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酒心巧克力     
每次去郊游,肥猫都会表现出异常的活跃。他不是对郊游的本身感兴趣,而是对郊游的那顿野餐感兴趣。还在学校集合的时候,米老鼠就来向肥猫报告他侦察来的情报:欧亚菲带了一盒外国的巧克力。“真的是外国的巧克力?”肥猫的眼睛一亮,“米老鼠,你可看清楚?”“绝对没错。”米老鼠吸吸鼻子,因为他的鼻涕经常都有可能流出来,“那个盒子上面写的全部是外文,我还听见欧亚菲对夏雪儿说,是她爸爸从意大利带回来的。”我们那天是去桃花沟看桃花。欧亚菲最喜欢桃花,她在桃树下跑来跑去,肥猫也跟着她跑来跑去。“肥猫,你也喜欢桃花?”肥猫…  相似文献   

2.
酒心巧克力     
每次去郊游,肥猫都会表现得异常活跃。他不是对郊游本身感兴趣,而是对郊游的那顿野餐感兴趣。还在学校集合的时候,米老鼠就来向肥猫报告了他侦察来的“情报”:欧亚菲带了一盒外国巧克力。“真的是外国巧克力?”肥猫的眼睛一亮,“米老鼠,你可看清楚喽?”“绝对没错。”米老鼠吸吸鼻子,因为他的鼻涕经常都有可能流出来,“那个盒子上面写的全部是外文,我听见欧亚菲对夏雪儿说,是她爸爸从意大利带回来的。”我们那天是去桃花沟看桃花。欧亚菲最喜欢桃花,在桃树下跑来跑去,肥猫也跟着她跑来跑去。“肥猫,你也喜欢桃花?”肥猫对欧…  相似文献   

3.
四月的空气中总像浮着一层薄纱,朦朦胧胧的,让人有种慵懒的感觉。春姑娘欣然接受了大地的邀请,夹着一条柔柔的水带,翩然来到桃园的上空,洒下丝丝雨露,让温婉明媚的桃花显露着久早逢甘露的喜悦。 梦泽喜欢桃花,是从初二开始的。那年的她还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也许玩才是当时生活的主旋律。也是在四月的一个下午,梦泽站在校园的桃花树下,无意间发现了他。他正在向梦泽走来,阳光暖暖地照着,使他的眼睛里有银色的奇异光芒。  相似文献   

4.
一位母亲,在儿子牙牙学语时,就每天给他唱歌、念古诗,儿子总是一副很认真、很安静的样子。儿子1岁多会走路说话了。妈妈带着他去郊外,那正是个三月天,桃花如粉云般弥漫天地,母亲问儿子那桃花像什么,儿子用胖胖的小手指着桃花,告诉妈妈:桃花就像小姐姐,桃花里面住的都是小姐姐。孩子的想象力给了母亲灵感,母亲写了一组“桃花开了”的诗,发表在《诗刊》上。儿童对美的敏锐感觉和极其生动的想象,有时真让大人吃惊。这位母亲也是个称职的妈妈,她把孩子带到那灿烂缤纷的春天中,去体会真实的美,孩子的头脑中留下的这一切,会成为…  相似文献   

5.
他和她是同事,都在同一家工厂的流水线上,两个人上班每天面对着面。她有时候会看着他走神,他有张好看而略略颓废的脸,不像个车间里的工人,倒是像外面美发厅里那些男孩子,眉眼间似会飞出朵朵桃花。看得多了,他注意到她,便总是冲着她笑。她低下头,脸羞得红了。  相似文献   

6.
草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花赶了羊出门时,母亲说等一下她也去。桃花惊讶地说,你这身体能够赶山?母亲说她试试。桃花看见母亲手里提了一个包,知道母亲是早就准备好了的。桃花说妈你提包干啥。母亲说她拿了些针线。  相似文献   

7.
人面桃花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一 5岁时,相士到我家中,说我家倚山而建,乃大富之相,只是我命中注定有桃花一劫,需破了满山的桃花,方可化灾。父亲一笑置之,给了相士些碎银子,打发他走了。母亲死后,她亲手种的桃花便成为父亲惟一的精  相似文献   

8.
彼端的江南     
茈曰  刘荣 《中文自修》2007,(11):39-40
桃花初开,青山又绿。他决定启程赴京,考取功名。他说他想乘风起舞,弄清影于青天。她笑得勉强,但什么都没说,只是紧紧握住了他的手。  相似文献   

9.
桃花,花艳、果甜。我钟情于桃花。忘不了她的翠绿、她的红艳、她的芳香,还有她的果实中浆汁里面甜酸苦辣的滋味。我每每望着满街红霞般的桃花,就会想起那久别了的远方,就会用心去感念家乡时代的青葱往事,也仿佛看到了和花瓣一起飞扬的青春。这片桃花林是父亲十几岁时与爷爷一起栽种的,起  相似文献   

