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是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教学中如何体现以探究为核心,有四点需要明确: 第一、亲历以探究方式进行的学科学的实践活动和过程是科学学习的基本途径,所有科学课的学习都应通过这个基本途径。不是说有的课通过这个途径学习,  相似文献   

2.
科学课重在以科学探究为手段,力求通过实验探究和亲历实践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及科学素养.因此,优秀的探究品质在学生学习科学、亲近科学的行为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学生认识世界,打开知识宝藏的一把钥匙.良好的探究品质需要在探究过程中一点一滴地锻炼培养,笔者认为,在科学课上学生良好的探究品质的培养需要在以下五个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3.
刘丽萍 《成才之路》2014,(15):40-41
正在当下的科学课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过多地被新奇和有趣所吸引,却忽视了科学课堂的本真与价值,淡化了科学课力求凸显的探究意识的培养和探究能力的训练。科学课中,我们该如何立足成才,针对学习内容进行设计与实施,需要借助哪些有效的手段、运用哪些策略来重新审视和改变我们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实现探究能力培养的初衷呢?一、厘清探究活动的本真目标新课标从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课程教学的目标,但这绝不是告诉我  相似文献   

4.
要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需要我们老师创造共同的科学研究环境和民主融洽的气愤.师生互相信任彼此尊重,在这样的环境和气氛中,上好科学课,使学生成为科学课学习的真正主人.  相似文献   

5.
小学科学课对小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学到科学的基本知识,而是培养对科学的兴趣,逐步形成探索和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这些是学生科学探究快乐的源泉。一、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适合自己的探究方法科学课需要科学的探究方法,但科学探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科学探究是学习科学、认知科学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法,也是科学课的核心品质和内在要求。那么,什么是科学探究?我们需要怎样的科学探究?笔者试从以下五个方面,例谈科学探究究竟“探”什么。  相似文献   

7.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具有活动性质的课程,其以科学探究为最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支持者和引导者。特级教师章鼎儿老师曾说过:我们在上科学课,我们在做科学教师,我们在做实实在在的事--用一节一节的科学课、一个一个的探究活动,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8.
科学课重在以科学探究为手段,力求通过实验探究和亲历实践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及科学素养。因此,优秀的探究品质在学生学习科学、亲近科学的行为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学生认识世界,打开知识宝藏的一把钥匙。良好的探究品质需要在探究过程中一点一滴地锻炼培养,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探究活动应该是科学课的核心内容。科学探究它既是科学教学的目标,也是学生科学学习的方式。而课外实践活动作为课堂探究的延伸,是学生探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活动在短短的40分钟里,不能有结果,往往需要几课时、几天,甚至很长一个时段的观察研究,才能有结论。过于重视课堂里的科学课,丢弃了课堂外这更大更丰富多彩的科学活动,这是违背新课程理念的。  相似文献   

10.
小学科学课的学习核心应该重点围绕科学探究。学习科学的方式需要探究活动和探究技能,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呢?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高乃定 《新课程研究》2015,(1):67-68,60
从《猜什么和怎么猜》一课的具体教学入手,提出低年级儿童的科学课学习需要培养理性思维。教师通过具体的动手做,引导学生理性思考,通过科学家探究的过程让学生既有大胆的猜测,又有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正>科学探究是小学科学课教学中重要的学习方法,但是新课改进行了十多年,强调以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的科学课,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很多时候,我们误解了科学探究,把简单的动手实验、单纯的科学观察冠之以"科学探究",使科学探究的内涵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3.
小学科学课是基于自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究真理的一门学科,是学生初步接触科学知识的阵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与科学精神。然而由于知识的专业性比较强,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科学课逐渐缺乏兴趣。为此,教师应该在科学课上强化趣味性,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使他们通过自己学习实践,掌握新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4.
孙霞 《教育现代化》2005,(12):85-85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探究不仅可以使小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而且可以使他们识别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科学探究活动是科学课的生命,没有探究就不可能有发现,没有发现就谈不上创新。那么,我们该如何指导学生自主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呢?下面就此问题谈儿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科学》课是一门新开设的综合课程 ,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如何引导学生亲历科学的探究过程 ,使小朋友们刚接触科学课就能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探究中发现创造 ,我在教学实践中 ,针对科学的课程特点和学生特征 ,借助丰富的社区资源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1 在问题解决中激发学生探究情感对学科的不熟悉是造成学生缺乏《科学》探究情感的主要原因。如何扩展小学生对科学课中探究材料的接触面 ,使孩子们刚接触到科学教材就能勃发出旺盛的求知欲望和浓烈的探究激情呢 ?这需要教师在深入钻研科学教材的前提下 ,挖掘教学内容的特点 ,…  相似文献   

16.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以探究为中心的学科,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手段。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让学生主动探究,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让科学课成为学生探究的乐园,这是小学科学课的重要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7.
很多科学课存在的问题是活动有余而思维不足。学生科学探究活动不应仅停留在"动手做"这个层面上,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科学的理性思维。因此,我们要对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进行优化,注重科学探究活动小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只有动手和动脑紧密结合起来,学生才能在不断深入的探究活动中掌握探究方法,形成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8.
刘春霞 《山东教育》2011,(11):52-53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探究不仅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而且可以使他们识别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所以我们在科学课中应当遵循科学发展的规律,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努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科学探究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9.
几乎每一节科学课上,老师都要而且应当组织学生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研讨。研讨可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卷入学习活动;可以集思广益,汇集大家的智慧;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迪;可以促进团队精神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总之,在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研讨是不可或缺的。当然,也不是什么情况下都需要组织研讨,这需要教师依据学生科学探究的进程,把握组织研讨的时机。我认为,在以下情况下往往需要组织学生研讨。  相似文献   

20.
作为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如何在科学课中确保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是每位科学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小学生进行有效的科学探究性学习呢?一、巧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科学始于好奇,好奇心是引起学生探究学习的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