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如何更好地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成为摆在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面前必须思考、研究和解决的紧迫问题。与此同时,在网络教育不断进入实践的今天,博客圈学习共同体这一教学组织形式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运用。运用博客圈学习共同体这一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对高中信息技术课“图片信息的表达与交流”重新进行了教学设计,并且进行了反思,以期促进高中信息技术课与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新思想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2.
博客圈为网络学习环境的建设提供了新的开发平台,而虚拟学习共同体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组织形式已经逐渐成为促进个人发展以及实现共同进步的教育研究热点。本文从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定义出发,利用博客圈对虚拟学习共同体进行建构并阐述了在该环境下建构虚拟学习共同体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高中信息技术课担负着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终生学习的能力重要任务。本文探讨了自主学习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认为一是要由"填鸭式"转变为"任务式"教学;二是要善于因材施教;三是要努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增强学生在信息教育课上的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4.
蒙乾 《学周刊C版》2023,(20):88-90
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依据其较强的操作性以及高效学习等优势,逐渐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具体教学中,教师需注重任务驱动法具备的探究性、操作性与应用性,充分关注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与能力,以实现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的提高。鉴于此,文章主要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设计原则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5.
信息社会中,如何提高大学课堂教学交往的有效性成为时代的议题。本文主要关注利用博客搭建的学习共同体如何使教学交往更为有效。文章首先探讨了有效教学交往的丰富内涵,并进而分析了大学教学交往的不足。接着,文章分别对学习共同体和博客进行了介绍。全文着重探讨了基于博客的学习共同体为师生交往带来的新可能,并结合理论调研和实践分析,总结提出运用博客构建学习共同体以期提高教学交往有效性的主要策略。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展望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已成为高中学生的必修课,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应认真学习新课程的设计理念和教学目标,以现代的教学思想为指导,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背景材料(一)教学背景本课为学生步入高中阶段后的第一节信息技术课,由于目前本地初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衔接的不是很好,在学生的印象中,只有"计算机课"而没有"信息技术课",但进入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不仅是学习计算机的使用,而是一门概念更宽  相似文献   

8.
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已被列为新高考形势下一门学业水平测试的必修科目,并明确指出报考普通类考生的信息技术必须合格。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是要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强调问题的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注重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课程虽然是一门新兴课程,但已经在大部分学校普及,这门学科实践性较强,与生活息息相关。在高中开设信息技术课,不仅是为了让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更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探究式教学是一种能够培养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已经在我国高中得到普遍认可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成为考试科目,学生们原本怀有的对信息技术课的热爱之情发生了变化。而这,直接影响着往后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率。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重新唤回学生们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呢?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从而提高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1.
胡方玲 《快乐阅读》2011,(25):33-34
在高中阶段开设信息技术课,旨在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并要求学生具有收集、传输、处理、应用现代信息的能力和具有应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这是"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培养适应新世纪人才和满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如何教好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课的关键在于教学设计,以下将从教学设计的四个主要环节来探讨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是当代公民必备的一项技能,因此信息技术受到了极大重视,成为高中的一门必修课。作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从教学现状出发,注重在信息技术课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从而构建信息技术课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3.
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信息技术课已经成为普通高中的一门必修课。它的开设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加强信息意识,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为了使高中信息技术课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在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模式,同时可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学习共同体和混合学习的理论指导和Oblog平台的技术支持下.构建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共同体。在构建的学习共同体中,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为例进行了教学设计过程。最后对教学设计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5.
《教育部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指出: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在中学列入毕业考试科目。在条件成熟时,也可考虑作为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科目。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新的必修课程,要求学生既要学习基础知识又要训练运用技能,而如何搞好信息课教学则是每位教师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近年来,我们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进行了探索,以下是我们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6.
杨磊 《考试周刊》2015,(19):118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兴趣的激发是上好信息技术课的重要保证和基础。信息技术课教学要以高中生为教学主体,以操作运用为核心,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内容,以培养高中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充分挖掘高中生的学习潜力,使高中生的信息技术课学习成为一种自主自愿的活动。本文从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独特优势,它与其他学科有效整合,因材施教,以及优化课堂教学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培养高中生的学习兴趣,以供广大同仁借鉴和指正。  相似文献   

17.
高中信息技术课一直都是学生运用计算机的入门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为学生奠定一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用一直较低,其中不仅有应试教育形式的压制,还包含教学方式的不合理。为此,教育领域提高了对这门学科的重视度,并切实地引进了微课教学法,以合理实施高效的信息技术"动学融合"教学。  相似文献   

18.
《信息及其特征》是高中信息技术的起始课。初看教学内容,基本上是知识与概念的介绍。如果教师纯粹靠讲授教学,既容易让学生在第一节就对信息技术课失去兴趣,也难以渗透过程与方法等教学目标。因此,在对课堂教学进行组织和设计时,我尽量避开对定义的单向讲授,而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取材,使学生在分析实例中自然地感受扑面而来的信息,从而领悟信息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初步意识到把握信息、学习信息技术的意义。同时,我还巧妙运用互动和活动,唤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好奇和兴趣,并初步形成与之相应的学习方法与态度。  相似文献   

19.
张允红 《成才之路》2013,(32):90-90
信息技术课程是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最主要的途径。通过信息技术课学习,可以使得每位学生都懂得如何运用、管理、评价以及了解信息技术。而新课程标准对于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较高的信息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信息技术在初中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也更加规范、新颖,这为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学习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在未来课堂环境下,教师依托先进的教学设备,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课堂上处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与技术互动的过程中,全程参与学习活动,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究,去体验收获的喜悦。以高中信息技术"规划网站"一课为例,基于江苏省锡东高级中学未来课堂环境,对高中信息技术课例进行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