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研制了全旋辅助练习器,并在体育系83、85、87级体操专选课中实际运用。通过教学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全旋辅助练习器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对于完整掌握全旋技术,提高动作稳定性,缩短教学进程和提高教学质量有较大助益。  相似文献   

2.
我国男子排球强攻扣球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其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查访问和统计分析,阐述了男子排球训练和比赛中强攻扣球的重要性,分析了我国男子排球在强攻扣球技术上的差距和问题,并对提高我国男子排球的强攻技巧和技术训练提出了若干建议性意见,为新组建的国家男排训练的比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排球传统教学方法基础上,运用力学原理引导扣球技术教学,并对此进行干预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力学原理引导扣球技术教学,能使学生深刻理解技术动作内涵,能在不同击球高度、远度上有效控制击球力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对排球普修课中扣球技术动作常见错误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学生排球扣球技术动作常见的错误进行归纳、分类,对犯该错误的人数、次数进行统计比较,从中发现扣球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难点和重点;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常犯的错误动作采取适当的纠正方法,对于学生尽快掌握正确的扣球技术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5.
几何模型在排球扣球技术教学中应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排球扣球过网点为切入点,借助几何模型,结合运动技能形成机制,在传统教学法的基础上对排球扣球技术进行干预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排球扣球技术中应用几何模型引导教学,有利于缩短教学周期、提高教学质量和优化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排球扣球技术教法优化组合应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排球扣球技术教学为特例,运用教学设计论、系统论、学习理论、教学论等原理,设计出排球技术教学法优化组合应用模式,并以排球普修班学生为实验对象,通过分组教学实验考察排球教学法优化组合在教学中运用的教学效应。实验统计结果表明:实验组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扣球技评与达标成绩和情感领域的测试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其组间差异达到了的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意义(P<0.05)。  相似文献   

7.
排球正面扣球技术CAI教学设计与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球正面扣球技术CAI教学,应注重CAI设计制作与正面扣球技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整合".1)CAI技术的运用必须找准与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最佳结合点,特别重要的是正面扣球技术课程CAI教学设计应是教学内容难点和重点;是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解决的难题.2)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增加互动性教学,启发学生创造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能力.3)正面扣球技术CAI教学演示功能模块设计制作应遵循:方便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互动、为学生提供操作性互动服务、内容设计要为学生的思维互动服务共三条原则.  相似文献   

8.
以20名女排队员4号位扣球时的速度与协调性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力台、摄像机同步测试来收集运动员扣球环节中的运动学及动力学数据。结果表明:(1)运动员助跑速度与最大起跳高度呈中度正相关,且助跑速度在5-8m/s区间时,最大起跳高度值较大,建议排球运动员训练扣球时采用此速度区间。(2)急停起跳的膝关节角速度与最大起跳高度呈高度正相关,肘关节及肩关节角速度与最大扣球速度呈中度正相关。排球运动员训练时,应在保证肩关节及肘关节肌群力量训练的同时,重点加强膝关节肌群的力量训练,且在进行力量训练时应合理安排最大力量与快速力量的比例。(3)排球运动员在腾空扣球阶段与最大扣球速度的相关性大小依次为肩关节角速度>躯干扭转角加速度>肘关节角速度>腕关节角速度。建议排球运动员在进行力量训练时,应适量加大对上肢各关节肌肉快速力量以及核心力量的训练比例。(4)排球运动员在训练中应对急停起跳以及腾空扣球阶段的身体协调能力进行专项化训练,并将急停起跳阶段的肘-肩-膝关节角度联动与腾空扣球阶段的肘-肩-腕关节角度联动作为评价指标来指导协调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排球前、后排扣球2种不同起跳方向的助跑急停跳,起跳期下肢动作运动生物力学特征的差异,为该专项技术动作的诊断、指导及肌肉力量训练提供参考,以10名男子排球运动员为受试者,用6台JVC9800光学摄影机与2块JP6060测力台同步获取资料。以视讯软件进行资料处理,并以动力学逆过程算得下肢内在动力学参数。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相关数理统计。结果显示:在运动学方面,相较于前排扣球,后排扣球具有较短的起跳动作时间及较大的并步距离;在动力学方面,相较于前排扣球,后排扣球的先行脚具有较大的最大踝关节伸肌力矩与离心功率、最大髋关节伸肌离心及向心功率;后排扣球的跟随脚具有较大的最大踝关节伸肌力矩、最大踝关节伸肌离心功率、最大膝关节与髋关节伸肌向心功率;排球前、后排扣球两脚跳跃技术,起跳阶段有不同的技术需求,若后排扣球要获得较大的前冲效益,排球运动员除了采用较大的并步距离外,还需加强其两脚踝关节伸肌群与先行脚髋关节伸肌群的爆发力,以实现快速制动,且还需有较大的两脚髋关节伸肌群与跟随脚膝关节伸肌群的爆发力,以实现快速蹬伸,以此缩短触地时间,减少水平速度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
通过设计制作单杠回环辅助练习器,并以大半径四环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大回环动作为例,进行了训练效果的实验验证,旨在为教学训练缩短学习、掌握动作的周期,减少练习者伤痛和减轻教师、教练&工作强度,扩大教学训练容量,提高动作质量和训练效率,同时也为运动辅助器材的研制与开发,进一步改进和丰富体操教学训练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男子排球运动员扣球起跳蹬地动作过程中,人体下肢的相关力学参数特征.对象:男子大学生排球运动员10名.方法:使用高速人体动作捕捉系统及三维测力台,对相关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进行采集.结果:①起跳过程中,地面反作用力峰值和均值均为优势腿大于非优势腿;②非优势腿地面反作用力峰值与重心最大高度呈高度负相关(r=-0.961,P=0.002<0.05);③双脚同时着地过程中,优势腿地面反作用力冲量明显大于非优势腿,两脚地面反作用力冲量差与重心最大高度呈显著负相关(r=-0.531,P=0.034<0.05).结论:①在后排起跳过程中,优势腿与非优势腿表现出不同的用力形式;②应当通过适当控制非优势腿在着地初期的制动作用,并在双脚最后用力阶段有意识地提高非优势腿的参与程度,以提高人体的起跳高度;③排球运动员髌腱炎的发病可能与踝关节绕矢状轴力矩和膝关节绕垂直轴力矩较大有关.  相似文献   

