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贾翔 《职大学报》2013,(4):16-18
方方对她作品中的父亲形象和两性关系中的男性形象的虚伪和丑陋进行揭露后,又对男性形象进行了重新塑造。她的作品在展现女性主义的同时,毫不掩饰地揭露了现实社会中男性的虚伪、怯懦,用"第三性"的视角来审视男性在现实社会中的生存境遇和情感表现,对传统的男权世界给予了颠覆和解构。  相似文献   

2.
中华文明是纵横人类历史、唯一没有出现过断层的伟大文明,自然当今中国社会的各种问题,尤其是法律问题都应追本溯源,只有深入了解其发展进程及内容,才能够真正摸清问题的来龙去脉。本文通过深入研究中国古代法律伦理的思想过程,发掘这种传统思维与刑事案件辩护之间的根本矛盾,简要结合当今刑辩实际,在顺应社会历史发展而非盲目媚外、违背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对中国刑事辩护的现实发展略抒己见。  相似文献   

3.
当前的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研究没有深入当下社会意识形态的现实需要,应基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视角,由"经院"向"现实"发生转向:区分意识形态与阶级意识形态的差别,思考意识形态问题与时代主题的具体关系。  相似文献   

4.
高建群与劳伦斯两性关系视角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建群和劳伦斯都具有童年生成的对女性的密切情感。受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 ,他们的许多作品都以两性关系为艺术表现的视角 ,而对女性、两性关系及社会的思考和探索又表现出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劳伦斯立足英国工业社会的文化背景 ,表现工业文明对人及其两性关系的异化 ,探索西方文明社会的出路 ;高建群则主要是在半封建的或前工业时代的中国西北黄土高原的背景中、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 ,透视两性关系 ,借对女性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发掘探索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之谜。  相似文献   

5.
敦煌艺术在我国堪称艺术典范,在我国众多艺术作品中极具民族文化代表性。当前,传承和保护文化遗产的工作应从本土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中不断发掘,通过数字化创意技术进一步宣传和发扬文化遗产,动画艺术作为一个灵活性较强的方式能够切实起到良好的宣传、继承、发扬文化遗产的作用。本文深入剖析了中国传统动画作品,揭示了我国动画产品实现"本土化"创作的具体方式,对中国动画艺术的发展和创新提出可行性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任继泽 《美育学刊》2022,13(1):43-51
在德国古典哲学与美学中,美和艺术始终与自由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审美的自由如何走向现实、影响现实,如何疗愈近代以来不自由的社会状况,这些问题在德国古典美学本身及后世对其的研究中,或不受重视,或解决得过于随意。黑格尔的哲学理论和美学体系,通过对社会弊病与艺术作品、艺术类型的分析来对现实给予关注,从中可以看出在面对"散文气"的社会时,美和艺术在"英雄时代""幽默艺术"与"反讽精神"这三个层面所能产生的教益。  相似文献   

7.
在人类漫长的文学史中,男性文学一直处于主流地位,女性文学被定义为"边缘"文学。女人在社会中被看做男人的附属和随从,无论在文学界还是社会生活中都处在"他者"的位置上。男性笔下的女性形象完全是按照男权思想定义的"天使"女性形象,而女性作家在作品中展现了女性生存的现实,表达了渴求男女平等与独立的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虚幻共同体进行了深刻揭示和批判。共同体是否具有虚幻性是以现实的人们的利益是否实现为基本价值尺度。深入阐释和发掘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体理论,对于当代中国建构公共共同体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时代意义,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简称"纲要"课)的重要内容。如何使革命文化更好地融入"纲要"课,发挥育人作用,需要从价值、问题、实践三个维度进行把握:首先要深入理解革命文化融入"纲要"课的重要意义,其次,要认真思考当前革命文化融入"纲要"课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最后,要贯彻落实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统一、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呼应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社会传统人文精神失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逐渐缺失。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在中国传统山水画及画论中可以得到很好的印证,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它们所表现出来的深厚的人文精神内涵和思想。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出现了一些借用传统山水画人文精神来反映自己在现实社会诸多问题遭遇下的内心诉求和现实关照的作品,以此来主动地寻求以人的有限个体生命超越自我现实生存意义上的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11.
苦难书写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叙述母题和叙述样态,在展现时代背景、社会现实、人性人情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余华作为当代作家的优秀代表之一,他的创作始终贯穿着一种苦难意识,通过多样的艺术形式、叙述策略呈现出不同类型的苦难书写。苦难书写不仅是余华对人的命运的审视,也是关乎历史、社会、哲学等层面的思考,结合具体作品深入文本挖掘余华小说中的苦难意识,有利于全面理解余华的文学观和创作观。  相似文献   

