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发明家爱迪生说:“天才是99%的汗水,1%的灵感。”“谈到杂交水稻的成功,可以用这样一个公式来说: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如是说……  相似文献   

2.
我发现,“名著导读”“班级读书会”等各种形式的导读课一般只关注整本书阅读前的指导或者读完整本书后的交流,很少关注学生个体阅读的全部过程。如何对课外阅读进行全程指导.让每一个学生的阅读扎实有效呢?编制一定量的导读推进题辅助阅读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根据图书章节或每天的阅读进度,从文本的内容、主题、语言等方面入手,列出一些推进学生阅读的思考题。  相似文献   

3.
牛顿曾经说过:没有大胆的假设,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科学猜想”就是应用现有的经验和知识,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根据科学原理和科学事实对问题中的事实寻求可能解释的理性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4.
现如今课程改革的浪潮是一浪高过一浪,许多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研究人员都对传统课堂的弊端进行了深恶痛绝的批斗,并对新课程改革进行了各种积极有效的探索。正是这个时机,“生态课堂”也就应运而生。对于“生态课堂”现在还处在不断研究、深化和成熟的过程,在此我以我所任教的科学学科为例提出一些我自己的看法,不能说是已经达到了“生态课堂”的要求,只是想为科学课堂多增添一点“绿色”。  相似文献   

5.
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学生对汉字的笔顺规则还不能较好地掌握,即使是三番五次地示范,学生依然“我行我素”,想当然地书写。比如“日”“团”等字,学生总是要“先封口,再里面”。我为此颇费心思  相似文献   

6.
付彪 《老年教育》2008,(12):18-18
袁隆平在一次接受访谈时,谈到了自己的“金钱观”。他的“金钱观”客观实在,却又发人深思。其一,“钱是重要的,但来路要正”。一份评估机构的报告称,作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身价约为一千亿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语文教育的核心素养逐渐成为大家议论探讨的重点,如何让语文核心素养更加彻底地进入课堂,也是值得深思的话题。在语文教学中,灵感的出现往往会让语文教学呈现出不一样的局面,教师要善于把握,懂得利用,让语文课堂教学"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8.
杨凯  张伟 《考试周刊》2014,(94):149-149
教育学中有关"科学思维"及"怎样发展我们的思维"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学者们讨论的热点。19世纪末,教育学领域的大师赫尔巴特在教育学研究史中以"科学思维的过程"为追问的主题,明确地提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思维过程,后来,杜威又进一步提出了"暗示—问题—假设—推理—用行动检验假设"等反思性思维程序。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作文教学强调学生体验生活,说真话,表表情,鼓励学生抒写对生活具有的“个性化”感受和体验。  相似文献   

10.
郑立东 《学子》2013,(9):55
随着"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随着科技化生产的普及,各行各业越来越需要"钻研意识坚、动手能力强"的人才,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需求,国家教育部于2001年在《科学课程标准》中首次提出了"科学探究"的概念,并强调:"科学教学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进而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根据这一精神,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开展合理有效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像"科学家"一  相似文献   

11.
刘正伦 《贵州教育》2010,(13):43-43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于自然科学有着天生的好奇与兴趣,传授科学知识既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又能启迪学生的智慧。特别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通过"动手做"来逐步掌握科学概念与操作技巧,同时又锻炼了表达能力,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新的教材赋予了我们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要求。伴随着科学探究被引入物理课堂的教学过程,教材中设置了很多的探究实验,这不仅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自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新课程改革十分重视探究实验在物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探究实验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占有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为了激发学生写作灵感,训练学生写作的思维方法,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本文通过引导学生贴近现实生活,寻找创作灵感;开启知觉感受,驱动联想和想象;摄入生活体验,提升理性认知来帮助学生展开思维张力,再通过创设良好情境,激发学生写作热情,顺畅完成写作任务.  相似文献   

14.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主阵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科学教育的核心,"教育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深远而又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小学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究又是科学学习的核心,科学教育只有引导学生通过活动来发展其科学素养,才能实现科学本质与教育宗旨的内在统一。然而,目前广大的乡村学校的实验教学仍以教师台上演示、学生分组实验为主。  相似文献   

16.
《第二课堂(小学)》2014,(12):F0002-F0002
正10月12日,世界粮食日前夕,怀揣"科学梦"的102名第二课堂杂志社小记者,在编辑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座科学殿堂,拜访了84岁的袁隆平院士,认真聆听了研究中心专家学者的讲解,上了一堂丰富而有意义的科学实践课。当大科学家袁隆平院士出现在小记者们面前时,小记者们都激动起来,齐声向袁爷爷问好,围拢在袁爷爷身边,聆听他亲切的话语。慈祥的袁院士一一回答小记者的问题后,又勉励、叮嘱小记者们,要好好学习,要锻炼身体,保持学习好、身体好,以后为伟大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并题词寄语《第二课堂》全国的小读者"发展个性特长,提高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7.
在科学课堂中,学生记录的结果应该是他们亲自探究获得的、有价值的结果,并且结果的记录应实事求是,避免把假想当作研究成果记录,而且应该避免夸大其辞、任意更改结果,不管是成功的结果或是失败的结果,都应要求学生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让探究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已经成了广大科学教师的共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进行适时引导,寻求科学的探究方法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呢?笔者在近几年的科学教学过程中,就实施探究性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倡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学习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热爱数学。但数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具有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思维却是以直观思维和形象思维为主,如何寻求两者之间的统一?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数学课堂中也可以让学生像美术课一样动笔涂涂画画,把抽象的数学用具体的图形表示出来,让学生的灵感从笔尖“溜”出,难道不是一种学习的妙招吗?这样不仅学生乐于接受,而且也容易掌握。  相似文献   

20.
解决写作时无话可说的问题,别无捷径,首先需要沉下心来,从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做起。我们每天都接触色彩斑斓的大千世界,只要用心去观察,就会在大自然中感受到万物盛衰演变的神奇力量与万千景象,在家庭、校园、社会生活中感受到情感、精神和思想的闪光。我们既要像《苏州园林》的作者那样,学会借助现实性观察,科学准确地解释、说明客观事物,也要像《荷塘月色》的作者那样,学会借助审美性观察,以自己内在的情趣修养,去感知、欣赏客观事物的美。同时,我们应该将观察与思考、阅读、写作紧密联系,在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