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古兰经》的形成过程、基本内容和世界影响,着重探析了伊斯兰法系根基《古兰经》的法理制度和立法特色,以期能够抛砖引玉,对我国现代法治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1890年的库页岛之旅是契诃夫思想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开始质疑自己一直以来信奉的"托尔斯泰主义",其作品也由先前的幽默讽刺变得沉重严肃起来.《第六病室》里描写的仍然是契诃夫一贯热衷刻画的知识分子形象,但却因其透着绝望和阴冷的气息而在契诃夫的创作中尤显独特.小说中的拉京医生凝聚着契诃夫对自己早先信奉的"托尔斯泰主义"的思考,从拉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契诃夫思想的摇摆和对自己的突破.  相似文献   

3.
"者"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词,用法也较复杂。弄清某些专著中的"者"字的用法,对于古代汉语语法的研究和古文阅读都非常有价值。本文列举了当前《古代汉语》教材对"者"的词类划分的不同观点,并对《孟子》一书中的"者"字的用法进行了初步探究,认为"者"在《孟子》中主要可以用作特殊的指示代词,也可以用作语助词和语气词。  相似文献   

4.
“下里巴人”不是人,而是《下里》《巴人》——它们本是战国时代楚国流行的民间通俗歌曲名,后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作品,常跟“阳春白雪”(《阳春》《白雪》)对举(它们是楚国的艺术性很高难度很大的歌曲名,后泛指艺术性高雅的文字艺术作品)。“下里巴人”、“阳春白雪”典皆见《文选·宋玉〈对楚王问〉》:“客中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唐人李周翰注云:“《下里》《巴人》,下曲名也。《阳春》《白雪》高曲名也。”“下里巴人”不是人  相似文献   

5.
福克纳的小说《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讲述了美国南方贵族艾米莉在清教文化和父权制影响下孤独而又悲惨的一生。黑奴托比对女主人不离不弃,充分显示了其善良仁爱的一面。本文以艾米莉身处的时代环境,信奉基督教的亲人以及受清教环境影响的周围人对其的态度为对比,来展示黑奴托比的善良仁爱。  相似文献   

6.
《霍小玉传》作为唐传奇中的经典之作,被后人不断地阐释。本文抛弃了以往传统的从道德角度的解读方式,而是从权力体制对男性主体性的影响的角度,对《霍小玉传》给予重新解读,指出在权力下男性主体性的丧失,而被塑造成了一个失去自我的"伪主体"。  相似文献   

7.
王仁紡《刊谬补缺切韵》第一种,即敦煌本王韵,世称"王一".因其残缺较甚,195个韵中只有53个韵小韵字没有残缺.本文通过歌韵和去声部分对"王一"残卷和"王三"反切进行比较,得出王一和王三大体相合.并对姜亮夫先生提出的"王一"反切用字与《广韵》合者十之九提出质疑,通过去声"王一"、《唐韵》和《广韵》的比较,可以看出《广韵》的反切用字并非与"王一"合者十之九,而与《唐韵》相合者甚多.  相似文献   

8.
骆以军的《西夏旅馆》可以看成其所有"前面"书写的一个"总结"。在骆以军的小说中,"外省第二代"这种迁徙者后裔的身份一直被反复书写,在《西夏旅馆》中也不例外。但作为一本驳杂繁复的"大部头"小说,《西夏旅馆》也处理了其他问题,其中主要的是对人类暴力根源的探讨。骆以军十分重视小说技艺的锻造,他自身也对《西夏旅馆》寄予厚望,但似乎事与愿违,此书无法超越其早期的作品,作为一个在小说中建立家园的人,骆以军还得继续寻觅。  相似文献   

9.
伊斯兰教是重视体育的宗教。不仅《古兰经》鼓励人们进行体育锻炼,重视军事体育,而且哈里发们也倡导体育游戏,致使中世纪阿拉伯体育呈现出繁盛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孟子性善论的论证环节包含了两个方面:"人性有善"与"人性无恶".人性有善即人性具有向善的趋势,说明了人性善的可能性,是对性善论的正面证成;人性无恶即将恶从人性中剥离,是对"性可以为恶"的证伪,从反面表明了"性善"的完全性.在孟子人性学说的论证中,人性善的证成与人性恶的证伪互为表里,相辅相成.这两个环节就是通过树立尧舜这一道德典范而逐渐展开的.  相似文献   

11.
戏曲描写是《红楼梦》故事情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联全书情节的节关,起着整体推进情节发展和预示人物命运等作用。《红楼梦》中的戏曲"观众",在点戏、看戏、评戏中,充分显露出各自不同身份地位、思想性格和志趣爱好,可谓是"看戏人自己演戏给人看",而她们的"戏中语",幽默而隽永,活泼而厚重,韵味无穷。  相似文献   

