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声乐艺术表演中情感表达方式与技巧运用的融合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演唱是情感的一种表达和宣泄,有技巧的演唱能够很有效地提升情感表达。声乐艺术以一种优美动听的方式向人们倾诉自己内心的世界以及对生活的一种感受和向往,并且能够让听众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我国的声乐文化有着较为悠远绵长的历史,并且在我国拥有较为丰富的传统音乐的资源。另外,受到民族风格、地域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音乐风格与艺术特点也存在一定差异,当音乐表达风格不同时,所采用的演唱技巧也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
歌唱是声与情的展示,只有在歌唱中融入丰富的情感,才能俘获听众的心。在声乐教学中,声乐技巧和情感表达是不可缺少的两个因素,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创造出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音乐作品。对于很多歌唱者来说,有情未必能够传情,在歌唱的过程中传达情感是需要歌唱者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的。在声乐教学中,研究声乐技巧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让学习者能够用正确的发声技巧来表达情感,才能表达出有内涵的声乐作品。在本文中,笔者将就声乐技巧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声乐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完整塑造音乐形象,准确表达思想情感,充分展示作者意图.以尊重原作的完美的二度创作去感染听众,打动听众。在这个过程中对作品的理性分析是必要也是必须的。因此.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声乐作品的理性分析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在声乐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对一或一对多的近距离合作关系。在这种授课方式中,师生相互间的情感认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但保障了声乐教学的顺利进行.而且营造了一个和谐友善的教学和交流氛围,更体现了生命个体的尊严和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艺术类高校教育中,以声乐教学提升学生情商教育十分必要。声乐教育者要发挥声乐作品的多重育人功效,用优秀作品感染人、塑造人、教化人。在分析作品演唱表达与情商教育逻辑关联的基础上,以经典陕北民歌《二月里见罢到如今》为例,分析有利于提升学生情商品质的养分类型,旨在诠释情商教育融入声乐教学的重要性和可行路径,为新时代声乐教学更好发挥全面培养人才提供一定探索和思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咏叹调《去追随我心爱的戈桑》的二度创作问题,提出二度创作不只是演唱技巧和演唱情感,而且要了解歌剧本身,对人物的艺术形象和艺术特征进行二度创作,从而演唱出真切、细腻、感人的作品。  相似文献   

7.
德育过程主要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过程,而在这种互动中最重要的就是"爱"。教育如果没有爱,就像无水之池,总是空虚。儒家的德育是以"仁爱"为中心的德育,"仁爱"思想在儒家德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代德育也应该从儒家"仁爱"思想中汲取有益养分,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产生情感的互动,这种"爱的互动"决定了德育能否取得成效以及取得成效的大小。  相似文献   

8.
声乐教师需要将声乐课程设计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根据不同风格的教学作品拓宽应用教学的内容,培养出应用性较强的声乐复合型人才.这样的教育理念也是贯彻我国艺术教育、素质教育思想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9.
同名歌曲《在异乡》(In der Fremde)选自舒曼的声乐套曲《艾申多夫歌曲集》(NO.39)又名<歌曲一束>,是舒曼艺术歌曲创作成熟时期的声乐作品,舒曼用音乐敏感地抓住诗歌中复杂的内在情感,展开丰富的艺术想象、表现出深刻的艺术魅力。本文通过对两首同名歌曲二度创作的研究,试图挖掘舒曼在创作中的理念和创作特点,通过对艺术歌曲深层次的理解,结合自身的演唱实践,探讨掌握其歌曲的演唱技巧,把握舒曼艺术歌曲创作特点、音乐风格、情感内涵,以致能够达到准确的诠释。  相似文献   

