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运用学校与家庭的系统合作理论和家庭对子女的作用理论,从学校与家庭相互作用的角度,关注社会的弱势群体家庭———失业家庭子女的健康发展问题。根据儿童和青少年行为的发展规律,提出有利于加强学校和家庭的互动,有利于充分地发挥学校作为教育系统核心地位的教育效能,有利于学生健康行为发展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2.
朱春霞 《甘肃教育》2022,(12):60-63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已大量转移到了城镇,农村流动儿童数量激增,农村小学在校生数量锐减,形成了许多“麻雀”学校,而在这些“麻雀”学校中父母离异、再婚或父母关系不稳固的特殊家庭子女的占比很大,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这些儿童由于家庭的特殊性更是表现出了严重的行为问题倾向,因此,在农村小学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特别加强对特殊家庭子女的教育引导。文章简要分析了农村小学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现状,并集中阐释了对应的教育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3.
新闻月评     
儿童成绩影响,父母比学校重要2012年10月15日《信息时报》讯美国一项针对儿童学业表现的大型研究发现,家庭教育对儿童学业的影响远比学校教育重要。研究人员于全美随机抽选1000所中学共10585名学生,家长如果定期为子女检查功课、谈论学校生活、强调教育重要性和出席家长会等校方举办的活动,子女就拥有较多"家庭社会资本";而学校如能确保有效的学习环境、将学生逃课或破坏行为尽量减少、为学生提供大量课外活  相似文献   

4.
劳务输出给"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途径,为农村家庭的子女今后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提供了经济上的可能性;但同时也给中小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抓好农村托管儿童的教育,需要以学校为主导,家长密切配合,当地政府积极支持,发挥教育的合力,扶助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陈榕 《考试周刊》2012,(21):177-178
由于学校、家庭、社会等原因,随迁子女往往在心理上出现一些问题。对此,应该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并注意发挥家庭、社区、学校各自的教育优势,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随迁子女提供良好环境,使他们融入城市、融入社会,心理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研究表明,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在社会身份认同、社会接纳感、主观幸福感、自尊等方面存在人格障碍倾向。这种倾向与儿童的社会性背景密切相关。儿童的家庭背景、学校情况、同伴关系、社区环境等不同程度地影响流动人口子女的人格发展,必须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促进流动人口子女的人格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农村学校普遍缺乏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关心,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的问题,应从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采取措施。即:逐步改变现有户籍制度,建立适应社会和谐发展的新体制;从法律层面加强外出务工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意识,引导农村父母认真正确对待子女的教育问题;转变学校教育观点,创新教育方法和内容,根据农村留守儿童的特点开设课程。  相似文献   

8.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儿童生活的第一个环境。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教师,也是终身之师,对子女有义不容辞的教养责任。日本心理学家内根淳指出:人所处的各个社会环节有家庭、学校、工作单位三个环节,而家庭则是其中最根本的环节,因为家有塑造人个性的功能。各个学校为了配合家长教育好学生,分别成立了家长学校或家长委员会,最常用的方式是学校或班级召开家长会。通过家长会,使教师和家长双方沟通信息、密切配合教育好学生。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家长会,的确起到了共同教育学生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待事物的态度、教育子女的方法,对孩子的成长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因此,从教育子女这个角度讲,家长同学校一样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单纯依靠学校或单纯依靠家长,是培养不出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因此,只有开展家校合作,发挥家庭与学校教育的合力作用,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为此,我们在"家校合作教育"中进行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0.
杨军田 《甘肃教育》2011,(22):29-29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年龄在16岁以下,其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并需要其他亲人、朋友等照顾的儿童,又称为"留守子女"、"留守孩"等。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需考虑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因素。一、家庭方面1.对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教育要普及和深化。当前大多数委托监护人的文化水平低,缺乏教育理念,重养轻教。  相似文献   

