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看了2000年《中国钓鱼)第12期的《海钓奇案》一文,我觉得 这断线“元凶”不是别人,而是我们都认得的那种有毒的河豚。在北部湾一带叫龟抱鱼,它的头和身不分,鼓起气来整个成一圆球,只剩下一点短小的尾巴,背部呈青灰色,肚皮雪白,嘴巴窄小,牙齿平整锋利,咬合后很难把它撬开,因而一般钓线被它咬上,必断无疑。 这种鱼喜欢群居生活,只要有一条很快就会招来一群。垂钓时一旦遇上这家伙,再好的钓点你也甭想钓到其他的鱼了。 另外,这鱼鬼得很,先咬钓线后吃饵(这是遇上一两条鱼的特点),有时甚至游到水面围着你的钓线乱转乱…  相似文献   

2.
张永谦 《中国钓鱼》2005,(12):21-22
鲻鱼俗称白眼鱼,大约四年以前我们这里还是处在“望鲻兴叹”的时期。看着海上不时跃出水面的鲻鱼,钓迷们对于把它钓上来不知所措,认为鲻鱼是上层鱼,以滤食水中悬浮的腐殖泥和一些浮游生物为生。将网捕鲻鱼解剖,发现其胃里尽是些细细的泥土,鳃内也粘满了暗绿色的黏合物。是人们在矶钓梭鱼时偶然钓到鲻鱼而开始知晓鲻鱼也是可以以青沙蚕为饵钩钓上来的。  相似文献   

3.
阿牛学钓记     
吴世雄 《钓鱼》2006,(18):12-13
青鱼的生活习性:青鱼俗称青鲩、黑鲩、乌青或螺蛳青等。鲤科。雅罗鱼亚科中的大型鱼类。位居“四大家鱼”之首。青鱼体型呈长圆筒状,头部稍平宽,吻较尖,无须。尾侧扁;背部及体侧上半段呈青黑色。腹部灰白色。各鳍皆为灰黑色。鳃耙稀且短,喉部咽齿坚硬,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厚螺、蚌等贝类食物轧碎后。吐出口外。再挑拣螺、蚌肉吞食。  相似文献   

4.
张宝恩 《中国钓鱼》2001,(11):15-15
鲮鱼又称为鲮公、土鲮鱼、雪鲮,在广东、广西和福建的天然水体中都有分布,是华南的主要养殖鱼类。就广西境内而言,在自然水域中,鲮鱼的地理分布和温度有密切关系,水温低于13℃的水域无鲮鱼的踪迹。 鲮鱼的体型为梭形(如图所示),略侧扁。头较小,最前端吻圆钝。口向下较小且呈弧形,上下唇的  相似文献   

5.
舍命吃河豚     
符中士 《垂钓》2002,2(7):55-57
河豚,又名玉斑、乌狼,俗称气泡鱼。“舍命吃河豚”这句话,包含了两方面的意思:一是说河豚剧毒,吃不好就会丢命;二是讲河豚味美,值得舍命去吃。  相似文献   

6.
洪烛 《垂钓》2009,(10):52-53
有一首流行歌曲,叫《有多美就有多危险》。用这句话来形容河豚,正合适。最高形式的美,常常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譬如海伦,譬如西施、杨玉环……  相似文献   

7.
滩钓梭鱼     
刘斌 《钓鱼》2007,(4X):49-49
梭鱼,也称肉棍子,俗称红眼鱼,赤眼鲻梭。鲻科,银灰色、头宽、稍平扁,眼上缘红色,体形近似圆桶形,体长约40厘米,栖息于近海及河口。在淡水和成水中均可生活,性活泼,善跳跃,喜集群溯游,梭鱼平时以泥表所附的硅藻为主要食物,咬钩频率相对低,加上有头向下觅食的习性,所以又戏称它“嗑泥”。  相似文献   

8.
船钓鳕鱼     
李天 《钓鱼》2007,(5X):45-45
鳕鱼,俗称大头鱼,大头青、大口鱼,又称乌口鱼。鳕形目,鳕科,体长,稍侧扁,有波浪形花纹,鱼体呈灰褐色,有不规则的暗褐色斑点,尾部自前向后,渐细、体长为20~60厘米。头较大,颌部有一触须,背鳍3个,臀鳍2个。各鳍均没有硬棘,两颌及犁骨有绒毛状细牙,鳞小,侧线鳞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柏名荣 《钓鱼》2004,(15):25-25
鲢鱼古称鲂,俗称白鲢,状如鳙而头小形扁,细鳞肥腹,体色较白鳙鱼俗称花鲢、大头鲢、胖头,形似鲢鱼而体色较黑,大头,故又有人称之为大头鲢子,它与鲢鱼同属鲤科鱼类。  相似文献   

