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河南省182种学术期刊为例,分析h指数与其他期刊文献计量学指标的相互关系。将2010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内收录的河南省学术期刊的h指数与期刊被引指标(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引用刊数、学科扩散指标、被引半衰期、学科影响指标)和期刊来源指标(基金论文比)作相关性分析,以探讨h指数与其他文献计量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h指数与期刊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引用刊数、学科扩散指标、学科影响指标及基金论文比均呈统计学上的显著正相关。在182种河南省学术期刊及其中的106种自然科学期刊中,h指数与被引半衰期也均呈现了统计学上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神经病学核心期刊零被引率与期刊评价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统计19种神经病学核心期刊2012年的零被引率,并与复合影响因子、复合即年指标、引用半衰期、被引半衰期、基金论文比、学科扩散指标、学科影响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直线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零被引率与引用半衰期呈正相关,与基金论文比、学科扩散指标呈负相关,而复合影响因子、复合即年指标、复合5年影响因子、复合他引影响因子、被引半衰期、学科影响指标与零被引率无相关性。【结论】 零被引率与引用半衰期、基金论文比、学科扩散指标相关,可通过提高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论文的创新性及学术性来降低零被引论文数量。  相似文献   

3.
我国物理学期刊的文献计量学指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的31种物理学期刊为分析样本,通过对其被引量、影响因子和即年指标的统计与分析,探求提高我国物理学期刊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JCR网络版中外期刊主要指标的变化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察了1997-2006年JCR网络版报道中外期刊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探讨了JCR的总文献量、总被引频次、刊均文献量、刊均被引频次、刊均影响因子、刊均即年指标、刊最大论文量、刊最大被引频次、刊最大影响因子、刊最大即年指标、半衰期区间变化等各项期刊基础计量指标的变化与发展,从期刊指标变化的角度讨论了目前科学研究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5.
Scopus数据库的期刊评价功能及其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Scopus数据库在期刊评价方面的作用,以图书情报类期刊为研究对象,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基于Web of Science与基于Scopus数据库的影响因子和即年指标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基于Scopus数据库的期刊评价指标SJP.与基于Web of Science的影响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Scopus数据库及SIR在进行图书情报类期刊评价方面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CiteScore、CiteScore百分位与常用期刊评价指标的相关性,评价其文献计量学特征,为指标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以2016年数据为基础,在Scopus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共同拥有的学科中,考虑学科规模以及影响力的差异,选择4个学科的期刊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学科内分析CiteScore、CiteScore百分位与期刊常用文献计量学指标(SNIP、SJR、影响因子、特征因子、论文影响分值、影响因子百分位、标准特征因子、即年指标等)的相关性,在学科间分析CiteScore百分位与SNIP、影响因子百分位、标准特征因子的相关性。【结果】 在学科内,CiteScore、CiteScore百分位与上述指标均呈现显著正相关(P均小于0.05);在学科间,CiteScore百分位与影响因子百分位、SNIP、标准特征因子均呈现显著正相关(P均小于0.001)。【结论】 CiteScore可以和影响因子等文献计量学指标一样用于学术期刊的评价,CiteScore百分位也适用于期刊的跨学科评价。  相似文献   

7.
以2007~2010年JCR Science Editon(期刊引证报告自然科学版)网络数据库为依据,对4年间JCR Science Editon期刊的种数和归属、刊均影响因子、最高影响因子、影响因子大于1的期刊种数及其中国期刊的相关指标进行了统计和比较分析,并对2010年各学科期刊分布及影响因子进行了统计分析,为我国科研人员和管理者了解SCIE刊源的变化及中国期刊进入SCIE评价系统的进程和所处位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2001~2006年9种大气科学核心期刊评价指标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2001~2006年9种大气科学核心期刊的被引用指标(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他引率、Web即年下载率)、来源指标(平均引文数、载文量、论文总页数、基金论文比)和刊载能力的逐年演变规律,并对国内外数据库收录期刊的情况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核心期刊办刊存在的问题并展开讨论。最后提出建议: 组建中国气象学会大气科学核心期刊群,成立中国大气科学核心期刊网络联盟。  相似文献   