12.
元明之际,受蒙古人改信伊斯兰教的影响,青海、宁夏的伊斯兰教有了很大的发展,上至元安西王下至下层人民信仰该教者不断增多,并形成了三个信仰该教的民族:回族、撒拉族、保安族,是伊斯兰教在西北传播与发展的重要阶段。伊斯兰教由西向东逐渐传播、发展,穆斯林东移也有一个渐进过程,且受元明两朝统治者对该教态度的影响。元统治者推崇伊斯兰教,重用穆斯林,明王朝对其压制、排斥,故元代穆斯林地位高于明代。  相似文献   

13.
李建光 《职大学报》2010,(1):107-109
《淮南子》认为"圣人"是"衰德世"的产物,"圣人"尚不是"真人",但经过修炼终可以成为"真人"。"圣人"是体道者,同时,也是治世者。"圣人"治世的最高境界是"自然无为"而治,通过"圣人"的治理,社会能返回到"至德世",在"至德世"中,有利于体道修真者成为"真人"。  相似文献   

14.
从《共产党宣言》看“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一思想,是他们对未来新时代精神的高度概括,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最高目标和终极价值,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和在实践上为之奋斗终生的主题。胡锦涛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则深刻地体现和发展了《共产党宣言》关于未来社会的核心思想。  相似文献   

15.
高伟 《阅读》2014,(44):14-16
<正>文心,为文之用心。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序志》中如是说:"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纵观当下的习作教学,更多的将目光关注于谋篇、修辞、结构等程式化的内容,而对于习作者——儿童自身缺乏足够的体认,其饱满、轻盈的"文心"也就被忽略,从而游离于习作教学研究的边缘。殊不知,儿童的写作应当是以"文心"为本源,每个人的心灵都有他自己的延展形式,"文心"是儿童写作催生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王守仁揭示"致良知"的心学宗旨以来,以及王门弟子对王学的大力传播,通俗文学性质的明代小说,数量与质量也在快速地发展。综合观照明代至清前期的经典小说,会发现这些小说的思想主旨隐隐有一条心学的线索。《三国演义》"拥刘反曹"所宣扬"王道"与"霸道"理念的对立,近于先秦孔孟的儒家伦理;而《水浒传》通过宋江形象表达了对传统伦理"忠义"观的怀疑。《西游记》则通过孙悟空和猪八戒形象嘲弄了名、利等"人欲",但没有将之完全否定;而《金瓶梅》和《儒林外史》则是"人欲"极端恶性的大暴露;因此,如何超越"欲"与"情",是《红楼梦》的思考主题,其最终指向是"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禅宗"空境"。  相似文献   

17.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成功的小说,也是一部描写"海洋和渔夫最深刻的文学作品",该小说有着深刻的思想主题、丰富的象征意义,完美表达了海明威的冰山原则,诠释了"人可以被毁灭,不能被打败"的硬汉精神。同时,《老人与海》也是一部人与自然关系的寓言故事,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本文试图从生态文学批评的视角出发,探究《老人与海》中复杂而矛盾的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18.
理性与非理性在历史长河中相辅相成,虽然理性与非理性的定义尚未明确,但狄更斯通过构造极限环境诠释了理性与非理性,表现极限的情境以及处在这种情境中的人的反应。在极限环境中,马内特医生选择了理性,代表着自我调节与控制能力;而德伐石太太则选择非理性,代表着对于仇恨的极端信奉与践行。虽然理性与非理性的研究并未完善。但是《双城记》已经通过极限环境为人类于理性与非理性之中的选择与存在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19.
对《祝福》主题的观察与理解,随着时代的变迁而看法各异。在20世纪50年代政治话语模式下,人们多以革命的眼光看《祝福,》认为祥林嫂是一个被压迫与被奴役者的形象。这样的观察,固然可以突出祥林嫂形象的政治学和社会学意义,但同时遮蔽了《祝福》的另外一些重要主题内涵。从“怀疑者”与“觉醒者”的角度来分析祥林嫂的形象,应如此理解《祝福》的主题:鲁迅对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剧性格有着深深的体味,他的心灵深处因之有着莫大的悲哀。他敬重那些能够对自己的人生产生怀疑的人,格外敬重那些能够在人生的痛苦中觉醒的人。《祝福》通过祥林嫂的命运,寄寓了鲁迅先生对所有觉醒者与先知者——甚至包括他自己——的伟大同情与深深祝福。  相似文献   

20.
"他者"是拉康提出的相对于"自我"而形成的概念,作品《城堡》主人公土地丈量员K围绕"我是谁?"这个问题试图通过"他者"来确认自己的身份,文章将对K和卡夫卡从身份认同的焦虑到"他者"话语下身份认同的失败进行分析,两者身份构建的失败,也暗喻现代人的生存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