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钱升平 《高中生》2012,(1):11-11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初唐文学家王勃《滕王阁序》(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五册第五课)中为人传诵不衰的千古绝句。它为《滕王阁序》增色不少。它的艺术魅力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2.
千古名赋《滕王阁序》因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垂不朽矣”,千百年来,此联引起人们无尽的遐思。王勃在描写登楼远眺之景时,选择了“最富有孕育性的那一顷刻”,人们正是在“前前后后都可以从这一顷刻得到最清楚的理解”(莱辛《拉奥孔》)处进行赏析,认为它描绘了一幅优美之景。笔者认为,此联强大的艺术魅力,还在于它抒发了真挚的感情,使读者如同看到了诗人自身的形象。  相似文献   

3.
初唐四杰之首王勃虽只在世二十八个春秋,但他十四岁就被授职做事,而且写下了彪炳千秋的美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让人含英咀华,品赏不厌,可以说他是文坛神童,古今奇才。该《序》绘景抒情,借典言志,境象恢弘,辞赋华丽,读来不禁让人共鸣相和,击节歌唱,可以说是一曲意气豪放的才情之歌,其才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滕王阁序》是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名篇,"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名篇中的名句之一。那是一幅美到炫目的景象。时维九月,秋高气爽,万里碧空。天边的落霞为天空抹上了一缕金色,一眼望去,金光熠熠。成群的野鸭子欢声雀跃,拍打着他们的翅膀,想要飞上高空,是那么活泼,那么充满生气。高远的天空与水面相连,浑然一体,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这是一幅多么绚丽的深秋图啊!  相似文献   

5.
很多古典诗词已成为公众耳熟能详的语句。人们往往能脱口而出,掰开揉碎地进行阐释。但是。随着现代生活远离古代社会。诸多常识性的文字也日渐为人们所生疏,难免出现以讹传讹的现象。现笔者举五个例子,便可见一斑。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床,不是卧榻的意思,而作井栏解。  相似文献   

6.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收录了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的《苏武传》一文。此文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千百年来深受人们喜爱。但是对于文中"蹈其背以出血"一句中"蹈"字的释义,注家们的见解多有分歧,列举起来,共约四说:释"蹈"为"踩"说,释"蹈"为"搯"说,释"蹈"为"掐"说,释"蹈"为"焰"说。下面,笔者不顾浅陋,对此四说进行平议。  相似文献   

7.
从去年秋季起,我省普通高中全部进入新课程实验.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鉴、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基础性、时代性、可接受性,突出了多样性与选择性.改变了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了课程  相似文献   

8.
1问题的提出在近年的高考试题中以"斐波那契数列"为背景的试题开始崭露头角,且屡有新意.《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5》(人教A版)第32页的"阅读与思考"栏目对斐波那契数列的简单知识亦作了介绍,第31页的例题3也渗透了斐波那契数  相似文献   

9.
从电磁波的图像可以折射出电磁波的性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4(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4月第2版)78页图14.1-3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教科书(必修加选修)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243页图18-10都分别画出了沿z轴传播的电磁波在某一时刻的图像(如图1所示)。由图  相似文献   

10.
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1(必修)第三部分梳理探究栏目中的《奇妙的对联》(见该教材第77页。内蒙古教育出版社重印,2007年3月第二版),选用了下面两处联语:  相似文献   

11.
《荆轲刺秦王》(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是一篇经典课文,其"主线"是把握荆轲的人物形象,把人物解读透彻,课文所包含的历史价值、思想价值以及实用价值才能传达出来,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既有"知识收获",又有"情感经历",还有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五节"力的分解"中,指出:"一个已知力究竟应该怎样分解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例如,课本上给出的例题:把一个物体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但它并不能竖直下落。从力的效果看,应该怎样将重力分解?两个分力的大小与斜面的倾角有什么关系?课本上给出的分析:物体要沿着斜面下滑,同时会使斜面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三册收录了白居易的《琵琶行》,课后的研讨与练习中有这么两个设问:说说琵琶女的身世为什么会引起诗人强烈的共鸣?怎样理解"同时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句诗的意蕴?我认为虽是两个问题,却是一根主线贯穿,这就是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与社会底层被压迫者之间有区别吗?长久以来,人们提起白居易必然就想起他的《琵琶行》,关键的原因就是这首诗作于白居易人生经历的转折时期,已成为研究白居易的重要资料。普通高校文学史教科书上认为白居易的思想分为前后两期,孟子所说  相似文献   

14.
《种树郭橐驼传》(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对"窥伺效慕",教材下面注解为"暗中观察、效仿羡慕"。由这个注解,可以看出教材编者把其中的"慕"理解为"羡慕"。笔者以为这种理解不妥,若理解为"效法"会更合理一些。  相似文献   

15.
我们在初中化学中就给学生讲,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设想,随意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但是在我们常见到的一些文献或试题甚至是高考试题中经常能见到不遵守化学事实的论述或试题。如有关铝性质的错误叙述或试题,我就见过多次,现举两例与同行商榷。例一,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教师教学用书》第79面有这  相似文献   

16.
用导数容易证得定理1lnx≤x-1(x>0)(当且仅当x=1时取等号).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2·A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版)第32页的习题第1题的第(3)小题"证明不等式:ex>1+x(x≠0)"的结论与该不等式是等价的.笔者认为,该不等式因其形式简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慢的智慧,慢的艺术。教育往往要在缓慢的过程中才能沉淀下一些有用的东西。课堂教学需要"慢下来",需要有舒缓的节奏,需要有启发的智慧和等待的耐心。高频率、快节奏、大梯度,不利于学生的有序成长和创新发展。一、课堂教学不能盲目追求预设的效果,应充满"耐心和从容"  相似文献   

18.
1缘起我校刚组织的高三月检测考试中,数学试卷第11题:某企业2011年初贷款a万元,年利率为r,按复利计算,从2012年初开始,每年初等额还贷一次,计划5年还清,则每年应偿还的金额为_____万元.这道试题源于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5[1]"数列"一章中的一道例题(第52-53页:例5,某人2004年初向银行申请个人  相似文献   

19.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③》(必修)第一章"算法初步"中的1.3节"算法案例"中引入了"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的算法案例,教科书主要通过举例集中呈现"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的算法过程和递归的算法思想,但没有细致揭露其中蕴含的算理,回答了是什么的问题,没有回答为什么的问题.作为教师,需要超越教科书的视野限制,懂得知识的来龙去脉,特别是教科书中涉及到的古代数学史部分,需要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Ⅰ梳理探究的第二个专题是奇妙的对联,《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意图、教学建议以及有关资料能给我们明确的启示。在教学建议中,有教师要教出兴趣,学生要学出兴趣。教学要注重在‘奇妙’两字上的明示,在编写意图中有四点说明:一、了解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