10.
张宝君 《美育学刊》2022,13(3):75-81
《秋思》(作品第28号)是萧友梅的重要器乐代表作之一,也是近代西方音乐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成果。作为迄今为止有史料考证的最早的中国大提琴独奏作品,它以悠扬如歌的旋律抒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与眷恋之情。作品满载时代文化气息,以西方“夜曲”题材为依托,将西方创作理念融合于中国器乐作品当中。对作品结构、调式与调性、和声与器乐声乐化风格等多方面的解读有助于更深层地理解作品的创作特征与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第二语言的习得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程度较大。在本文的论述中,主要对情感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保持乐观积极的情感态度对于学生第二语言的学习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第二语言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投入感情,不断激发学生们的语言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第二语言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2.
"互动渐进"教学模式是以"五个教学环节"为中心,即课堂自学、课堂讨论、课堂展示、课堂检测、效果评价。在音乐课堂教育活动中,通过师生互动,问题质疑,积极探讨,情感交流,多向评价,从而达到帮助学生发现美、体验美、享受美,以使教学达到能够使学生自觉审美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3.
汉语诗歌语言精练而形象性强,饱含作者的思想情感与丰富的想象,能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以《红楼梦》中诗词为代表的古代诗歌更是节奏鲜明且富有音乐美。在模因论的指导下则能很大程度上达到既能准确无误的表达原作的内容同时又能使译入语读者深刻理解原作文化的目的。《忆菊》作为《红楼梦》中的诗歌之一,其英译版霍译本就能为模因论在诗歌翻译方面的应用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14.
谭盾作为当今华人在国际乐坛上的领军人物之一,他所创作的《八幅水彩画的回忆》大胆的融合了中西方音乐创作手法,使作品独特、新颖。对此,本文就谭盾钢琴作品《八幅水彩画的回忆》的创作技法与演奏技巧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石令希 《美育学刊》2021,(4):113-120
钢琴改编作品是钢琴学习重要的领域之一。通过对不同音乐表现形式的转述和刻画,演奏者在发挥钢琴自身优势的同时,更能丰富其音响色彩的表现力。从双钢琴改编组曲《胡桃夹子》的改编特性出发,可以探索弹奏中如何根据原作的音乐表达意图,从音色属性、音乐形象、意境描述、版本形态对比等方面做出恰当的应对,在此过程中探寻音乐的更多表述途径,提升钢琴弹奏表现力。  相似文献   

16.
1935年11月,归隐军阀孙传芳在天津居士林被施剑翘枪杀。这场复仇奇案轰动了全国,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众多媒体同情并塑造了施剑翘良好的形象,极大地引导了大众情感。在“法”与“情”的论争中,国民政府选择了民意所向的“情”的一面,施剑翘最终被特赦。“施剑翘案”是中国司法史上的大事,也是中国新闻史上的大事。该案表明近代媒体舆论力量的增强,也充分说明媒体导向容易左右大众情感。  相似文献   

17.
海岩的作品制造了一系列"现代都市的传奇神话",并成为一种流行时尚.这些作品满足了大众浅层次的审美需求和心理需要,但作品本身"深层意义的虚无"却是它的致命缺陷.从文化发展角度来看,海岩以其作品实现了大众文化与主导文化的交融,这对于多元文化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三联互动"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管理为主动的三位一体、相互促进、三者互动的教学管理方式。其内因驱动教学管理发挥教师教学潜能,情感促动教学管理突出管理的人文关怀,桥梁互动管理将学生、管理人员、教师三方紧密联系。从而提高管理者的主动服务意识,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造性思维,从根本上实现教学管理目标,保障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翻译学注定是融合多个学科知识的交叉科学,不可能仅仅是双语间在字、词及句法结构上的简单对应。歌剧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学作品形式,对译者翻译水平要求的更高,不仅要求准确,流畅,同时要求体现原作的美学体验。翻译与美学是紧密相关的。翻译美学则致力于探讨原文、译文和翻译过程的美。译者只有将作者的思想感情,语气语调甚至话语节奏都淋漓尽致地再现,才能完美的传达原文的美感。文章以歌剧《文成公主》翻译为例,从音乐美、民族美、台词美、借用美四个方面探讨了歌剧翻译的关学追求。  相似文献   

20.
施甸县地域广袤、气候温和,它有着其它地方无法比拟的民俗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只要我们善于开发和利用这些民俗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打造具有施甸民俗文化特色与旅游资源互动发展模式,便能开创一种崭新的旅游新视野,这样不但彰显了施甸县独特的民俗文化和这块黑土地上丰富的旅游资源,而且将为施甸县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