10.
草鱼名鲩,又名厚鱼,本性食草,俗称草鱼。由于全国各地钓场环境不同,草鱼为了生存,故所摄取的食物是五花八门,种类繁多.  相似文献   

11.
春钓六线鱼     
黄盛国 《垂钓》2002,2(3):33-35
春天钓什么?去哪儿钓?到海边,钓六线鱼。  相似文献   

12.
庞在虎 《钓鱼》2005,(22):43-43
生活习性和分部地区 赤眼鳟,俗称红眼鳟、赤眼鲮、红眼鱼、红眼睁子、野草鱼、红眼草鱼、红眼马郎、马浪等。它体长腹圆,呈长筒形,一般体长相当于体高的五倍的长度左右。身体的色彩、背部和两侧呈深灰色,腹部为银白色,背鳍和尾鳍为深灰色,腹鳍和臀鳍为灰白色。眼睛的大小属中等,近吻端的上方有一显著的红斑,因而俗名称红眼鳟。又由于形态似草鱼状,故俗名亦称野草鱼,最大个体3千克。  相似文献   

13.
巧钓晒阳鲫     
吴延明 《钓鱼》2010,(10):32-32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宋·苏轼)河豚之美,令人馋涎欲滴。民间有"拼死吃河豚"的说法。可咱们为了安全起见,还是来品尝品尝野生春鲫的鲜美吧!笔者曾数度垂钓、品尝过高邮湖和白马湖肥硕的野鲫,那令人回味无穷的鲜美度并不亚于刀鲚、河豚和鲈鱼。  相似文献   

14.
名川 《垂钓》2006,6(5):30-31
经常有钓友和我讨论这样的话题:手竿垂钓,到底是钓灵好还是钓钝好?有钓友说应钓灵,有钓友说应钓钝,他们还拿出各自垂钓中的实例来阐明其观点。可我的想法不一样,我认为钓灵、钓钝都好。因为鱼情受季节、天气、水温等因素影响不断在变,所以钓灵、钓钝不可妄自断言。不能因为某次钓灵、钓钝的成功,就坚持说钓灵好或是钓钝好,那样只能使你走进灵、钝的误区——鱼情一旦发生变化,就会造成缺少应变思路及方法的局面,最终导致失败。所以我们应及时顺应鱼情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张炎冰 《钓鱼》2006,(9):22-23
冷空气又来了。4月8日,晴,苏州的最高温度达到25℃;9日,降至18℃,还有小雨和雷阵雨。从经验看有两种可能,一是鱼离底,不咬钩;另一种是浅水鱼疯咬,深水难得有口。9日,三档人马不约而同地出现在黄埭这道颇有收获的粗养河里钓鱼。因为雨天泥泞,有7人选择了驳岸,隔5米一个钓箱,形同比赛。这里水深3米,而且水底极脏,所以多数是调高钓低,钓组是下钩触底,上钩离底或轻触底。可是,即便这样,提竿钩一个塑料袋,挂一只破鞋的比比皆是,然而2小时没有鱼,钓痴们还是认真得和比赛一样。当然也有坐不住的,捣鼓着调整浮标,从调5钓2改为钓3、钓4、钓5,越钓越钝…  相似文献   

16.
钓界风云     
《钓鱼》2005,(14):56-56
黑龙江举行大规模鲟鳇鱼放流活动;西部银川喜迎全国两大钓赛;“南北”休闲库钓大赛;  相似文献   

17.
阿牛学钓记     
吴世雄 《钓鱼》2007,(2S):16-17
冬季施钓线组的调整 以虫做饵,采用调钩坠卧底的传统施钓方式,是冬日里狙击鱼儿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手段。其稳定的钓组,隐蔽的脑线以及蠕动的虫饵在水底更趋于自然,有利于诱骗鱼儿的大胆吞食。  相似文献   

18.
溜溜 《中国钓鱼》2006,(12):66-66
2006年9月29日晚7时,我和爸爸开车前往罗源。我们计划海钓两天,主钓美国红鱼。  相似文献   

19.
冬钓晒阳鱼     
奚锡煌 《垂钓》2002,2(12):62-62
冬季里由于水温骤然下降,使鱼儿咬钩不勤、吃口不大,浮标的信号比其他三季相对要弱。一般在上午10时~下午3时是鱼儿摄食比较频繁的时段。  相似文献   

20.
浑钓     
张继诚 《钓鱼》2006,(11):61-61
小吴一个电话把我约到了小溪边。小吴说.浑水鱼好钓.上钩几率大,一场暴雨把鱼儿冲得昏头转向.别错过机会.想吃鱼,时候来了。说得我心里痒痒的。因此.一切烦恼的事儿,被扔破烂一样使劲从头脑中扔得无影无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