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军 《学语文》2010,(4):24-24
朱熹说“学者读书,须要将圣贤言语,体之下身”.强调体验和感悟。当今我们在实施《语文课程标准》的实践中,教师也应当引导学生与文本开展对话,帮助学生在课内外通过自主的感悟完成阅读,从而提高学生体验、思考和创造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王晓燕 《中小学电教》2008,(11):102-102
<正>重视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感悟,是语文学科本质特点的回归。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也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想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而,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  相似文献   

3.
"涵泳"一说,最早是由朱熹提出来的。他说:"学者读书,须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省察。"曾国藩对朱熹的涵泳说颇为推崇。他说:"善读书者,须视书如水,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灌足,则‘涵泳’二字,庶几得之于意,言之于表。"  相似文献   

4.
吕叔湘先生说过:"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的延伸,是全面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应该成为学习语文的宝库。有一句名言说得好:"只要一个人还读书,他就不会彻底堕落",也可以说只要一个学生热爱阅读,他的语文就不会差到哪儿去。但在农村,由于受应试教育、办学条件、阅读氛围等因素的影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数量和质量都远远低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制约了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对如何做好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5.
语文的学习,离不开阅读。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语文的学习,就是八个字,‘读读写写,写写读读’。"毫不夸张地说,阅读是伴随人一生的一种行为,所以说,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去阅读,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形成自己独立的阅读个性,实在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阅读的个性化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阅读取向。那么,如何将个性化阅读付之于教学实践呢?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提倡“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据有关研究表明,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大部分是学生通过自己的课外学习获得的。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大概只有三成。在大语文教育观看来,语文教育是由课堂教学、课外阅读、生活体验和感悟三个方面构成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是大语文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大语文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指出:"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阅读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素有重视诵读的优良传统,那些流传千古的读书古训或名言,无不彰显着读书的魅力。《语文课程标准》从文化积累和文化构建的高度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但是《语文课程标准》只规定了阅读  相似文献   

8.
周红英 《考试周刊》2014,(32):53-54
正语文教学绝不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完一篇篇课文就算结束了,它必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吕叔湘先生曾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自己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回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乃至语文能力都是很重要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凡爱好课外阅读的学生,其语文水平、语文成绩往往比较好。《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明确要求:九  相似文献   

9.
每一个学生都是不相同的生命个体,他们对文本的理解,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见解。阅读中的感悟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就能获得的,而是让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0.
所谓"感悟",是指人们接触外部事物后有所发现,人有所感触而领悟一些道理或思想感情。阅读中的"感悟"是学生凭借对语言及其语境的直感,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是意会。因而感悟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就能获得的,只有让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才能获得实现。  相似文献   

11.
读书感悟的心理历程是:循文、明象、体情、悟道,即感知语言文字,再现事物表象,进入课文情境,体会作者情感等。情感是阅读感悟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或恨、或爱、或悲、或喜……伴随着读书感悟会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情以文兴,文以情观。当学生用自己的心灵、情感去观照、体验语言文字所表现的外部世界时,那个世界才成为他们所特有的世界。泰戈尔说过“有些人是如此幸运,他们那颗富有感情的心灵,总是把他们自己的惊奇、慈爱和想像投射到世界的每一事物上去。”从一定意义上讲,读书感悟也是一种情感的“投射”,只不过它以语言文字为对象(就听、读…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古人云:"感之于物,受之于心."这就是强调用心去感悟.那在课堂中怎样让学生体验感悟呢?  相似文献   

13.
每一位学生都是各不相同的生命体,他们对问题的理解,有自己的思想方式和个性特点。阅读中的感悟是学生凭借语言及其语境的直感,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是意会。因而感悟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就能获得的,只有让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才能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应该让每一位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充分读书,通过阅读对文本进行理解和感悟,并能在阅读中享受快乐。让学生自己读书,让学生自己说话,让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做到"上不封顶,下要包底",让学生拥有自己快乐的阅读过程!  相似文献   

15.
在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应付考试,注重知识积累忽视整体感悟,注重课本教学忽视课外读书,注重精读讲解忽视泛读积累,最终淡化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挫伤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阅读成为负担和痛苦,学生"以读为苦,觉得读书很累"的问题比较突出,不能读、不会读、不想读的现象困扰着阅读教学的发展。《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  相似文献   

16.
<正>古有妇孺皆知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而今,吕叔湘也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可见,多读书能提高语文能力是古往今来人们的不谋而合。"新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学生的课外阅读,重视语言积累,对学生的阅读量还做了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17.
语文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理解体验、交流感悟,让课堂"流动"起来:独出机杼巧设计——巧思引路让阅读趣味盎然;犹抱琵琶半遮面——引人入胜让阅读渐入佳境;一石激起千层浪——思绪万千让阅读点石成金。阅读,是引领学生在文本中漫步,让学生的身心作为生命体参与其中,让阅读体验成为学生的一种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18.
让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亲历,在亲历中体验,最后在体验中建构新的道德价值观.体验,顾名思义即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体验是主体内在的知、情、意、行的亲历、体认与验证.《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感悟与行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本身是一种体验性课程,让儿童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生活.因此,品德教育只有让学生亲历过了,有了真切的体验,才会有感悟,教育才会触发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品德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体验应该是"情感的、生活的、内需的".  相似文献   

19.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只有让学生通过与书本的对话,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才能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语文课程标准建议,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相似文献   

20.
正"多读书,读书好,读好书。"冰心老人的一句话点出了阅读的重要性。特级教师支玉恒也说过:"语文是读出来的。"每一个学生都应在阅读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体验与乐趣。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有效品读更是学生理解文章、感悟情感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凸显有效品读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一、想象品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