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对我校毕业生人际关系的调查表明:毕业生在师生交往和与同事交往中适应较好。但在师生交往中缺乏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和关心;在同事交往中缺乏团结协作精神。毕业生在与家长和领导的交往中适应较差。毕业生对家长在教育中作用的认识不足及与领导交往中的被动心态是其主要原因。 毕业生在环境适应方面的调查表明:毕业生所处的环境,物质和精神文化条件都偏差,但毕业生的主动适应性使他们对环境的适应呈较好状态。  相似文献   

2.
团结协作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团结协作是中年民族几千年历史经验教训得到切身体会,是当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团结协作更是我们搞好每一项工作的重要前提,没有团结和精诚合作,我们就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培养小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并通过合作学会与他人交往、沟通、协作.许多事例已证明:具备团结协作能力的学生能很好地适应社会,获得人生的发展和事业和发展.而那些缺乏团结协作能力的人,则被现代社会所排斥,成为社会上的弱者.竞争与团结协作精神也是学生走向社会的立世之本.以实最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目标,造就具备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能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3.
藏汉同班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育。但目前藏汉学生同班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着藏族学生交往对象较少、一些学生缺乏交往主动性、缺乏知心朋友甚至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主要原因是藏汉学生的语言障碍、缺乏交往技巧、民俗差异、个性差异及藏族学生的自尊与自卑的矛盾心态等。要从加强藏汉学生交流、培养学生交往技能、构建藏汉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等方面来培育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4.
交往教学是在全球交往背景下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交往教学是现代教学的重要发展趋势。然而,在我国的教学实践中,交往缺失与阻隔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有关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教室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教师严格控制着课堂教学进程中的一切,其课堂教学交往也主要是由教师———全班交往、教师———学生个体交往所组成,而教师与小组之间的交往、学生间的交往严重缺乏。学生间的交往严重缺乏,在教学交往中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尽管我国中小学普遍存在的教师与全班学生的正式交往形式,可能有利于学生的社…  相似文献   

5.
叶萍 《考试周刊》2007,(48):160-161
在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日趋频繁,在民族交往中,人们都希望广结人缘、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但是,在现实交往过程中,不利于民族交往和团结的消极因素依然存在。本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影响民族交往的心理原因。  相似文献   

6.
张卓琼 《考试周刊》2013,(9):170-171
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育。但目前藏汉学生同班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着藏族学生交往对象较少,一些学生缺乏交往主动性,缺乏知心朋友甚至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要从加强藏汉学生交流,培养毕业学生交往技能,构建藏汉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等方面来培育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7.
一、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环境策略 课堂教学中,良好的教学交往模型、民主自由的空气、团结协作的精神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必不可少的环境。笔者认为,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交往模型是环境策略的基础,宏扬团结协作的精神是环境策略的纽带,实行民主的教育和管理方式是环境策略的核心。 课堂教学过程的实质,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是师生之间的认知、情感、意志方面的交往过程。林格伦在《课堂教学心理学》一书中,根据教学效果描绘了课堂中师生相互作用的四种类型,第一种是教师跟全班学生仅保持单向交往,第二种是教师试图与全班学生发展来回的…  相似文献   

8.
稿源采珠     
音乐教学中的小组合作活动比较多,但往往也最让音乐老师头痛。尤其是对那些学生数较多的班级而言,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促进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是有极大帮助的。但是,现在的儿童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往往缺乏团结协作的精神,最鲜明的表现为“充耳不闻他人语”。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主动变流意识明显增强,但学生在开始听别人的交流发言时,往往不等别人说完,就抢先发表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高振国 《考试周刊》2013,(50):56-57
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与他人交往、合作的能力,让学生在合作交往的过程中学习知识,交流情感体验,增进感情交流,培养团结协作精神,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促进全体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本文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研究,具体分析了研究的背景、目标、主要内容、方法及相关做法。  相似文献   

10.
初中班主任在对班级进行管理的时候,不管班级是否优秀,都会遇到学生之间产生的各种冲突和矛盾。然而失控的冲突和矛盾会影响和谐友爱的班级文化,阻碍同学之间正常相处,严重情况下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产生各种矛盾的原因主要包括:缺乏集体观念、沟通障碍、不良生活习惯等。这就需要班主任在学生矛盾发生后能够及时、妥善地处理这些问题,这对于维护学生之间的团结、形成良好的班风至关重要,也有利于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有问有答     
孩子不会和人交往怎么办?问:我儿子9岁半,不会和同龄孩子玩,不会主动和别人交往,我该怎么办?答:孩子不愿意主动和同龄人交往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胆小而缺乏自信,缺乏安全感,在家里被过于溺爱,语言表达能力较弱,自身存在一些不利于团结的个性品质(如自私、骄傲、不愿与人合作等),  相似文献   

