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晚清时期,在社会变迁、教育转型的时代潮流中,苏南的传统家族书院在单一"应举—经学型"模式的基础上,通过重建、改建和新建等方式逐渐分化出了国学专修、综合改良、家族教化等不同类型的近代书院。相当数量的苏南家族参与了家族书院的分化进程,一些工商实业家族更主导了这一进程,并对此产生了微妙的影响,作出了颇具深意的探索。苏南家族书院随着分化与演变也经历了历史的选择,其中大部分实现了历史转型,融入了近代教育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2.
作为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军政重臣的李鸿章倡导新教育,举办新式学堂,培养实用人才,推动了近代技术教育、实业教育的发展。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文章从李鸿章实业教育的目的论、课程论、教学论和增强实业教育吸引力等方面对其实业教育思想进行了全面挖掘与剖析,旨在丰富中国近代实业教育思想,推进中国职业教育科学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3.
实业教育是中国近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着自身的结构体系,在中国近代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与教育家,严复一生都在践行实业教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实业教育思想。严复的实业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对严复的实业教育思想进行了初步探索,旨在对我国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有所启示与借鉴,以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代矿业工程教育起始于清末,以出洋留学为其先声,嗣后国内多所大学堂和高等学堂相继开设矿学课程和专业。专门的矿务学堂在清末教育系统中隶属于实业教育,以1903年癸卯学制后兴办较为集中。清末矿业工程教育较明显地具有近代教育的特点,所培养的人才形成了中国近代矿业工程技术队伍的第一梯队,但受限于当时的师资、学生基础和教学条件,其成效和规模均较有限。  相似文献   

5.
东林学风与苏南望族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从明清苏南望族文化中汲取了养分,又影响了苏南望族教育和文化,进而辐射到更多苏南家族和整个苏南社会。东林学风的核心是务实经世,在东林后人表达手段“灰色”化、逐渐放弃在野抗争的情况下,务实经世的特色却保持着,成为苏南社会近代变迁的一大特征。这一切可以从东林代表人物与苏南望族之间的关系上得到解释。  相似文献   

6.
无锡钱氏家族在近代以来涌现了许多文化巨子乃至大师,其中钱基博、钱钟书父子和钱穆、钱伟长叔侄堪称其中之翘楚。无锡钱氏虽有湖头和堠山不同分派,但不乏共性。它们均出入商儒、家学独特。而且家族多良师、学博而经世、源流深远、教法灵活,更在近代转型中积极突破,取得成功,名闻天下。无锡钱氏教育的成就及其转型历程值得后人尊重与回味。  相似文献   

7.
宋代科举以其"指挥棒"的作用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蒙学的科举化势所难免,以诗赋为代表的科考内容直接决定了蒙养教育的教学内容。面对这样的实际状况,以朱熹为代表的有识之士群起"反动",朱熹提出的蒙学思想以教"事"为主要原则,可谓"反动"的直接体现。反对蒙学的科举化也是朱熹提出其蒙学思想的直接动因。  相似文献   

8.
从传统蒙学读本向近代教科书转变的过程发生在晚清。一般公认1897年南洋公学外院师范生陈懋治等人编《蒙学课本》三编,还有1898年无锡三等学堂俞复、丁宝书、杜嗣程和吴稚晖等创办者编就的《蒙学课本》,是中国人自编教科书之始。新学堂和近代出版业的发展促进了教科书的诞生。文明书局20世纪初推出的一套“蒙学教科书”,汲取了西方分科思想,在学科设置上较明显地具有了近代学科意识。商务印书馆的“最新教科书”,按照学制规程来编辑课文,不论是规模的健全还是编辑的规范性,都标志着中国近代教科书的诞生。  相似文献   

9.
科举制实施1400多年,深深地影响了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包括女性,她们是科举社会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尤其在重文兴教风气盛行、盛产进士的苏南区域,更是如此。明清时期,苏南家族的女子随着科举制的变迁,对科举制的认知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明代江阴梧塍徐氏的两位母亲,清代江阴缪氏、昆山龚氏、常州西盖赵氏家族的多位母亲,直至清末吴县叶氏家族、无锡城中薛氏家族和天授胡氏家族的多位女子,堪为典型之例。通过对她们相关言行的描述与分析,大致可以勾勒出科举制变迁之下苏南女性关于科举制及教育的认知与行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以兴办中国近代民族实业而著称的荣氏家族——国家副主席荣毅仁的父辈,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以他们的卓见和拳拳爱国之心成为中国民族实业界的一代骄子。 荣氏企业的发展,与荣氏兄弟兴学育才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他们认为:“事业之成,必以人才为始基”“实业与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他们先后兴办多所学校,培  相似文献   

