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相似文献   

2.
《开放与交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历史》(北师大版,朱汉国主编)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六课内容。本课介绍的是唐朝的对外关系,通过“遣唐使与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国际性大都会长安”这三目内容勾勒出了唐朝对外开放与交流的全貌。悬念引入学生在前面几节课的学习中,看到了一个气度恢弘、昂扬进取的大唐帝国,学习气氛十分热烈。一上课,我请大家拿出地理课本,这引起学生们的好奇。我笑嘻嘻地接着说:“阅读地理课本P25,看这段话:‘中国与日本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远在中国的唐朝,日本曾多次派遣使者和留学生到中国来学习…  相似文献   

3.
课本第 3 4页 :“贞观年间 ,高僧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玄奘“取经”怎么会是“使者”呢 ?玄奘是“使者”$河南省郑州市育德中学@张福华  相似文献   

4.
小提琴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实际上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必然结果。明末清初“百年海禁”的取消与通商的恢复,为中西文化的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大批传教士来华,小提琴也成为了艺术传播的重要使者。本文选取清朝宫廷中的小提琴音乐活动为视角,初步探讨中国人的西洋音乐观,从而分析西方音乐对中国近现代音乐文化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八年级思想品德课——《做友好往来的使者》的教学中,如何能让学生传播和弘扬民族文化,承担文化交流使者的使命,是一个教学难点。无意间从网上看到“江苏省学生使者团”的资料,给了我一种灵感。  相似文献   

6.
张秀红 《教育》2012,(6):21-21
“一本书,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也能上出精彩的课。在没有电脑、网络的时代,大部分老师都靠着这“四个一”走进课堂,凭着这“四个一”上出精彩的课,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  相似文献   

7.
从2000年至今,依据“精彩一课”的要求和设想,笔者在有关领导的支持下,具体组织实施了两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精彩一课”,收到一定效果。“从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看德治支持法治的理论依据和重要意义”一课有幸入选2002年全国第二批高校“两课”“精彩一课”教学示范片。本文联系“精彩一课”的组织、实施和推广,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8.
新的一年.新的景象。我们也将一个新的栏日“精彩课堂”奉献给大家。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什么样的课才算精彩?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石器时代东西方文化交流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西方文化交流研究领域,关注石器时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学者很少。近年来考古发现与研究表明,至少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开始,东西方人群就有了来往。西方的勒瓦娄哇技术东传和中国北方东谷坨石器技术的西传,拉开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序幕。新石器时代东西方人群的迁徙和交流应该更为频繁,而这方面的研究还基本上处于空白局面,目前只有一些不确定的线索。石器时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研究在整个东西文化交流研究中具有特殊位置,它为我们深入理解早期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提供了更为生动的实例和更为深邃的历史空间。  相似文献   

10.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户,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精彩的内心世界。“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一篇文章的精神内核,它牵系文脉,关涉文理,囊括文思,蕴含文旨,是引领我们走进文章的使者.是我们欣赏文章的窗口。  相似文献   

11.
这节课是王昌胜老师在2007年3月“中美小学数学交流会”上作的一节研讨课。这节课与同台展示的其他课相比。进行得并不十分顺畅,其间甚至有些“磕绊”.但这节课成了参会中美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2008年8月,在墨西哥举行的“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这节课中的精彩片段作为我国课例代表向大会作了展示。  相似文献   

12.
设置一个好的“导课”与“断课”,往往为一堂语文课增色不少,而设置一段精彩的“导课”与“断课”的方法可谓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13.
“摆渡”他人也“摆渡”自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刚看完杜长叫老师执教的创新阅读课——《摆渡》的课堂实录时,以为这是“一份经过精心准备的精美的大餐”(钱梦龙先生语,指课前师生反复演练过的那种“公开课”)但是再读一遍时,才发现这是一堂异地借班上课的课堂实录,师生课前不认识,演练自然就无从淡起。心里不由得一声喝彩:“太精彩了!太精彩了!”  相似文献   

14.
设置一个好的“导课”与“断课”,往往为一堂语文课增色不少,而设置一段精彩的“导课”与“断课”的方法可谓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15.
最后三分钟     
这节课乏味极了,真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还有最后3分钟!”从教室的几个“黑暗”的角落里传来“报时使者”们呼唤“光明”的信号,各路人马立即闻风而动。为了不打击老师上课的热情,大家在  相似文献   

16.
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黄德忠的一节常态课“认识平年和闰年”,让人惊叹的是师生精彩迭出的问题碰撞.这堂课,预设的问题是精彩的,生成的问题同样是精彩的,教师善待这些“问题”并精巧运用这些“问题”资源更是精彩的、智慧的.下面撷取几个片段与大家共赏.  相似文献   

17.
公开课如何上得扎实而又精彩,是广大语文老师们关注度较高的问题.2014年下半年湖南一位老师的课多次送培到县展示,每到一处轰动一处,听课老师觉得这样的习作指导才叫真指导,可学的方法很多,课实在而不失精彩.这堂课的主要特点为:教学对象的“在场化”,教学目标的“深入化”,教学指导的“实在化”,教学媒体的“必需化”.  相似文献   

18.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一课,在《课标》中属于必修Ⅲ第6个专题“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中的第一目:“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无论是专题的题目,还是子目的表述,都突出了一个概念——“人文精神”。因此,在讲这一课的时候,“人文精神”就是核心的概念,学生在学完这一课之后,应该对“人文精神”有一个基本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龟兹学”同“敦煌学”和“吐鲁番学”一样,在西域史和西北民族史研究中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龟兹地处古代丝绸之路的要冲,它在沟通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着巨大作用。因此,古龟兹这一镶嵌在沙漠瀚海边缘的绿洲明珠早就引起中外学者的关注。 1990年10月由新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龟兹石窟》一书是龟兹学研究的一项新成果。此书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石窟研究所与新疆大学中亚文化研究所联合编写的《龟  相似文献   

20.
何为精品课?见仁见智,从来没有固定不变的标准。为了更好地打造思想品德精品课,笔者以《思想品德》七上“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一课为载体组织开展了课例研究活动。机缘巧合,在路桥区思想品德学科大比武活动中,来自全区的五位教师均围绕“世界因生命而精彩”这一课题进行公开课教学。作为该课例研究活动的组长,笔者颇有感慨,想借本文谈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