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没”和“没有”对立 柳州话属于北方方言。柳州市位于广西中部,是北方方言分布在我国南方的最边远的地区之一,与这种边远的特征有关,柳州话产生了好些特殊的语言现象,否定词的情况便是一例。柳州话的否定词主要有下面四个: (1)没(副词,意愿性否定) (2)没有(副词,事实性否定) (3)没有(动词,存在、领有性否定) (4)莫(副词,祈使性否定)  相似文献   

2.
衡阳方言在湘语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衡阳方言中的否定词也是很有特征的。普通话的否定词主要有“不、没(没有)、别(不要)、无”等,而衡阳方言常用的否定词有“不、有(有得)、莫”。  相似文献   

3.
“不”“没”作为有标记的否定词,在临沂方言研究中,很少有人专门从否定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本文分别探讨了“不”“没”作为词缀、词根及否定词时构成的否定范畴,力求展现临沂方言的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4.
现行语文课本高中第四册《屈原列传》中有这样一道习题: 下边的句子里,用了“勿”、“弗”、“不”、“非”、“莫”、“无”、“未”等否定词。这些否定词在句子中各作什么成分?这些词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词? ①贤者能无丧耳②得之则生,弗得则死③九(?)之师,逡巡而不敢进④非我莫能为也⑤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⑥忠而被谤,能无怨乎⑦不如无行⑧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  相似文献   

5.
在众多词语中.有一类词语可以表示否定.一般可称为“否定词”。比如,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的“不”.对具有或存在的事物表示否定的“没有”,与“有”相对的“无”。这些否定词如果用在谓语前对谓语加以否定,句子就成了否定句。  相似文献   

6.
四、代词宾语前置,为什么要限定为必须用了“不、未、毋(无)、莫”四个否定词的否定句呢?答:代词宾语前置的格式是:“否定词+代词宾语+述语动词”。所谓否定词是指在句中表示否定义的词,在词性上包括三类:表示否定的动词、副词和代词,其中只有“不”、“未”、“毋”(无)、“莫”可以用于这种宾语前置格式。下面一一分析。1.动词中表示否定义的是“无”,意义为“没有”,与动词“有”相对,能带名词或代词宾语。但是代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是前面必有状语否定词,而“无”在句中只能以述语身分与代词组成述宾结构,不能同时兼任表否定的状语,所以它…  相似文献   

7.
印度尼西亚学生在汉语习得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母语的干扰,经常会在词法和句法的使用上产生偏误。否定词是对外汉语教学上的一个难点,学生经常混淆印尼语和汉语中否定词的用法。本文通过汉语中的否定词"不""没""别"和印尼语中的否定词"tidak、bukan、jangan、belum"的对比研究,找出印尼学生使用否定词产生偏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钟彩虹 《鸡西大学学报》2013,(10):127-128,134
运用语言学理论,从句法和语义两个角度对出现在单句中的时间词“刚”、“刚才”和“刚刚”进行对比。主要对“刚”与“刚才”对谓语的要求,与“了”、“在”、否定词、时间词的共现情况及二者能互换的语境进行考察,并从语义上进行解释。其次分别对“刚刚”与“刚”、“刚才”与“刚刚”的异同进行考察,揭示这三个时间词的区别。  相似文献   

9.
语法书里对“双重否定句”的解释是:先后连用两个否定词,表示肯定的意思。在判定“我们无时无刻不可忘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理论联系实际这一基本原则”这句话是否正确时,不少人机械地套用这个说法,认为它是正确的。上例无疑是病句,问题是“无时无刻”这个短语迷惑了我们,使我  相似文献   

10.
“没有”和“不”作为两个否定词存在,用法上有诸多相同之处,但又各有特点。以往的很多著作已对二者的用法及区别有较为详细的说明。现将二者使用中的语法功能略作阐述。  相似文献   

11.
“大团圆”的喜剧结局是中国古典悲剧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元杂剧悲剧也不例外。本文分析了元杂剧悲剧“大团圆”结局的原因有四个:古代阴阳气论的影响,佛教因果报应思想的影响,儒家“中和”思想的影响和元代社会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不"和"没(有)"是汉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否定词,也是留学生使用中出现错误最多的否定词,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如果对偏误出现的类型、原因等有了一定的掌握,那么对外汉语教师就能有所重点的进行讲解,同时能帮助留学生更好的掌握汉语否定词"不"和"没(有)"的语法规则,减少偏误,提高正确率。文章从汉语否定词"不"和"没(有)"的本体区别进行分析,找出留学生习得"不"和"没(有)"时容易出现的偏误类型,研究其原因,提出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3.
否定副词“没”已于九世纪中期始见,至南宋《朱子语类》已出现180例,它的产生和发展直接导致了汉语否定词词义系统的调整。通过对“没”使用情况的定量统计分析,研究其语法功能、语用功能及与“无”、“不”的同存情况。  相似文献   

14.
王弼哲学思想体系中的核心“以无为本”的“无”是什么,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该文从“无”的特性,取名“无”的原因,怎样认识“无”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从而认为王弼哲学思想中的“无”不是什么也没有,而是被认为一种客观仔在.“无”没有仟何可直接感知的具体属性.但它却拥有万有的一切属性,万物因“无”产生,又复归于“无”。  相似文献   

15.
凡学英语者,皆知not为否定词,汉语意为“不”、“没”、“非”。但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它却失去了否定意义,这种例子在英语中屡见不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not构成的部分习语英语习语约定俗成,历代为人们所用,结构比较固定,字面意义有时并不等于几个词义相加之和,not构成的部分习语也同样如此,形成一个完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姗 《文教资料》2009,(7):41-43
"没"与"不"是现代汉语中两个常用的否定词,它们在时间概念和语义色彩上都有着诸多差异,二者在否定的质与量上更是有着各自的特点.本文主要从这两个角度看现代汉语否定词"没"与"不"的语义内涵.  相似文献   

17.
副词"怪、很、十分、太、非常"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副词比较是词语比较中的难点,"怪、很、十分、太、非常"几个词作为副词使用的频率较高,也比较容易混淆,因此需要对这几个词进行比较.这几个词在表示程度高低、修饰的词语范围、否定形式和否定词的位置、否定词意义以及这几个词的重叠形式等方面存在共性和差异,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尤应注意.  相似文献   

18.
现行高语教材第三册对《诗经·卫风·氓》中的两句诗“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是这样解释翻译的:“多年来做你的妻子,家里的苦活儿没有不干的”;“早起晚睡,没有一天不是这样”。对于“靡”,则注释为“无,没有”,是一个否定词,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我们看到,涛句只有“靡”一  相似文献   

19.
初中语文第五册《诗话二则》注释中将“归燕略无三月事”的“略”讲成“大体上”,这是错误的。诚然,“略”有“大体”义,但它后面不连用否定词“无”“不”等。如司马迁《报任安书》的“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资治通鉴》的“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句中的“略”都当“大体”之类意思讲。“略”与否定词“无”“不”连用时,“略”当“丝毫”讲,“略无”就是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否定副词“不”、“没(有)”进行比较,指出“不”是表示句中主语的主动否定或说话者的主观否定;“没”是用于客观叙述,陈述动作没有完成和事件没有发生。同时,考察了“不”、“没”与时间词语的搭配情况,揭示了时间差异性是二者不同的否定意义在时间上的表现。并且还讨论了“不”、“没”与动词的搭配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