12.
正面扣球技术是排球运动中较复杂的技术动作。为充分利用青少年时期的发展优势进行该技术的教学,本把传统教学和模式教学相结合,意在设计一个比较理想的教学模式,以期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实验、高速摄影等方法,从专家调查、实验验证、理论分析3个方面对前臂负重法进行了研究,认为前臂负重法符合素质练习要尽量与专项技术动作特征相一致的运动训练学要求;对提高排球运动员的挥臂速度效果显著,且可以节约训练时间,提高训练效率.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校排球教学改革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传统排球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学形势发展的需要。研究通过实验提出突出小组练习的速成教学法来提高教学效果,验证了速成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法有较大的优越性,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会上场打球并培养良好的排球意识,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校排球"树状"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普通高校排球选项课教学模式及教法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排球“树状”教学模式进行实验与比较分析,认为排球技战术“树状”教学模式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生动、直观、系统、科学,有利于大学生“会练习、会运用、会教练、会裁判”的排球运动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排球运动在高校的普及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互动教学是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下,教与学相互呼应、相互启发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对互动教学的特征进行了界定,通过在大学排球理论课上对互动教学的运用,从多方面进行了教学效果分析,并提出了实施互动教学应注意的问题,从而引申出对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思考。  相似文献   

17.
运用对比实验和统计调查的方法,对掌握学习策略教学法在排球专项课中的运用进行分析,证明了此教学法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体育院校排球教学发展趋势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体育院校排球运动面临发展的机遇,排球教学要适应排球运动发展的需要而不断变革,教学内容单调、陈旧,教学手段落后、方法陈旧,教学的局限性和单一性,评价方式的片面是体育院校排球教学的发展现状,体育院校做为培养体育事业传播的基地和摇篮,为更好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体育人才,排球的教学要向培养全面素质的复合性人才方向发展,树立“授技育人”的新思想。  相似文献   

19.
采用跳深的方法对约 40 cm深沙地的力学传递特性进行实验研究 ,并引入“黑箱”理论进行动力学与动力学数据的对比分析以获得沙地力学传递函数 :力传递函数为 Fd=0 .39Fu1 .1 6 ,冲量传递函数为 Id=0 .88Iu;在此基础上 ,采用录像系统与三维测力台系统实现对沙滩排球扣球起跳阶段的运动学与动力学数据的同步采集 ,揭示其主要动力学特征为沙滩排球扣球起跳的恢复系数小以及其形成的三方面原因 ,以图为沙滩排球的科学化训练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