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融合媒体时代的重大主题报道在内容表达以及叙事策略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何平衡重大主题报道的政治性、重大性与可读性成为融媒体时代重大主题报道的主要任务。本文以“党的二十大代表选举”主题报道为例,分析中央主流媒体在此次主题报道中叙事策略的创新,并以此为基础为我国重大主题报道的融媒体叙事提供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2.
重大主题报道是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重要实践,而可视化表达是提高重大主题报道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方式之一。在具体实践中,虚拟与现实深度融合的“体验化叙事”成为重大主题可视化表达的新路径,并有可能在未来进一步增强重大主题报道的现场感和现实感。  相似文献   

3.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传播渠道、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重大主题报道已不再是传统媒体的“专属品”,越来越多的时政类、民生类等重大主题报道也已成为新媒体平台报道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河南郑州晚报旗下新媒体平台正观新闻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于2022年推出的“非凡十年见郑城长”系列报道,探索新媒体在重大主题报道中的实践与创新。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重大主题报道是体现党报权威性、彰显党报公信力的“拳头产品”.也是各级党报新闻创新、创优亟待突破的一道难题。10月11日,由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温州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新闻实践》杂志社协办的“重大主题报道创新与实践研讨会——以温州日报为例”在杭州举行,来自全省各市级党报负责人和浙江大学的专家学者,以及《新闻战线》、《中国记者》杂志社负责人出席研讨。与会代表围绕“重大主题报道的自觉意识与理念创新”、“重大主题报道地方元素的挖掘运用”、“重大主题报道保障机制的构筑与创新”等进行了深入研讨和热烈交流。  相似文献   

5.
王丹容 《新闻实践》2012,(11):14-15
重大主题报道,对于年轻记者而言可谓是“又爱又恨”。爱她。是因为重大主题报道是一道有分量的新闻大餐。花心思调配就可“色香味”俱全:恨她。是因为重大主题报道也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啃好这一骨头有挑战、有难度。摸清年轻记者这种“爱恨交织”的心理,温州日报通过创新主题报道的理念、路径和机制,把新闻精品意识贯穿于主题报道的各个环节.不断提升年轻记者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6.
增强报道贴近性,使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是提高报道针对性和有效性,搞活重大政治主题报道的一个重要基础。在深入报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践中,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把进行重大政治主题报道创新,增强报道“三贴近”,作为搞活重大政治主题报道的突破口来抓,受到了市委领导和群众的好评。  相似文献   

7.
汪文斌 《传媒》2023,(1):23-24
电视媒体发展需要立足重大主题报道的思想之魂,真正从用户角度出发,以“思想+艺术+技术”破解重大主题报道的痛点难点,以重大主题报道的融合创新引领媒体的深度融合发展。近年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全媒体传播矩阵在重大主题报道创新中,在更广范围的内容创新层面上,将思想、艺术、技术三者融合统一,成为实现守正创新、切实提升重大主题融合报道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重大主题报道是舆论引导的重要手段,具有社会动员和主动协同的功能,可以提高宣传影响力和助力社会治理。融媒体时代下,重大主题报道有必要加强媒体联动,充分发挥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传播优势,使重大主题报道“更鲜、更活”。本文主要介绍重大主题报道和融媒体时代下媒体联动报道的必要性,并结合国内新闻报道实践提出重大主题报道中媒体联动报道策略。  相似文献   

9.
重大主题报道作为主流媒体履行职责使命的重要载体,其媒体融合的方向与进程值得研究。本文从重大主题报道的“思想性”出发,结合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主流媒体的优秀案例,深入阐释和分析了近年来重大主题报道中体现出的“思想+艺术+技术”融合理念及三者之间关系,为进一步推动重大主题报道融合创新,进而引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台州晚报先后参与了中国(台州)网络音乐节、新台商大会、市“两会”、感动台州十大人物评选、先进典型罗雪华的宣传等重大主题报道。在开展这些重大主题报道中,我们坚持从群众的关注点入手,创新报道形式,实现了“领导满意、读者欢迎”。主动介入重大主题报道是为宣传党和政府的重大部署、重大决策、重大活动所进行的战役性报道。重大主题报道做得如何,直接显示  相似文献   

11.
《军事记者》2012,(1):59-59
黄保才在2011年第7期《新闻实践》中撰文道,面对重大主题报道.一些媒体仅满足于“图解式”“脸谱化”的简单机械报道方式.以致报道开掘不深、立意不高,既不叫好也不叫座。主题先行。重大主题报道应突出主题,但并不等于“主题先行”。那种以“成就报道”来代替“建设性”报道的做法.既不符合当地实际,也可能将新闻亮点湮没在“假大空”报道里了.  相似文献   