11.
张謇教育思想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近代中国,许多卓有成效的实业家,在日趋严重的民族危机刺激下,满怀救亡图存的爱国热忱,积极投身于教育事业。张謇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面对外来的挑战与现实的危机,他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腐败不堪的官场,以在野之身,凭一己之力,赤手空拳,惨淡经营,谋求近代中国实业与教育现代化之路。可以说,实业是他一生事业的主要基础和主要成就,而教育则是他一生的主要旨趣所在。他不仅创建了一个完整的资产阶级教育体系,而且留下了许多值得我们咀嚼深思的教育思想遗产。一、“以实业辅助教育,以教育改良实业”实业与教育,是张謇借助于救…  相似文献   

12.
汪光华 《职教论坛》2007,(21):61-64
为适应国际竞争与实业转型对新式职业人才的需要,近代中国工商界人士十分注重创办职业教育,他们办学形式主要有个人办学、商会办学、企业办学与联合社会团体办学等,工商界自办职业教育,目的明确,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置课程,注重教育实效,为近代工商业培养了大量的实用人才,值得职业教育界人士深思与学习。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国际竞争与实业转型对新式职业人才的需要,近代中国工商界人士十分注重创办职业教育,办学形式主要有个人办学、商会办学、企业办学与联合社会团体办学等,工商界自办职业教育,目的明确,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置课程,注重教育实效,为近代工商业培养了大量的实用人才,值得当前职业教育界人士深思与学习。  相似文献   

14.
浅论如何在中小学推行传统文化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小学推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从校园环境与视觉形象着手,深入到理念与行为层面,逐渐建立一个基于传统文化的学校形象识别系统。再由表及里,循序渐进,逐步开设以《三字经》与《千字文》为代表的蒙学课程、以《声律启蒙》与榄文解字》为代表的小学课程以及以《大学》与《论语》为代表的大学课程,遵循传统文化教育所特有的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把传统文化教育落实到当前中小学的教育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15.
清末虽然创办了诸多接近于职业教育的新式教育机构,并形成了一股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思潮,但实业教育思潮并没有破除"本末之辩",亦未形成一种新的教育文化心理以促进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相反,实业学堂的创办与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实业教育在"名"与"实"之间存在差距.清末实业学堂的名实之辩.实则蕴含了中国近代早期职业教育的命运.  相似文献   

16.
汪光华 《职教论坛》2007,(11S):61-64
为适应国际竞争与实业转型对新式职业人才的需要,近代中国工商界人士十分注重创办职业教育.他们办学形式主要有个人办学、商会办学、企业办学与联合社会团体办学等,工商界自办职业教育,目的明确.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置课程,注重教育实效,为近代工商业培养了大量的实用人才,值得职业教育界人士深思与学习。  相似文献   

17.
以唐氏家族与教育为研究对象,根据历史资料探讨在唐氏家族发展中教育的作用,以及回顾唐氏家族对教育事业的贡献,以期发扬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无锡唐氏家族曾在20世纪无锡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其家族是一个被称为"庞大而神奇的家族"。在唐氏家族的发展中,教育起了相当的作用,唐氏家族成员也以各种不同方式捐资助学,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8.
近代矿业工程教育起始于清末,以出洋留学为其先声,专门的矿务学堂隶属于实业教育系统,多兴办于1903年癸卯学制后。清末矿业工程教育较明显地具有近代教育的特点,所培养的人才形成了中国近代矿业工程技术队伍的第一梯队,但受限于当时师资、学生基础和教学条件,其成效和规模均较有限。  相似文献   

19.
早期的无锡民族工商业家多有晚清官绅背景,既深受传统中国文化的浸淫,又是洋务派实业救国的倡导者,他们“重名犹过于重利”,热心于教育事业。国学大师、史学家无锡人钱穆曾这样描述:“凡属无锡人,在上海设厂,经营获利,必在其本乡设立一私立学校,以助地方教育之发展。”‘晰式教育在无锡发轫甚早,与全国其它地方相比,无锡的新式教育在科举废止前已相当的发达。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代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灿烂的文化积淀,蒙学教育、蒙学教材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以《史籀篇》、《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为代表的周秦教材,以《急就篇》为代表的汉代教材,相传相袭,发展至唐代,蒙学教材不断完善,基本趋于成熟。到了宋代,蒙学教育流行于民间,几乎成为人们接受教育的主要渠道。随之出现了一大批语文教科书的雏形——《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蒙童训》、《十七史蒙求》、《训蒙诗》、《名物求蒙》等重要蒙学教材。到了明清,教材内容更趋完善,分科教材的出现,教授方法的规定,是这时蒙学教育、蒙学教材成熟的重要标志。探讨我国蒙学教材及其历史发展的轨迹,总结其历史意义和实践意义,对我们今天普及中小学义务救育,编纂中小学教材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