11.
“SFCE协同教育”是促进“双迁子女”(随迁子女和拆迁子女)融入城市化的路径。我们把“双迁子女”SFCE协同教育共同体的教育目标确定为五个方面:一是让“双迁子女”感受到城市生活、学习的快乐,使“双迁子女”对学校、家庭、社区、父母所在的企业有认同感、亲切感,并产生对所在城市的认同感、亲切感;二是让学校成为“双迁子女”家庭、社区群众、服务企业员工心目中的“和美”学校,让“双迁子女”能够欣赏到校园的美丽,接受到教师的关爱,收获同学的友情,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三是让“双迁子女”家庭,在学校、社区机构和“双迁子女”父母所在企业的帮助下,成为和睦的家庭,让家长掌握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能够和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化解分歧,形成共识。  相似文献   

12.
父母教育的新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人口素质,是中国文明进步的重要指标。提高了父母素质,就能提高下一代的素质,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因此,搞好父母教育,功在千秋。一何谓父母教育父母教育是从家庭教育演变而来的一种新观念。家庭教育一般是指父母对子女所实施的教育,其教育主体是家庭中的父母,而教育对象主要是家庭中的儿童或青少年;父母教育则是社会或学校对父母所实施的教育,其教育主体是社会或学校,其教育对象是父母,是成人。因此,父母教育是一种成人教育,应属于成人教育的研究范畴。家庭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子女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及…  相似文献   

13.
青岛市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教育已是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对青岛市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现状的调查显示:监护丧失或缺失、贫困失学、被歧视等现象,已经影响到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健康成长,同时影响到服刑人员的改造效果。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入手,为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才能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将离异家庭子女同完整家庭子女相对比,着重研究离异家庭于女某些心理特点和变化规律。同时,为家庭和学校如何关心教育离异家庭子女以及制定有关政策的部门提供心理学依据。而且,也能帮助那些已经或将会成为孩子父母的人们,在对待和处理家庭或婚姻矛盾时,应理智与谨慎,减少苦果的酿成。  相似文献   

15.
蔡娜 《现代教育科学》2009,(6):62-63,68
美国的家庭学校是以家庭为教育基地,以子女为教育对象,以家长为教育者,以塑造孩子的宗教、道德、智力等综合素质为目标,对学龄儿童进行个别化教学的模式。本文分析了美国家庭学校教育的定义与起源,并从家庭学校教育的视角反思传统学校教育。论述家庭学校教育对传统学校教育的超越。  相似文献   

16.
以一般儿童为对象的研究表明,家庭资源是通过影响儿童的动机而最终影响其学业的。教育需求是人们对未来接受教育的层次、规格、水平及质量的向往和预设。以问卷方式,了解西藏自治区错那县藏族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需求、期望水平,以挖掘藏族学生学习动机的家庭影响因素,为民族地区的学校及家庭教育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亲子教育的缺失是导致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主要原因。亲子关系不和谐、父母没有树立榜样作用以及对子女监控机制的弱化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良好品格的塑造。学校教育工作可以转变家庭、学校的教育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从不断完善学校课程设置,加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拓宽教育途径;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质等方面促进留守儿童良好品行的养成。  相似文献   

18.
卫功立 《教师》2014,(3):1-1
正"教育"这个词目前被加上了很多的定语,诸如感恩教育、成功教育、诗意教育……一个年轻老师曾给我说了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个小女孩家庭困难,学校和老师把她推荐到一场捐赠活动,得到了一些救助,学校就把这个小女孩家庭困难的图片挂出来宣传,结果本来坚强快乐的小女孩变得郁郁寡欢。或许学校和老师没有恶意,但是谁愿意把自己家庭的隐私公告天下,从此给自己贴上标签,形成心理阴影?留守儿童、失足妇女、空巢老人、农民工子女作为一个特殊称谓在文章中无可厚非,如果在生活中也贴上标签  相似文献   

19.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开农村到城市务工,他们的子女留守在家,作为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群体,他们出现了各种儿童的教育、生活、心理健康、安全等问题,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就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积极努力,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20.
一般来说,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好子女不仅是家长对家庭和子女的责任,也是家长对于社会的责任.试想,一家不治,何以治国?当前,中国社会独生子女家庭居多,为人父母者望子成龙的心情迫切,绝大多数家庭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