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与欧美国家交往剧增。培养外语人才成为清政府迫切的任务。京师同文馆就是清政府开办的第一所以培养外交人才为目的的学校。它的分班授课、课程设置、考试内容、教学方法奠定了我国专业外语教学的基础。京师同文馆注重翻译实践的英语教学模式,语言和其他应用学科相结合的英语课程设置,教学目的定位于为社会需求服务的方向,至今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史为鉴,剖析晚清中国两所具有代表性的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和福州船政学堂在科学教育课程方面设置的特点,对外语教育与科学教育课程的关系进行简要分析,尝试提出对当代大学课程设置方面有益的建议,即外语语言学习是起点,科学教育是终点;外语教育要以科学实践为主,科学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以外语为主;外语教育与科学教育课程紧密结合,满足专业需求,建立严格的淘汰考试制度;拓宽英语专业的课程范畴,增加科学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3.
京师同文馆是洋务运动时期兴办的第一所西式外语学堂。在美国传教士丁韪良长期担任总教习期间,同文馆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文馆的创立可谓中国近代教育的肇端。  相似文献   

4.
京师同文馆的建立标志着我国近代教育的启动,其英语教学是我国近代英语教学的开端。京师同文馆的英语教学和翻译活动对我国近代外语外交人才培养和翻译事业贡献甚大,培养出中国近代第一批懂得西文、西艺的人才,开创了外语教育和翻译工作相结合的新局面。但是,由于英美侵略势力的控制以及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的办学宗旨,京师同文馆的教育受到时代历史、思想观念、教育体制等方面的局限,英语教学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成绩。  相似文献   

5.
1862年,为适应当时对翻译人才、外语人才和外交人才的需求,清政府创办了京师同文馆。从组织分析角度看,京师同文馆属于教育组织或学校组织范畴。作为一个组织,京师同文馆具有比较复杂的组织结构。既有纵向的层次结构,又有横向的部门结构,还包括职位或角色结构。具体而言,京师同文馆组织层次结构分为管理决策层、管理执行层和教学层等;组织部门结构包括各外文馆、各科学馆以及各教辅机构等;组织职位或角色结构包括总管大臣、专管大臣、监察官、提调、总教习、教习、帮提调、助教、副教习、翻译官和纂修官等。它们构成了京师同文馆整体的组织结构。通过对京师同文馆组织结构的分析,可以了解晚清教育组织或学校组织变迁的情形。  相似文献   

6.
成立于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学术界从语言、历史、文化、教育等角度对京师同文馆展开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如京师同文馆成立的原因、课程设置、人物评价、社会影响等,学术界都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是,京师同文馆中外教学人员共同翻译的各类书籍,尤其是法学书籍以及法学术语,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外语教育史 1862年(同治元年),我国第一个英语教学机构——同文馆在北京建立,史称京师同文馆,它标志着我国英语教育的开始,也是我国外语教学的开端。但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外语的使用没有从语言规划的角度进行必要的管理和指导,外语的使用出现了复杂的局面,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外语教育受政治的干预更是大起大落,外语教育规划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  相似文献   

8.
一建立新式学堂,是洋务派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洋务运动期间最先设立的新式学堂是京师同文馆.1858年的中英、中法《天津条约》规定,将来给中国的外交文书以英文、法文书写,而当时清朝没有合格的翻译人员,因此,培养翻译外国的外交文书的翻译人员便是京师同文馆创设的直接原因。洋务派企图通过创办京师同文馆,培养一批外语人才,以适应鸦片战争以后中外交涉日益增多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福建船政学堂是清廷继京师同文馆、上海方言馆和广州同文馆之后建立的一所以学习外国科学技术为目的的新式海军学校。学校在教学和管理上独具特色,如聘请专业英法教习并制定奖惩制度,重视科学技术和外语学习,对学生严格管理和派遣优秀学生赴欧继续深造等,培养出了一批实业人才,为近代中国的发展(尤其是科技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京师同文馆成立于1862年,是近代中国由政府兴办的第一所新式外语学校,包括英文馆等外语教学机构和天文学馆等西学教学机构。《八年课程表》是京师同文馆草拟的一个"由洋文而及诸(西)学"的学习进度表,其本质是为"诸(西)学"教育,而非外语教育。《八年课程表》的招生对象,系从英文馆等外语专业借调学生,这与科甲正途出身的官员学者不能适应"诸(西)学"教育有关。《八年课程表》的出台,体现了140余年前近代中国在西学教育中盲目求广、求快的心态,试图以有限时间追求诸多西学专业的全面教育目标,违背了科学教育的客观规律,不具备现实的可行性。《八年课程表》最终没有实施,"诸(西)学"教育实际上朝着专门化、长期化的方向发展。部分学术成果以未执行的"诸(西)学"教育《八年课程表》,对京师同文馆的外语教育,做了过多的解读,颇值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