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计数的实质是将所数物体集合中的元素与自然数列中从1起的各数之间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把最后一个元素所对应的那个数作为计数的结果。儿童在上小学前或多或少都有计数的经验和知识,对数的顺序、大小、计数的方法略知一二。部分教师误以为学生已经掌握了“数”,因此,在计数的教学上存在草率、单调、重复等现象,导致学生对数的认识肤浅、片面、零碎。下面笔者结合一、二年级计数教学内容的编排,解读学生课后的困惑,诊断课堂教学,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建立新的计数单位:十万 师:老师今天要考考你们的眼力,好吗?这是什么呀?(出示一塑料桶大米)每一粒大米都来之不易,估一估,有多少粒?  相似文献   

3.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足够的动力驱使是不可缺少的,对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这个阶段的学生往往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又普遍认为数学枯燥难懂,难以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因此,合理且有效激发其数学动力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学生的数学动力源于认识和欣赏数学魅力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又要靠数学思维激发。以小学二年级阶段的数学教学为例,探寻掌握数学动力、发展数学思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面对课堂中突发的状况,教师应从容面对,坦然接过学生抛过来的球,做巧妙生成的催化者,使数学课堂真正走向有效!  相似文献   

5.
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面对课堂中突发的状况,教师应从容面对,坦然接过学生抛过来的球,做巧妙生成的催化者,使数学课堂真正走向有效!  相似文献   

6.
尹瑾 《小学语文》2007,(9):44-46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从一年级下册至四年级下册在语文园地里安排了“我的发现”栏目。“我的发现”在中低年级侧重于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重在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识字的方法。它不只是让学生学习汉字、积累词语,还引导学生将方法运用于其他学习活动之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正>一、识字不多审题难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出现汉字的时间比语文教材要早,出现的总量也比语文教材要多。翻开数学教材,第2课就出现了用汉字叙述的题目。认位置、认数、认物体、解决实际问题等单元的教学都离不开汉字。例如:第五单元认数(一)第25页的第4题  相似文献   

8.
教育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需要通过人际互动不断丰富其内容,从而带来新的发展机会。低年级学生的教学课堂对互动教学的需求较大,互动式教学是引起小学生注意力的绝佳方式,也是带动课堂氛围的途径之一。本文便以小学二年级语文为研究背景,分析了"互动式教学"的必要性和实施策略,希望以此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改善传统教学模式,提升语文教学成果。  相似文献   

9.
案例:在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练习6‘学用字词句’同课异构的研讨活动中,一位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让学生读一遍题目,接着花了近一半的时间指导学生认、写这几个古文字,然后再让学生围绕这几个字组词,老师在黑板上板书部分词语,最后,让学生围绕这幅古文字画进行想象、表达交流。开始学生都觉得手足无措,后来只有几个学生能把几个古文字联系起来,说几个简单的句子,之前引导学生积累交流的词语此时也放在一边。  相似文献   

10.
教材在课堂教学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但不少老师却忽略了对教材的钻研,没有读懂、读透教材,不去充分思考教材,对教材的处理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导致课堂教学设计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本文对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时分的教材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解读,希望在钻研教材方面能给老师们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1.
立足于北师大版一、二年级新教材,以"美丽的田园"及"重复的奥妙"两课为例,谈了北师大一、二年级新教材中的关注点。新教材更加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出发,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进行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而这也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核心理念的体现。本文作者通过小切口的解读,为一、二年级数学教师在阅读新教材文本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教材设计的关键点,如怎么理清教学环节、题目层次,如何把握问题串的设计意图、步骤顺序,如何掌握教材中渗透的思想方法等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吴龙喜 《考试周刊》2014,(65):10-11
<正>《数学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运算教学的要求是:在小学第一学段(1—3)年级段中,学生需要体会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运算。如何在教学中把握《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实现运算教学的目标,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阅读苏教版教材,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发掘教材中的内涵,将教材的设计意图通过教学过程更好地表达出来,从而更好地加深学生对于运算意义的理解,掌握数的基本运算,综合提高运算素养。  相似文献   

13.
《我爱秋天》是第三单元《金色的秋天》中的第一篇课文,意在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与周围的环境中去认识秋季的特征,体验秋天的美丽,感受秋天诗一股的旋律。不断加深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与热爱之情,让学生在活动和游戏中把美丽的秋天留在手指间和心寓里。  相似文献   

14.
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低年级向中高年级过渡的转折期,不论是思维能力,还是词汇储量,都明显不强,但是三年级的作文要求却是写完整的文章,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对于二年级只学会看图写话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于是,许多学生对作文产生了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甚至逃避不写。这就对今后学生自身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那么,改变三年级学生惧怕写作的途径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15.
曾筝 《教育导刊》2011,(5):94-94
在一年级上册,教材安排了两首古诗。从学生的情况来看,对于有些脍炙人口的古诗在学前就会背诵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该如何教才能让学生的古诗学习不流于形式呢?显然,这对于教师在设计教学上是一次考验。  相似文献   

16.
在学习新世纪教材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时,课本上设计了一个数学游戏——24点(如下图)。游戏的目的是通过算“24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练习混合运算。  相似文献   

17.
“11-20各数的认识”是小学数学“数的认识”教学中的重点,“11-20各数的认识”关键是让学生理解11到20各数的组成,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初步领会“个位”和“十位”的含义,它是以后学习百以内、万以内、亿以内数的基础。下面结合我在我县一年级数学教材教法观摩课上的几个教学片段,谈淡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刘永军 《教学随笔》2009,(10):25-27
【教学片段】 一、连加计算 1.教师出示情景图:(略) 2.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后列式:(1)24+29+28=(2)92—37—26=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教师普遍感到学生的写作水平不高。学生的作文质量长期得不到提高,与没有抓好作文教学的关键有根本的联系。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的综合体系。因此,在作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20.
陈谨 《教育教学论坛》2013,(48):164-165
<正>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中认为:儿童的发展是在与环境互动中获得的。皮亚杰倡导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的建构过程就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教育部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也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那么,对刚刚入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该如何通过课堂互动来改善学生的艺术实践,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各个环节的音乐活动,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呢?就此笔者想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