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育运动中的心理障碍之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校体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一定的体育运动能力和自觉锻炼的习惯。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忽视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致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产生焦虑,少数学生甚至产生心理障碍,从而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2.
研究掌握高校学生对体育锻炼动机是引导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西南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动机以及所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培养学生运动能力的一些建议。这对于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和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前,部分高职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方法,产生厌学体育倾向,对体育运动与锻炼兴趣不高,影响了学生的体质健康,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本文从几个方面分析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达到强身健体和终身体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阳光体育运动理念的提出,对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要求教师将阳光体育运动理念引入到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并对体育教学课程及教学模式进行深化改革和创新,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阳光体育运动中,有效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本文在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对高校体育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改革措施,以促进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工作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体育教学内容创新不仅包含更多运动项目的融入,新型教学形式的尝试,还包括体育文化内涵的充实,以及地域文化与体育运动的嫁接,而教学创新也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在此基础上,高职高专院校还应为各项体育运动的开展提供完善的活动空间,改进教学评价方式,并加强校园体育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6.
阳光体育运动是中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简称,是我国体育总局、共青团、教育部三方共同组织发起的一项大型体育活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目的主要是进一步优化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进一步优化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实力,高职院校作为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主要场所,必须要改革创新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模式,将阳光体育运动理念融入到体育教学改革之中,最终帮助高职院校学生在心理方面及身体方面都能得到优化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本文围绕阳光体育运动理念的高职体育课程改革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运用跨文化的视野来审视和比较体育课程目标发现,中国体育课程目标重视体育运动技术的全面性,突出健康的主线,强调体育课程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美国体育课程更加重视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理解,对体育运动的理解,终极目标比较清晰即将学生培养成为接受过教育的人。  相似文献   

8.
运用问卷调查、教学实验和组织竞赛活动等方法,研究师生对耐力跑的认知度、开设耐力跑课程及开展耐力跑活动的可行性,设计新的教学方案,使教学过程与考核融入到阳光体育运动中去。研究发现,将课程作为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一部分,可以提升教师及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层次理解,有利于阳光体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教学结果表明,课程的开设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运动习惯,还可促进"校园绿道"等硬件设施的改善与提高。  相似文献   

9.
基于“蝴蝶效应”理论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蝴蝶效应"的探究发现,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从"蝴蝶效应"理论分析终身体育观的培养,研究结果表明,在学生体育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的重点在于体育运动之初微小运动机制的培养,以及在运动过程中微小体育技能学习的后续影响。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注重细节的发展,形成"健康第一"的思想理念并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相似文献   

10.
全国各高校广泛开展了阳光体育运动,高校体育教师积极参与其中,具体为传授学生自我锻炼的技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觉锻炼的行为和习惯。同时,利用体育教学的特殊形式,锻炼他们的身体,塑造他们健康的心理素质,成为合格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2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其中提到要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以此促进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增加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但是,在当前河南省高校大学生体育运动时间难以保证、运动项目发展不平衡、体育运动科学知识缺乏、体育活动设施与场地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导致河南省高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令人担忧。因此,河南省高校应通过大力宣传阳光体育,改革体育教学内容,加强场地设施建设,在实践中培养兴趣,强化终身体育意识等途径入手培养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兴趣,逐步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2.
体育需要强调人们亲自参加体育锻炼,并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内容。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且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相似文献   

13.
学校体育教育是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关键,它不仅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体质基础,更重要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章采用综合调查统计的方法,对不民层次、年级、年龄学生的体育心理、体育现状、体育需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和对比分析,探讨和寻找解决学校体育教学与学生体育需要之间不相适应的状况,提出如何进行和强化学生体育运动的意识、兴趣和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高校体育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应利用自身的师资优势对体育课程设置进行改革,使课程设置更加多样化、生活化,满足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的需要,传授学生体育理论知识,使学生对体育有深入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组织能力,发挥广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主体作用。组建高水平运动队和体育俱乐部也是吸引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有效手段。提高硬件设施的利用率,使之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服务。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体育毕业证”制度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体育毕业证”制度在应对青少年网瘾问题上可以大有作为,在培养学生体育运动习惯形成方面具有自身特色,可以使学校体育工作更加有效的开展,能提高体育在学校教育系统中的地位,可以有效地规避“考试体育”现象的出现,是体育课必要的补充,“体育毕业证”制度视域下的强度和自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建议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实施“体育毕业证”制度。  相似文献   

17.
在高校体育教育中,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体育技能,还要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当然,只有让学生对体育充满热情,使其积极参与其中,才能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而信息化教学方式正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因此,本文首先介绍高校体育信息化的必要性,然后指出我国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的特性,分析当前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的困境,最后探究改善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和习惯,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重视,并发挥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大胆改革创新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体育特长,培养学生的爱好和兴趣,以养成长期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  相似文献   

19.
体育运动的原始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价值,又是生命和文明探索的一部分。本文论述了体育起源的概念和特征,以及体育运动的本质特征。特别是从体育习惯到规则阶段的分析,着重对石器时代体育运动原始形成期的本质、概念研究。  相似文献   

20.
针对体育运动中存在的问题,体育教育必须以学校体育教学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为目的,明确指导思想,改进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