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体育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基本概念的界定与核心目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体育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之一。体育新课程标准确定的社会适应目标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与一个时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以“增进学生体质、传授‘三基’、增强意志品质、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等”为主的学校体育目标相比,在观念上是一个突破,对于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具有创新意义。但是,在学校体育实践中,对于学校体育促进和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问题,无论是理论依据,还是实施策略,都缺乏研究。从基本概念到具体的操作手段、评价标准,都亟待研究和论证。例如,与社会适应能力相关的基本概念,社会性发展、社会化、品德与个性等等,尚有待界定。再如,社会适应的核心目标是什么,可操作的、有效的途径与方法有哪些?在学校体育中如何实施?与学校教育其他学科相比,学校体育在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方面有哪些特点,效率如何?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教育心理学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学校体育学术领域,研究则刚刚开始,还缺乏系统性、针对性。研究的滞后导致了体育教学实践的困惑和一线体育教师的无所适从。正是这个原因,我们从本期开始,专门设立“学校体育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专栏”,围绕“学校体育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这个专题给广大读者提供一个进行专门讨论的空间,搭建一个学校体育理论工作者、科研人员、教研人员、一线体育教师及学校主管领导都可以参与的交流、研讨平台。本栏目专门聘请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吴键博士担任栏目的主持人,负责专题论文的组稿,引导不同观点的争鸣,组织教学实践的设计,并且对相关论点进行点评。  相似文献   

2.
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健康的促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体育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之一。体育新课程标准确定的社会适应目标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与一个时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以“增进学生体质、传授‘三基’、增强意志品质、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等”为主的学校体育目标相比,在观念上是一个突破,对于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具有创新意义。但是,在学校体育实践中,对于学校体育促进和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问题,无论是理论依据,还是实施策略,都缺乏研究。从基本概念到具体的操作手段、评价标准,都亟待研究和论证。例如,与社会适应能力相关的基本概念,社会性发展、社会化、品德与个性等等,尚有待界定。再如,社会适应的核心目标是什么,可操作的、有效的途径与方法有哪些?在学校体育中如何实施?与学校教育其他学科相比,学校体育在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方面有哪些特点,效率如何?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教育心理学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学校体育学术领域,研究则刚刚开始,还缺乏系统性、针对性。研究的滞后导致了体育教学实践的困惑和一线体育教师的无所适从。正是这个原因,我们从本期开始,专门设立“学校体育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专栏”,围绕“学校体育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这个专题给广大读者提供一个进行专门讨论的空间,搭建一个学校体育理论工作者、科研人员、教研人员、一线体育教师及学校主管领导都可以参与的交流、研讨平台。本栏目专门聘请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吴键博士担任栏目的主持人,负责专题论文的组稿,引导不同观点的争鸣,组织教学实践的设计,并且对相关论点进行点评。  相似文献   

3.
学校体育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教学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键 《体育教学》2006,(2):48-49
一、渗透的策略渗透的策略:指在体育教学中,通过课堂外的氛围构建和课堂内的教学设计,有针对性地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策略。学生社会性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普遍规律,随着年龄的增长,表现出与年龄、性别相关的特征。以教学氛围的构建与教学设计的实施为主要内容的渗透策略是针对全  相似文献   

4.
学校体育在发展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和特殊的优势。因此,在体育课程教学的内容与方法上进行全面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教育改革要求。  相似文献   

5.
吴键 《体育教学》2006,(3):47-48
环境对于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学生作为个体,生活在家庭、学校、社区环境中,个体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发展的,包括社会性发展。因此,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发展是人与环境进行动态交往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吴键  杨俊茹  郭杰 《体育教学》2007,18(2):43-44
一、自我控制能力的概念及其构成自我控制是个人对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掌握。[1]自我控制是个体自觉地选择目标,在没有外部限制的情况下,克服困难,  相似文献   

7.
林麟 《体育师友》2003,(4):43-4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作为学校教育基础学科的学校体育不仅仅要增强体质,而且要在增强体质的基础之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完整的人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成熟,社会技能还相当缺乏,还不能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本文对社会技能的内涵、社会技能的主要内容、学校体育促进学生社会技能形成和发展面临的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阐述,旨在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促进学生社会技能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从而使学生能更快地适应社会,把理论运用于社会实践,并能接受实践的检验.  相似文献   

9.
心理的健康是健康的重要内容,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密切相关。学校体育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同时也承担起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因此本文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学校体育在促进心理健康的功能,探讨学校体育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0.
<正>一、问题的提出现代教育思想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这无疑是正确的,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但由于有些同志对此在认识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高校体育文化的教育职能。并对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与社会提出了可借鉴性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吴键 《体育教学》2006,(4):53-54
一、自尊的概念及其表现 心理学研究认为,自尊是指个体在社会比较过程中所获得的有关自我价值的积极的评价与体验。在现实生活中,自尊表现为个人对自己能力和重要程度的肯定态度,相信自己能够成功,有重要的社会价值。自尊在情绪情感上表现为一种愉快的、能够胜任学习或工作任务的、值得受人尊敬的自信与满意的情绪体验。  相似文献   

13.
郑毅  李娟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5(8):108-109,119
体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健康成长、感受人生、体验人生最直接、最深刻、最生动的活动。同时对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体育运动在增进人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谭兆风  伍天慧 《体育与科学》2002,23(6):64-65,72
素质教育观念的树立和学校体育思想的转变,实现了学校体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满足主体需要和社会需要的价值观念的回归。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体育价值观念的内涵将进一步更新,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多功能特点,为学生良好的素质结构的构建服务,引导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形式将成为学校体育价值定位的基点。  相似文献   

15.
殷宏亮  邓春菊 《精武》2014,(4):167-168
中医药院校是我国高等院校中的一部分,同时它弘扬的也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但是它的校园文化建设同样离不开体育文化。体育是学生综合素质的组成,它关系到学生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以及自身的个性。因此,中医药院校需要加强体育文化建设,以体育文化来影响和引导学生。针对中医药院校体育文化对学生社会性个性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广大的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张凯滔 《健与美》2024,(3):123-125
学校体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旨在通过体育活动,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社交技能、纪律性、情感管理、认知发展以及终身运动价值观的培养。本论文通过文献综述和分析,深入探讨了学校体育的作用和面临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发展,学校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多元化体育项目、经费管理的优化、多渠道的资源整合、教练员培训计划等。  相似文献   

17.
论学校体育如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与个性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兰馨 《辽宁体育科技》2003,25(3):69-69,72
本文阐明了心理健康与个性发展的关系,提出了学校体育教育发展个性的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学校体育助力“三大球”振兴的战略意义、现实审视与策略遵循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促进我国“三大球”取得突破性进展提供参考。研究认为:学校体育助力“三大球”振兴能够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把握竞技体育新要求,发挥独特性价值优势。同时针对学校体育助力“三大球”振兴发展面临的设施服务供给不到位、基层政策落实慢作为、人才资源配置不达标等现实短板弱项,提出补齐设施短板、厚植人才基础和建设师资队伍等策略。  相似文献   

19.
我国体育和竞技的概念严重混淆,使得体育的发展偏离了正常的轨道,这一点在我国学校体育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体育已无“教育”之实。本从学校体育的角度对体育概念不清的危害加以阐述,旨在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2011年7月4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召开上海市学生健康促进大会。会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核心理念,把增进学生健康素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通过实施学生健康促进工程,深入推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为社会培养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合格人才。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副市长沈晓明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