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从社会学角度将文本研究与消费文化研究相结合.旨在探讨消费文化对作家创作及作家作品所产生的作用.为处于文化转型期的中国作家创作提供可资借鉴的实证启示,力求参悟现实,鉴往知来。  相似文献   

2.
文学研究的落脚必然在于人。在新的生存环境下,对人的生存方式的关注,是文学研究的最终必经之路。当消费文化袭来时,菲茨杰拉德的现实创作人生与其塑造的人物命运交相呼应,谱写了一曲人的异化的悲歌。  相似文献   

3.
拥有一款优质品牌的手机不仅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更是炫耀时尚潮流的资本。"iPhone热"的兴起便在这种消费文化环境中应运而生。iPhone所代表时尚符号的文化意义和区隔效应,由产品产生的消费行为的文化意义、产品品牌所构筑的时尚产业和产品具有的霸权性质三个方面构成,这也是iPhone所隐含的符号价值和潜在消费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4.
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从工业化、城市化和移民化三个方面对美国20世纪初的现代化革命进行了反思。代表美国道德堕落的汽车工业,发展成有闲阶级炫耀财富的手段,而车祸同时对人类产生毁灭性的影响;农业化的西部,受到城市化程度高的东部的吸引,也导致传统道德影响力的消退;同时对外来移民脱离母国文化向殖民者宣扬的“先进”文明靠拢的趋势,也给予了关注。  相似文献   

5.
丰盛的物质生产使经济的重心由生产转向消费,人们关心的不再只是物的使用价值和实用功能,而是更加关注物的符号价值和审美功能。符号消费成为社会成员之间相互联系的基础和纽带,也就是说,为了构成消费的对象,物必须成为符号。消费的对象不仅只为满足人们的物质欲求,而且已经转向人的生活追求和精神需要层面,于是商品便以审美的姿态呈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相似文献   

6.
吴建国的《菲茨杰拉德研究》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外国现代作家研究丛书"之一。这是我国的专家学者在美国文学研究方面的新成果。本文探讨了该书的结构,对菲氏长篇小说的评价,对其短篇小说的评价。他与海明威的关系,以及他悲剧性的一生。  相似文献   

7.
被誉为"爵士时代的桂冠诗人"和"20年代的编年史家"的菲茨杰拉德,为美国文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但长期来,人们只关注他对美国梦破灭的描写,却忽视了他作为一个有着父权制意识形态的作家对女性的歧视和偏见。若用女性主义批评的观点重新解读他的作品,就会发现这种歧视和偏见充斥在他的作品中。  相似文献   

8.
以两种流行的社会分层概念小资、布波为研究对象,对中国现阶段白领阶层的社会分层状态进行探索。作者认为,首先这二者之间有部分的继承关系,但同时布波更强调高层次的文化消费,二者都可以由消费符号来体现与其他阶层的异质性。最终的探讨是为了寻找一种在精英阶层和民众之间的中间阶层,分析这个庞大的中间阶层在社会运行中的可能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新时期小说创作中,一些作家深受中国神秘文化的影响,运用神秘文化素材,借鉴神话思维方式和运用神秘象征手法进行创作,并借此进一步探讨人与自然、生命与宇宙的关系,从而形成了神异浪漫的特质。  相似文献   

10.
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两位现代主义大师短篇小说中展示了现代人的思想和现代主义文学的不同层面时,使用的却是不同的方法,菲茨杰拉德关注的是故事的内容和发生在人物身上的事件,而海明威使用的是独特的现代主义写作风格。这里主要探讨两位大师的创作技巧的不同,以及在他们所表达现代人情感方面的共性。  相似文献   