9.
专业OA期刊的影响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四种公共卫生学OA期刊,采用文献计量法和网络调查法,对期刊影响力多项指标与网络环境进行分析;用比较分析法,将学科领域中的12种OA与145种非OA期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American Journalof Public Health与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属学科权威期刊,学科影响因子排名分别为10/100与4/100;比较该领域中OA与非OA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和平均即年指数,OA期刊分别高于非OA期刊。OA期刊在其学科领域中具有较好的影响力和权威性,是科研人员免费获取最新学术信息的知识平台。  相似文献   

10.
在期刊计量指标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建立模型并进行模拟,研究期刊计量指标所反映出的数据结构。得出总被引、影响因子、他引影响因子存在结构关系,这3个指标反映了期刊的影响力情况;即年指标和扩散系数存在结构关系,这2个指标反映了期刊的传播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揭示期刊声誉与高影响力论文的关联,探讨高影响力期刊作为学术评价指标的可行性,为期刊科学地理解与使用提供数据支撑。[方法/过程]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通过定义期刊影响力区间,分析一组大样本高被引论文及刊载期刊在不同影响力区间的分布情况,并比较期刊高被引论文刊载量/率区间差异和高被引论文引用层级区间差异。[结果/结论]高被引论文主要分布在高影响力区间期刊上,但无论论文引用层级如何,仍约有2%~3%的高被引论文刊载在影响力居后的50%期刊上;而高被引论文期刊仅占期刊总量的53%,其分布也呈现高影响力区间聚集效应,且刊载量或刊载率越大,高被引论文期刊聚集程度越高。最后提出在不同的评价情境下,辩证使用高影响力期刊指标。  相似文献   

12.
宋玲玲 《现代情报》2017,37(10):137-143
[目的/意义]本文基于学术迹和学术矩阵的学术测度测算国内航空、航天领域期刊的学术矩阵参数和学术迹,实证探索研究期刊评价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学术迹和学术矩阵学术测度方法对期刊各类学术成就进行量化评估,充分展现期刊整体学术水平提供了一种更为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并深化了学术评价的直观性和全面性。[方法/过程]以国内航空、航天领域的10种核心科研期刊为研究对象,以CNKI数据库为数据来源,采集10种期刊的可被引论文数、零引论文数、h指数、总被引数和h域引文数5个独立数,基于学术迹和学术矩阵的学术测度测算它们的学术矩阵参数和学术迹,实证探索研究期刊评价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结论]通过学术迹的动态变化趋势比较发现它们的学术迹整体呈发散状走势,有效学术贡献的累积期至少需要2~3年;学术矩阵的各项指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诠释期刊之间差异产生的原因,并主要从总学术贡献、发文的即时关注度、学术潜力爆发期和整体发文水平等方面对期刊学术成就差异进行总结。这对于学术期刊提升自身学术水平及科研影响力起到了客观且正确的敦促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旭  李泓烨  刘琳  翟洵涧  赵蓉英 《情报科学》2021,39(11):133-141
【目的/意义】开放科学时代,融合Altmetrics指标进行中国英文学术期刊话语引导力特征分析与评价,有助 于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学术期刊评价理论与指标体系。【方法/过程】首先从宏观层面对评价指标进行了描述性统 计分析和分布规律的探究;从中观层面对不同学科评价指标分布特征进行了揭示;从微观层面对不同国际合作情 况下评价指标的分布特征进行了解析。其次,根据评价指标特征及内涵,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采用相关分 析、集成因子分析与熵权法和TOPSIS法优势,融合Altmetrics指标对中国英文学术期刊话语引导力进行了评价分 析,并验证了评价结果的可靠性。【结果/结论】得到融合Altmetrics指标的话语引导力6个方面的特征。集成多种方 法优势,融合Altmetrics指标评价处于多元化学术生态系统中的学术期刊话语引导力是可行且必要的,评价结果是 可信的。【创新/局限】后续研究中,将扩大数据源,从更多维度来分析和评价学术期刊话语引导力,尝试提出中国学 术期刊话语权的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14.
刘丹  刘烜贞 《现代情报》2018,38(3):138-144
为了相对全面地统计数字环境下学术期刊的利用情况,本文在Altmetrics理念指导下,以期刊被引指标框架为标杆,建设性地提出一套适于我国数字期刊的利用统计指标框架,为学术共同体就数字期刊利用评价问题提供参考,有助于提高期刊的质量与利用率,且进一步丰富Altmetrics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5.
基于科技创新成果评价与管理的视角,研究科技期刊论文同被引文献数的科学内涵和学术价值。通过频数分析、回归分析与变异系数的差异性分析,对比研究引证文献数和同被引文献数的特征及评价功能。研究发现,引证文献数与同被引文献数既有正相关性,又有显著差异性,同被引文献数的内涵更为丰富。大数据环境下同被引文献数在时间上的反应速度比引证文献数快,且具有客观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等优势,具有很强的学术评价功能,涉及到期刊、论文、作者的学术影响力以及学科或选题的热度,可以作为学术评价的重要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评价期刊知识交流效率对正确评价期刊在学术交流中的地位以及作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方法/过程]选取29种CSSCI管理学期刊为对象,构建学术期刊知识交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信息熵方法计算学术期刊知识产出指标权重,并合并成一个综合产出指标。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SFA测算学术期刊知识交流效率。[结果/结论]期刊知识交流效率是评价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指标,CSSCI管理学期刊知识交流效率整体较低,期刊之间效率差距较大。  相似文献   