10.
一次,我到一个幼儿园去听课,课堂上,执教的小苏老师向幼儿提出一个问题:“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桃花是什么颜色?”小朋友们一听,纷纷把手举起来。有的说:“桃花是粉红色的。”有的说:“桃花是深红色的,比老师身上穿的滑雪衫的颜色还要红。”小苏老师很高兴,一一表扬了他们。这时,有一个叫宋明的小明友站起来说:“还有的桃花是白色的。”小苏老师听了,不由得—愣。显然,她对桃花究竟有没有白色的,不大清楚。我暗暗地为她捏—把汗。只见小苏老师微笑着,亲切地问那位小明友:“你怎么知道还有的桃花是白色的?’那位小朋友说“我是听爸爸说的。”小苏老师点点头,示意他坐下。接着,她对小朋友们说:“老师只见过淡红色和深红色的桃花,白色的桃花还没见过。那么,究竟有没有白色的桃花呢?老师下课  相似文献   

11.
桃花深处     
云山重叠,烟树迷离,他从桃花坞的深处款款行来。微雨湿了衣衫,树下踟蹰,恰有艳艳的桃花为他撑伞。云行过处,自有一番风细柳斜的心事。在乱世,只能将悠远情思埋于心底。桃花坞畔,杨柳青青。桃花深处,必有浩劫。彼时的他无欲无求,与她相逢于最美好的光阴里。他与她的故事过于美丽,让人一不小心就当了真。明代的戏剧家梁辰鱼或许就是这样一厢情愿的吧,匆匆几笔渲染下来,就是一咏三叹的传奇《浣纱记》。《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也写道:"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  相似文献   

12.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也是在这样的盛春,喧嚣着爬上枝头的桃花,已像彩云一样,把她粉红色的绣锦织在春风里、碧空下。那位唐朝的小伙子,徘徊在袅袅的花香里,惆怅在灼灼的花蕊旁。花香迷离着他眼中的清泪,花红掩隐着他落寞的面靥。  相似文献   

13.
陶渊明《桃花源记》为中国传统文人创造了一个理想的精神家园模式,同时也对其后诗文桃花意象的使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一系列的假设来追寻陶渊明在诸多名花中情有独钟选择了桃花作为其象征的原因,并探讨他的这一选择对后世桃花意象的使用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燕子回家     
春天终于露出了她灿烂的笑脸,先是垂柳开始舞动她柔美的手臂;紧接着白玉兰也开出了一朵朵月光般皎(jiǎo)洁的花;很快,桃花梨花相继盛开,一片姹紫嫣红,美丽极了。  相似文献   

15.
寓言二则     
一朵不结果的桃花春天,桃花盛开。蜜蜂飞到花丛里,忙碌地采蜜授粉。桃花都张开笑脸,欢迎蜜蜂的光临,并且把自己最好的花蜜送给蜜蜂,作为对他们授粉的酬谢。只有一朵桃花,非常自私,舍不得给蜜蜂一点儿花蜜。当蜜蜂飞到她的花蕊中来时,她便大喊大叫:“去,去,去!你们这些讨厌的家伙,别想从我这儿得到一点儿好处!”同时拼命摇动花枝,把蜜蜂赶跑了。后来,其他的桃花都结成了硕大的桃子,而这朵桃花却可怜地凋谢了,没有结果。自私和吝啬不仅失去了朋友,也毁掉了自己。蜗牛的要求传说有个造物的神,他慷慨地向动物们说:“你们要什么?说吧!我都满足你…  相似文献   

16.
正最近在妈妈网上,有个叫"甜妈"的网友很火,熟悉她的人都喊她"疯妈":孩子写作文《桃花》,不知道桃花长啥样,什么味道,"女儿对大自然太陌生了。"于是上个月,她索性在北碚区农村包下一座山,想让女儿和小伙伴们在体验中认识自然、描绘自然。(4月24日《重庆晚报》)只要孩子能读书,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包山识桃花"其实就是"砸锅卖铁思维"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放在心里,放在心里。你和我所有的回忆,我都放在心里。——题记那时,她叫他"猪妖姐姐"叶细细承认,她是比较坏的,所以才会叫明业猪妖姐姐。当然这也不能完全怪叶细细,谁叫他在游戏里取名"桃花町妖姐"。每次这样叫他,他就会说,小妹妹,好歹你一身装备都是我给的,你就不能对我感恩戴德?  相似文献   

18.
林敏 《教学随笔》2013,(22):127
桃花意象在《桃花扇》中成了一个表现末世繁华又饱含身世伤感的符号,描绘了萧条的景色,叙述了剧中人物的身世、命运、情感,也寄托了作者的情感。桃花意象是李香君这个女子和她悲剧命运的象征,也是她理想爱情破灭的象征,渲染了全剧的悲剧气氛。  相似文献   

19.
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峭岩前阻,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有时候他经过细细的平沙,看见了夹岸的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这时他只想憩息,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终于有一天,他远远地望见大海,啊!他已到了行程的终结,大海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流入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  相似文献   

20.
纁然     
我看见那场大火燃尽了我整个家,满目火红和浅红的交织。爹和娘亲可能再也找不到我了,我也不知道那片火红中他们在哪里。在桃花已缤纷满地的桃花林中,一个女人拉起了我的手。她叫我,薰然,薰然。娘亲说只有知道我的名字的人才是好人。她知道我的名字啊。于是我很听话地跟着她走,手里攥着娘亲给我的桃花瓣形的芙蓉玉坠。清透晶莹的浅红色,爹娘给我的名字,纁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