12.
《少年儿童研究》2006,(9):57-57
问:我儿子9岁半,不会和同龄孩子玩,不会主动和别人交往,我该怎么办?答:孩子不愿意主动和同龄人交往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胆小而缺乏自信,缺乏安全感,在家里被过于溺爱,语言表达能力较弱,自身存在一些不利于团结的个性品质(如自私、骄傲、不愿与人合作等),都可能导致孩子不会主动和人交往。  相似文献   

13.
"去交往性"课堂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进行师生交往或者学生与学生之间课堂上缺乏交往。它的具体表现是教师对于课堂教学过程控制的独裁性或者交往的单向性、虚假性。"去交往性"课堂教学在新课程改革进行近十年后的今天还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在进行公开课、示范课的听课、  相似文献   

14.
社会性是指进行社会交往、建立人际关系、掌握和遵守行为准则以及控制自身行为的心理特征。儿童从出生之日起 ,就被包围在各种物体和关系之中 ,只有在与其他人的相互交往过程中 ,儿童才能逐渐形成其社会性 ,由刚出生时的“生物人”逐渐转变为社会人。在我国当代社会中 ,由于独生子女数量大增 ,儿童很容易缺乏非独生儿童那种在与同胞共同生活中自然培养起来的和睦感 ,他们往往容易缺乏交往能力 ,不善团结 ,不善同情 ,甚至不善解人意。加之城市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多 ,大量儿童生活在较为封闭的小家庭中 ,与邻居小伙伴的交往极少 ,容易缺乏那种与…  相似文献   

15.
师生交往是老师与学生间的一种互动关系,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特殊的作用,是教与学的源动力,是师生幸福的源泉.本文结合多年师生交往成功的案例和经验,对师生交往地位不均等,教师缺乏正确的学生观,缺乏与学生顺畅沟通的能力等方面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提出从学生观、实践活动、课堂教学、同理心等方面着手构建和谐师生交往关系的技巧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人的行为通常都受需要的支配,需要是引发行为的动力。作为班主任如果能以学生需要为动力,将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教育成效。一、对交往的需要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是必须会生存、会发展、会生活、会创造、会交往。而今天的小学生尤其是生在城市里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基本上处在缺乏儿童伙伴、离群索居的状态,但从他们内心讲,都很需要获得同伴的支持和友谊,更需要集体给予的温暖。因此,作为班主任,应积极主动地创设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组织学生开展诸如春游、爬山、郊区观光、远足、野炊、跑步、拔河、作操、唱歌…  相似文献   

17.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环境 ,以其稳固的人际关系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和学生的心理发展。本文试就其中的学生之间的交往关系略加剖析。一、班级中学生交往的性质及类型表现现代班级中的学生的交往关系 ,是较为单纯的 ,一般很少涉及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 ,而以情感相容为主。1 .友好关系。学生的友好关系具有两面性。一是建立在高尚情趣基础上的 ,并且彼此在交往过程中都表现出正直、诚实、团结、友爱的自觉意向的友好关系。二是以庸俗的低级情趣为基础的 ,在交往过程中相互利用、欺骗 ;或者以所谓“为朋友两肋插刀”为宗…  相似文献   

18.
对中学生来说,同学之间每天相处、交流时间最长,且科学实验证明有无亲密的交往对人的个性心理发展影响很大,所以中学生与同学的健康交往就显得格外重要。但目前中学生间的交往也容易出现一些问题,例如一些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注意他人的感受,对同学缺乏热情,还有学生在同学交往时对他人缺乏基本的信任和理解。面对这些问题,单纯的说教不但不能解决问题,有时候甚至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下面的这个“盲人旅行”游戏活动就是老师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真实地体验和感悟信任、互助在交往中的作用,享受朋友间爱与被爱的幸福。  相似文献   

19.
郭炳宏 《江苏教育》2022,(79):56-58
真正的教育活动发生在实践和交往中。线上教学因为缺乏实践的空间和交往的平台,学生的情感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从而产生了一系列问题。班主任通过线上班级活动的组织实施,为学生搭建交流平台,增强学生的认同感、亲密感、归属感,让学生在活动中分享表达、交流互动,促进自我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关于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教学是通过师生之间的交往而实现的。教学交往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个性的培养以及社会化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交往不仅要重视师生交往,更要重视生生交往。而传统的教学,只有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的单向交往,其交往方式实际上是单一的师生个体交往,学生与学生之间则缺乏平等互助的沟通,学生交往几乎被忽视。但面对未来的社会,我们所培养的人应是对事物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与见解,敢于发表自已的意见,具有社会交往能力的开放型人才。因此,对学生的发展,尤其就社会化而言,学生同辈群体的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