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品拜物教的存在基础是商品生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商品拜物教广泛而深厚的存在基础,这既符合商品拜物教广泛存在的实际,又符合马克思关于商品拜物教和商品生产关系的论述。我们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商品拜物教二者关系必须坚持辩证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拜物教发展的总趋势是逐步减弱,但在其减弱过程中,在某些特定时期、特殊条件下,其作用会有所加强。  相似文献   

2.
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优势已成为现代理论和各国的实践所证明。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并没有与外界隔绝,而是密切关注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曾三次提出和平利用资本主义、运用市场机制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思想,但均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失之交臂。的交臂的原因何在?三次探索的理论价值何在?很在必要进行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对商品生产问题进行了积极的理论思考,这构成了他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商品生产的基本原理与商品生产不发达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实际国情有机地结合起来,认为商品生产不等于资本主义,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概念,指出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后,不仅不能消灭商品生产,反而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从而为商品生产的最终消灭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自由观是以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为理论依据,充分吸收中国古代自由因子,创造性地转换近现代社会自由思想,在批判西方自由主义自由观基础上而提炼出的中国元素。自由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应立足具体社会现实,遵循客观运行规律,以平等、公正、法治为基石,以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为目标,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1.马克思的经济研究始终是遵循其关于经济关系的二重划分进行的;2.关于社会经济二重划分的深入研究,需要以劳动这一最基本的政治经济学范畴谈起;3.马克思的确设想过社会主义社会将不存在商品生产和货币经济,后来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初实践中,人们直接搬用马克思的设想,却忽视了实行这一设想的必备条件;4.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发展,我们的认识在前进;5.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被视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各自的本质特征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7.
社会主义观就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的立场和观点。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是近代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以苏为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要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和发展问题进行过艰难而曲折的探索,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不需要商品生产,列宁认为社会主义应发展商品生产,斯大林仅仅提到了商品生产,毛泽东则对商品生产作了一些可贵的探索。他认为:(一)中国需要商品生产;(二)商品生产具有积极作用;(三)我国的商品生产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四)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价值规律的作用。他的探索对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着巨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无产阶级政党性质、民主集中制产生的渊源、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宗旨、我们国家领导制度的确立,以及我国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各方面来分析,民主集中制既不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与计划经济体制也没有必然联系。民主集中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主义道德强调集体主义,在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受到冲击。以独立个体意识为核心的新道德观念逐渐形成,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对立统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中道德体系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百年难题。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全面解读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破除了传统经济理论中把计划和市场看作是社会制度属性范畴的思想束缚,第一次破天荒地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马克思商品经济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便开始了对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探索,如今已走过了62年,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和制度也在这62年逐渐成熟,并在今天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形成这一理论的过程绝非一帆风顺,其中有过徘徊、倒退、甚至走入歧途.这一正确理论是几代共产党人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本文旨在通过相关文献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过程进行粗浅梳理.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包括中国为什么和怎样走向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和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两部分。邓小平同志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根本任务、发展阶段、战略步骤、改革也是革命、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本质等方面,继承、完善和发展了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否认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毛泽东社会主义观的承继关系,是不符合实际的。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的帝践证明,在优化资源配置上,计划经济远不如市场经济那样有效,面对计划经济的“失灵”和市场经济的国际化趋势,我们必须选择市场经济体制,只有计划经济的,才能促进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人的社会化,从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使社会主义建立在牢固的经济、政治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5.
当今时代是市场与计划辩证综合的时代,自由放任市场经济与传统计划经济及其对立所代表的市场与计划的极端对立,已经为二者的辩证综合所代替。综合运用市场与计划两种手段组织经济运行,已是当今绝大多数国家经济体制的共同特点之一。市场与计划的辩证综合在中国的发展,是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立和发展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孤立的经济现象,它同时也是一种化现象和价值理性活动;商品生产内在的伦理二重性,其矛盾运动,以及其在社会主义社会所获得的全新的特性,决定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乃是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保证其有序健康发展的精神动因,价值规范和定向定位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使中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转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有力地推动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精神是在历史发展合乎规律性与目的性的基础上,以文明的整体进步和全面发展为本位的价值追求。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精神既体现了文明的全面进步,又留下了重要的教训,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必须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精神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全面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要理解"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关键是在认识上实现"两个分开"、"一个结合",即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分开,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分开,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围绕这一主题,从分析传统错误观念的成因入手,讲解"两个分开"、"一个结合"逻辑的可能性和现实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