17.
学术期刊评价中不同利益主体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学术期刊评价中政府、专业评价机构、期刊社、科研人员之间的关系.认为学术期刊适当多分级有利于调动科研力量相对薄弱的高校与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对科研人员的评价要重视学术质量而不是看重发表其论文的学术期刊级别;对专业评价机构数量的增加要适当进行控制;在学术期刊评价中不能光评优而不评劣,要整顿偏离学术期刊正确办刊道路的少数不合格期刊;要加强学术期刊评价的管理与监督.  相似文献   

18.
以亚洲12个国家(地区)为研究样本,通过《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lrichsweb)和科睿唯安《期刊引证报告》(JCR)数据库,对亚洲主要国家(地区)的期刊出版状况和学术影响力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学术期刊数量较多,被JCR收录的期刊比例相对较低,但期刊质量远高于亚洲其他国家(地区),进入Q1和Q2区的期刊占期刊总数的46.0%。中国应大力发展英文期刊,同时重视多语种期刊的发展并注重数字化出版,进一步提高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我国SCI收录期刊主要文献计量学指标国际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我国SCI收录期刊的主要文献计量学指标整体水平在国际上排名,为正确认识我国SCI收录期刊的情况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把我国(不含台湾省SCI收录期刊)与G7国家(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和新兴国家(韩国、印度和俄罗斯)2013年SCI收录期刊主要文献计量学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2013年我国SCI收录期刊数(162种)位居11个国家中第6位,刊均被引频次位居第8位;我国SCI收录期刊刊均论文数相对较多、自引率相对较高、特征因子和论文影响分值较低;论著篇均引文数位居第7位,而综述篇均引文数位居第4位。【结论】我国SCI收录期刊为进一步提高国际影响力和希望加入SCI期刊可从以下方面努力:期刊出版语言改为英语、减少期刊年均论文数、稿源丰富期刊可缩短出版周期或提高论文录用标准、严格控制期刊自引数量等。  相似文献   

20.
以CNKI全文数据库为来源数据库,对我国正在建设的100所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在2006—2011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进行统计分析,以论文的数量、核心期刊发文量、被引频次、h指数等文献计量学为指标,对各地区之间进行了纵向比较和各院校间的横向比较,分析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的科研产出能力,为科研管理部门进行绩效评价提供现实依据,并对我国高职院校的科研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