让学生可以在台上充分发挥自己学习的潜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主动,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