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言文中常常使用动静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动与静的巧妙结合,使文言文平添了不少情趣,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妙趣横生的艺术世界。动与静的表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下面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2.
古典诗歌中常常使用动静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动与静的巧妙结合,使诗歌平添了不少情趣,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妙趣横生的艺术世界。动与静的表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说明。动静结合。这种情况是指从动与静两个不同的方面展示事物形态,有动态的,有静态的,动静结合,相映成趣。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是杜甫的一首诗,写的是草堂周围的优美景色。第一句写两个黄鹂在翠柳上鸣唱,第二句写一行白鹭在青天上飞翔,这是两幅动态的画面。第三句写镶嵌在窗里的西山积雪,第四句写停泊…  相似文献   

3.
冯宜俊 《考试周刊》2012,(43):27-28
在古典诗歌的阅读与鉴赏中,常常会遇到以动衬静、动静结合,实中有虚、虚实相映的表现手法,了解它们的特点,有助于准确理解诗歌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动静结合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动,即运动或声响;静,即静止或寂静。动静结合的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比较复杂,笔者仅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略举几例,浅谈动与静的关系及其艺术效果。第一,以动衬静,动中寓静。王维的《鸟鸣  相似文献   

5.
张树宝 《语文天地》2008,(11):57-58
动静结合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动,即运动或声响;静,即静止或寂静。动静结合的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比较复杂,笔者仅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略举几例,浅谈"动"与"静"的关系及其艺术效果。第一,以动衬静,动中寓静。王维的《鸟鸣  相似文献   

6.
在古代诗歌中,意象的疏密有致,景物的动静结合,扣题的似离实合,都是重要的艺术手法。疏密有致要求诗歌疏朗与细密并举;动静结合要求诗歌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似离实合要求诗歌推开与回归相呼应,意象松紧有度。诗人只有恰当地把握它们的分寸和关系,方可成就优秀的作品。  相似文献   

7.
赏析王维后期著名诗作《山居秋暝》,细品诗情画意,再现青松明月图、乡村风俗画;体味诗中有画,画能传声,动静结合,以动显静的独特艺术魅力;探寻诗人的心路历程与诗歌主旨。  相似文献   

8.
动静     
【应考锦囊】 提问方式:(1)诗歌使用了哪种描写手法?请简要分析。(2)本诗用何种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请简要分析诗歌在描写景物动、静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王维的<杂诗>三首,娴熟运用中国画的留白艺术,使诗歌产生很强的艺术张力,给读者留下更多想象的审美空间.王维诗歌中留白艺术运用的显著特点是:善于将动与静,虚与实结合在一起,重意境的虚实相生,重有形与无形的结合,重有限与无限的统一,从而构筑虚虚实实的美妙意境.  相似文献   

10.
王国维认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王维诗中动静相衬,特别是以动衬静构成的意境美,是他在诗歌艺术上有别于其他诗人的最突出的特点之一。王维和盛唐其他诗人一样,前期也写了一些关于游侠、边塞的诗篇,体现了那种“行神如空,行气如虹”的劲健之美,此时,诗人已开始注意到以静衬动的艺术运用。而后期的诗,则主要是写隐居终南、辋川闲情逸致的生活,即山水田园诗。这时,诗人对以动衬静、静中有动的艺术运用已得心应手,炉火纯青。  相似文献   

11.
诗歌与音乐是姊妹艺术,到了唐代诗歌和音乐更是水乳交融。王维是盛唐时期杰出的诗人,也是精通音律的音乐家,他的诗除了具有唐诗的押韵、节奏、音调等语言上的音乐美外,还创造了许多音乐形象,具有音乐美的意境。在他的诗中,他能把多种声音组合在一起,奏响了一曲曲交响乐。他还善于把声音与景色有机融合在一起,绘制出一幅幅有声画。他最擅长把动与静结合在一起,以声衬静,创造出空灵寂静的妙境。  相似文献   

12.
读王维的诗,就象是欣赏秾丽多姿、清秀淡雅的图画,使人赏心悦目。王维是用诗的形式来绘画的,他用多种对立的方式创造了优美的诗歌意境,诗情和哲理和谐地融汇在一起,充满着艺术的辩证法。下面,仅从五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试作分析。一、静与动、-"山静泉逾响,松高枝转硫" "山静泉逾响"(见《赠东岳焦炼师》,以下引诗均据《王右垂集笺注》)这句诗,不仅有静有动,动静结合,而且是以动写静的。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深  相似文献   

13.
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一朵美丽娇艳的奇葩,经典诗歌之所以行之远,其中的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文道合一,形神兼备,使得古诗历久弥香。我们十分有必要深入了解古代诗歌中运用的各种表现手法,其中"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在古代诗歌中使用非常频繁。  相似文献   

14.
高考诗歌鉴赏中一个很重要的考查点就是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其中,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一个难点。表达技巧又分好几类,而衬托只是其中一类中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也是高考诗歌鉴赏经常考到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全面准确地掌握好衬托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对广大考生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叙事诗到唐代趋于成熟与辉煌,并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经验。其表现手法主要为,把诗歌的抒情性与叙事性融合在一起;用典、用事、用地方特有的传说、风物等;采用了小说艺术情节性的结构和散文艺术铺叙式的描绘的方法;在诗歌体裁上皆选择古体诗。  相似文献   

16.
黄庭坚的七绝变体是其诗歌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他继承杜甫的诗歌艺术,在七绝的内容、结构、表现手法上进行了许多探索,突破了唐代绝句的艺术法则和风格传统,体现了鲜明的宋诗特色。  相似文献   

17.
"动"与"静"的问题是中文和英语中所关注的重要诗学问题之一。中英文诗歌中"动"与"静"存在着差异和相似之处,因此,研究者有必要系统地对其进行探究,本文将就中英文诗歌中"动"与"静"的差异、相似性以及诗学意义进行详细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18.
《诗经》中“征役诗”各具艺术妙姿 ,各显艺术独创 ,展现了同一题材内容与多样化的艺术表现手法完美结合 ,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高超的创作智慧。《诗经》对中国文学 ,尤其是诗歌的发展 ,影响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19.
十五国风是《诗经》的精华,它对中国诗歌的体裁、用韵、艺术表现手法、语法修辞、诗歌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杜甫这三首咏鹘诗,分别吟咏了义鹘、画鹘、病鹘,立意与表现手法迥然不同,这体现了杜甫诗歌艺术的独创性;而每首又都有不同的、但都是极共深刻而贴切的寄托,从中可以使我们看到诗人的伟大人格和独特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