12.
张恨水的文学观与文学为人生和艺术的文学现有很大差别,他更注重作品的娱乐性和消遣性。同时,他又是个有很强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作品中融入了他对社会现实的认识,这使他的作品介于严肃和通俗之间,形成一种比较复杂的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13.
随着自身的成长与成熟,许多"80后"作家开始从青春感伤的写作模式中走出,逐渐将自己的目光投向更加广阔的社会,开始逐步向现实靠拢。本文试图以文珍为例,来讨论"80后"写作者们在逐步接近现实时其文本所呈现出来的微妙"裂缝",分析"80后"写作者展现现实问题的途径和其解决现实问题的方式,进而来探讨"80后"写作者向现实靠拢时呈现出的特色和问题,以及其突围现实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本文紧扣顾城的诗歌作品,通过对他诗歌作品中意象的分析来证明诗人在"幻想世界"和"现实世界"间存在矛盾性,并从伦理根源上分析造成这种悲剧的原因正是在他成长过程中缺少"良心""成人"教育而导致的伦理建构的缺失。  相似文献   

15.
在西班牙语世界乃至全球文学界,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被公认为"结构现实主义大师",也是起源于二十世纪50年代左右的拉丁美洲文学"爆炸"时期最具代表性和较年轻的一位作家。自从201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这一奖项的第107位得主之后,巴尔加斯·略萨及其作品也被更多中国读者所熟知。其作品中如实展现了拉丁美洲、尤其是秘鲁的社会现实。本文通过对其作品的解析,分析其中所体现出的结构现实主义特征,进而对巴尔加斯·略萨与结构现实主义小说进行更深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6.
吴思佳  佟君 《职大学报》2016,(4):56-59,44
《1Q84》是村上春树蛰伏7年的集大成之作,该作品将矛头直指当今世界的敏感话题——新兴宗教,以现实为依托,通过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刻画出了一个绝对精神独裁统治的世界。从中,我们既可以看到村上对于日本社会一如既往的担心和遍及全人类的人道主义关怀,同时,也看到了村上在"善"与"恶"的问题上妥协、暧昧的一面。  相似文献   

17.
左佳馨 《职大学报》2009,(2):15-17,36
作为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一位女性作家,谌容在其文本中塑造了一系列的女性人物形象,其所陈列的女性人物画廊正体现了她的一种以女性为写作中心的走入状态.而又因其女性形象中蕴藉着作家自身的人文关怀,具有了一种"超性别意识"的写作姿态,一种对于当时社会实质问题的热切注视.谌容始终关注着难以解决的人生问题和不合理的社会现实,但这种"超性别意识"的抒写背后却有着认同男性视角的格调存在,即作家在无意识中服从了传统思维对于女性的认同和束缚,由此造成了其作品中一抹"暗色"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沈从文一生坚持的对自己"乡下人"身份的强调,应该是作家本人理性的自我认知."乡下人"对于沈从文,代表的不是现实的社会身份,而是对自我存在本质和精神真实的把握."乡下人"视角使得他的作品呈现出不同于其他启蒙文学的异质特色.在他的湘西世界中,着力表现的是乡下人自然强健的生命活力和自由自在的生命精神,是"人与自然契合"的生命境界.凭借"乡下人"的文化立场和生命体验,沈从文的都市题材作品关注的是都市人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状态,是现代文明进程中人性异化的反思,而对生命本体的关注使沈从文的作品具有了厚重的现代性品格.  相似文献   

19.
笔者通过教学实践体会到:为了培养知识与能力兼备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在世界史教学中通过全球问题进行发散思维培养;通过名词解释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培养学生综合、总结、概括能力;教学中穿插"热点"问题使历史与现实交汇,培养学生理解现实问题的能力,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王安忆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重要的女性作家,其作品"三恋"开辟了对女性形象独特的抒写视角,深入探寻了女性的内心世界,对传统的女性形象进行新的塑造,作者从女性的独特经验出发,通过三部作品来阐发女性意识从"性——恋——爱"的升级过程,探寻女性在现实世界中所面临的精神困境与挣扎,体现她们独特的反抗与探索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