11.
处于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消费现场,新生代小说对此时段渐成气候的消费文化进行了细致描摹和理性观照。新生代小说所书写的消费,主要包含消费欲求、消费观念和立场、消费资源的争取以及消费对象、消费行为、消费体验和感知等承载消费文化内外层面的环节、要素。新生代作家从事消费文化书写的主观原因在于审视、反思和质疑、批判消费文化,以求对20世纪90年代中国势不可挡的实存消费文化产生某种程度的冷却、纠偏、扳转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开始了城市化进程.伴随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和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消费文化方兴未艾.除了社会生活巨大变化的影响外,时代的审美风尚和叙事艺术的变化演化成一股合力,演绎了当代城市叙事艺术的时代审美风格.  相似文献   

13.
文学与地域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莫言的小说以其独特的乡土区域魅力引发了读者的兴趣,本文从创作素材、人物品格和文学形式三个方面探讨地域文化对莫言小说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消费文化视野下的后现代主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经验主义后现代研究者认为,后现代消费社会的消费行为是符号消费的象征行为。艺术、美学、文化与民间社会、商业活动互渗、交融于一体。后现代主义是这一社会经验的现象,是文化变迁的过程和结果。由此经验研究出发,后现代主义的关键特征则是:艺术的消解即日常生活的审美化,随之而来的是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差异的抹平,消费和文化的平面化,人们沉湎于“能指”的狂欢而放逐“所指”的深度。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韩困首尔W饭店的消费文化为例,阐述了当今社会从生产社会进入到消费社会的原因及其发展,强调了消费在不同社会中对经济、文化的正、负面影响。对于以消费为主导的社会发展趋势,我们应该从生产逻辑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借用符号学研究的成果,揭示消费社会中由于符号的编码作用而导致的身份社会的区分过程,这是消费社会确立自身合法性的根本依据。  相似文献   

16.
经验主义后现代研究者认为 ,后现代消费社会的消费行为是符号消费的象征行为 ,艺术、美学、文化与民间社会、商业活动互渗、交融于一体。后现代主义是这一社会经验的现象 ,是文化变迁的过程和结果。由此经验研究出发 ,后现代主义的关键特征则是 :艺术的消解即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随之而来的是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差异的抹平 ,消费和文化的平面化 ,人们沉湎于“能指”的狂欢而放逐“所指”的深度。  相似文献   

17.
托妮·莫瑞森作品多处描写了一战后到六七十年代美国黑人独特的消费文化现象。鲍德里亚有关消费文化的理论可以很好地解读莫瑞森作品中与消费文化密切相关的几个方面,即饮食、穿着、娱乐休闲、品牌以及身体消费,分析"大众消费模式"所带来的美国黑人消费价值观和道德伦理观的转变,并借此探讨消费对于黑人的符号价值意义和颠覆作用。  相似文献   

18.
湖湘文化塑造了周立波的个性心理,其主要作品,凡题材与他的文化心理结构契合的,都成功了,反之则否。  相似文献   

19.
汪曾祺小说充满着对人的关怀、尊重与欣赏,呈现出浓厚的人道主义精神。对士大夫人格的继承,使其在创作上融合了中国传统价值取向与自身气质上的异质因素,成为“中国式的抒情的人道主义者”。士大夫情怀深刻影响了汪曾祺的人道主义书写方式,他以雅趣表达底层关怀,以美德构建人道理想,以温情进行现实批判,以闲笔滋润世俗心灵,流露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以及对生命品质的思考。基于汪曾祺兼收并蓄的思想特质,从接受人道主义、在士大夫情怀影响下形成中国式的人道主义思想、小说特色书写三个层面,探讨汪曾祺中国式的人道主义小说创作。  相似文献   

20.
符号消费与广告伦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符号消费在现代经济与文化中的意义日益凸现,作为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产物,符号消费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而广告传媒作为符号消费的重要推介力量,具有正确解读符号消费、避免消费异化的重要功能.关键在于,必须规范广告伦理,建立广告文化的伦理批评机制,倡导社会伦理、媒体伦理和广告人行为自律,培育和建构健康、适度、自主、和谐的消费伦理,使广告活动与伦理道德文化精神相吻合,实现功利性与伦理性的逻辑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