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旱涝灾害分析及减灾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外干旱和洪涝的研究现状及我国目前的计算方法分析,提出防洪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于城市综合管廊中国现代以来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实践中的主要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同时与外国城市管廊建设进行横向比较,并从国家和地方层面对于综合管廊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台风灾害特点分析及减灾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浙江省台风灾害的特点,并针对浙江省台风灾害的特点提出了减轻台风灾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7.
中国城市综合减灾体系建设及其系统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磊 《科学学研究》1998,16(4):52-58
本文从中国城市减灾现状分析入手,重点剖析城市减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并探讨了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如何确立防灾减灾的地位。进而用系统科学思路研究城市综合减灾的体系建设问题,归纳分析了1998年全国大洪灾的教训从一定意义上较为科学地解决了跨世纪的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揭示城市灾害的风险谱,探讨了合乎我国国情的城市灾害学原理及综合减灾战略规划,进而提出了政府应尽快组织编制中国城市综合减灾科技蓝皮书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尤再进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31(10):1190-1196
中国是个海洋大国,拥有1.8万公里长的大陆海岸线,沿海人口居住密度大、重大基础设施分布稠密、海洋资源丰富。同时,中国海岸带经常遭遇重大自然灾害的袭击,造成直接的年均经济损失约为188亿元,年均人员死亡为256人(1989—2015年)。其中,台风引起的风暴潮和台风巨浪是致灾主要因素。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海平面上升,中国海岸带灾情可能会持续加重,严重威胁沿海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约海岸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最新的中国海洋灾害数据(1989—2015年)和国外先进的海岸带防灾减灾技术,文章讨论了中国海岸带遭受主要海洋灾害的现状,定量地分析和评估了这些主要灾害对中国沿海经济和人员生命安全的影响,最后提出做好中国沿海防灾减灾的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金磊 《科技通报》1991,7(3):137-140
现代城市系统减灾及保障救助能力的获得绝不能单靠硬技术,还必须有效地启动城市人文、经济、生态、地理等诸多因素的系统工程体系及方法,所以要跟上“国际减灾十年”全球统一行动之步伐,必须鼎新城市减灾的传统内容,归纳并探索城市灾害新的风险源及非工程性措施。本文提出了城市综合减灾的概念、理论及方法,尤其强化了防灾文化建设、灾害系统评价模型、规划设计实施细则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作为联合国倡导"国际减灾十年"全球统一行动的第一个十年已经结束,但"让世界走向少灾的21世纪"的目标,尚未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心声及社会管理准则.虽从总体上我国于1998年6月正式颁布<中国减灾规划>(1998~2010年),但由于中国人口增幅过快,经济建设密集性开发与增长,而国土的自然条件不断恶化,城市化高速发展带来的新灾种等,都造成我国成灾强度的日益增加,突发灾害事故不仅频繁,而且以灾害链形式出现,所以用<中国减灾规划>作为指导思想,并开拓21世纪的中国减灾对策措施研究十分必要.减灾对策研究一般指工程性的对策与非工程性对策两大类,这里试对此作一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今年的特大洪水造成了我国巨大的经济损失。抗洪抢险形成的“抗洪精神”成为我国迈向21世纪的精神财富。反思和总结我国水利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兴水利防水害。抓住灾后重建的契机,在经济发展中重视水利工程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以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乌兰察布市主要农牧业气象灾害及其减灾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乌兰察布市干旱、低温冷害、霜冻、洪涝、冰雹、暴雨、大风、白灾等主要气象灾害时空分布的分析,提出了合理的减灾对策,从而为各级领导和部门指挥安排生产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汶川地震次生山地灾害及其减灾对策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8年5月12日的中国四川汶川8.0级地震发生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断裂带。龙门山断裂带主要由3条北东—南西向的平行断裂构成,主震发生在其中央断裂即映秀—北川断裂,属单向破裂。余震在3条断裂上皆有发生,由南西向北东方向推移。地震引发了大量的次生灾害,主要为滚石、崩塌、滑坡、堰塞湖和泥石流,其中,滚石、崩塌、滑坡成为阻断交通的主要灾害。堰塞湖不仅对上游造成淹没,而且对下游形成巨大的洪水威胁。地震诱发的山地灾害形成灾害链,即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溃决洪水或泥石流。次生灾害沿破裂带及两侧密集分布,并随距破裂带的距离增大而急剧减少。震后次生灾害将进入活跃期,崩塌滑坡的活跃期将持续5—10年,泥石流的活跃期将持续10—20年。文章根据次生灾害的特征和发展趋势,提出了震后次生灾害的应急减灾措施和恢复重建中的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15.
自然灾害是人类大敌,当人类对它不认识、无可奈何的时候,则将它奉若神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它的认识在逐步加深,并设法来防止它的危害.联合国大会通过第169号决议,正式决定把20世纪的最后10年定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10年”.这个决议得到了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响应.中国也正积极响应这一决议,制订中国减轻自然灾害战略和规  相似文献   

16.
方龙龙  俞连根 《科技通报》1997,13(3):137-142
运用灾害系统理论,从杭州城市的地理环境、气候变化和市政建设现状等方面分析了城市内涝积水的成因,并针对杭州的实际情况提出减灾对策和相应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7.
史培军 《学会》2012,(10):22-24
<正>胡锦涛总书记就可持续发展问题做过许多重要论述。但这两段对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我们要有效对比国际国内的各种风险,要不断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要坚持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表治本坚固,政府社会协同,全面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抵御能力,要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积极和国际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的国际交流  相似文献   

18.
针对牧区畜牧业生产经营,主要讨论三种气象灾害:旱灾、风冷灾害、雪灾对畜牧业造成的损失新特点,并为牧区防灾减灾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
金磊 《科学学研究》1998,16(1):47-50
在迈向21世纪的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中,环保问题已受关注。但作为人类总体安全大背景下的安全减灾问题并未真正引起重视,鉴于此,本文从制定中国安全减灾21世纪议程的高度出发,全面论述了城市综合减灾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应处理好的六大关系,希望本工作能起些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