12.
重大报道,是受众普遍关注、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力的社会现象、社会事件和社会问题的报道。它可以发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个领域。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进行重大主题报道的创新。有效提高重大主题报道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众接受度.是主流媒体更好服务于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的新课题。对于重大主题报道,传统的报道模式不外乎既“重”且“大”,即文章篇幅长、版面处理突出、  相似文献   

13.
杜宇 《新闻实践》2012,(11):7-9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好重大主题报道是党的新闻媒体的职责使命,也是党报彰显权威性、影响力,区别其他媒体的优势所在。这几年来,温州日报不断增强重大主题报道的创新意识,通过创新主题报道的理念、地方元素的挖掘与运用以及保障机制的构筑和创新,精雕细刻.把新闻精品意识贯穿于主题报道的各个环节,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2008年开始,我们每年都有重大主题报道方面的稿件在浙江新闻奖中获奖。如2008年度,我们组织策划的“敢为天下先——温州日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大型连续报道”获浙江新闻奖重大主题报道一等奖;2009年度,我们的“民企突围的温州报告系列报道”获浙江新闻奖重大主题报道二等奖;2010年度,我们组织策划的“十问温州发展”系列报道再次获得浙江新闻奖重大主题报道一等奖,引起社会各界的很大反响,也获得省内业界的好评。  相似文献   

14.
重大主题报道对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社会舆论、推动各项事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江苏卫视的省级新闻联播节目《江苏新时空》的“大型新闻行动”,以资源整合作为“整合传播”的特定内容,以“做活动”作为“整合传播”的特定方式,对重大主题报道进行了颇为引人瞩目的创新,堪称推进重大主题报道的创新之举。  相似文献   

15.
越是碰到重大主题报道,按常规,各媒体都要推出气势磅礴的大制作大篇幅报道,与之相匹配的往往也是一些司空见惯“大话题”、“大感慨”。走流水账的形式居多,有特色和创新的不多。为避免雷同和类似,温州网在国庆60周年这样的重大主题报道中,一方面围绕中心全面铺开精心策划和推出了多个国庆主题活动和主题报道,另一方面“不走寻常路”,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宁波晚报》在重大主题报道中运用“轻松解构、愉快阅读”的理念,以创新的思维对重大主题报道进行策划和报道,举重若轻,寓庄于谐,使得重大主题报道一改陈旧、正统、沉闷的“面孔”,以轻盈清新时尚的姿态出现,鲜活的内容、细腻的笔法以及悦目的形式让读者眼前一亮。  相似文献   

17.
张宵祎  褚楠 《新闻前哨》2022,(23):37-38
身处“万物皆媒”时代,单向的传播模式,早已被双向、互动、多元传播所取代。重大主题报道是体现传统媒体思想深度和力度的报道形式,在“浅”信息中不断生产“深”内容,是主流媒体的立身之本。在当前传播环境下,如何做好重大主题报道的融合传播?本文以湖北日报襄阳分社“襄阳都市圈一路看发展——我和我的家乡路”融媒体报道为例,分析地方主流媒体重大主题报道的创新模式,探讨融媒体时代新闻产品的生产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提高驾驭重大主题报道的能力是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内容。重大主题报道以其理论性强、主题重大、涉及面广、影响力大等特点,一直是电视新闻宣传的重点,也是难点,处理不好就会出现把丰富的理论教条化,把生动的实践静态化的情况。要改变这种重大主题报道教条加静态的情况,就必须让重大主题报道“动”起来。所谓“动”起来,至少有以下六个含义。  相似文献   

19.
何可一  蒋津津 《传媒》2016,(5):58-59
随着全球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媒体融合的发展以及新技术的转型升级,新媒体报道逐渐成为重大主题报道中重要的领域.鉴于此,本文将从新媒体重大主题报道的思变与缺憾出发,结合江苏广播电视总台(下称“江苏广电”)的现状,谈谈传统广电媒体在运用新媒体进行报道时面临的问题,并对此提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重大主题报道以思想性突出、新闻性强、反映社会和时代亮点的鲜明特点,为受众广泛关注。做好重大主题报道是地市党报提高舆论引导力的主要手段。近年来,衢州日报社在运用特刊“活化”重大主题报道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