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肖莉  曾雴 《江西教育》2011,(9):13-13
眼下。教学叙事研究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可以欣喜地看到,不少教师在叙事研究活动中快速地成长起来.将自己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中的所思、所想、所得、所悟呈现出来.促进了专业提升和发展。但是,教学叙事毕竞是一件劳心劳力的事情,需要一定的智慧、能力和功底。一天繁重的工作下来.很多教师根本就不想再动笔。  相似文献   

2.
说叙事     
对于我们中小学教师来说,叙事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语.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总是经常地使用叙事这个概念,常常把它作为一种语言的表达方式而加以运用.的确,我们以前一般并没有意识到,叙事还能够是一种研究,而且既是研究的内容又是研究的方法,它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起到那样不容忽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教师职业叙事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教育叙事研究,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研究独立于叙事情景之外,以教师及其教育教学为研究对象,对其提供的叙事本进行分析和阐释;一种是教师自己当叙述、记述和研究,也即教师的职业叙事。教师的职业叙事是教育研究实现叙事学转向的根本标志和体现,也是宏观的教育叙事研究得以展开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叙写的故事,有着自身的特点,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4.
教学叙事较之于教学论文更加灵活而真实,正因为如此,教学叙事也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喜爱。静心想来,每一个有心的教师都可以行走于教学叙事之中,真正品味到教学叙事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教师每天忙碌于日复一日的教学工作中,没有过多的时间进行理论的武装与学习,面对教  相似文献   

5.
1 申报课题的缘由 长期以来,我们不能否认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之间存在的无形的屏障.教育研究是教育理论工作者的专利,只有教育理论工作者才能做教育研究,也只有他们做的研究才称得上是教育研究.这样一来,一线教师退避三舍,教育理论工作者掌握着教育理论的话语权;中小学教师作为教育生活的实践者和情境的体验者,只能停留于教育实践的操作层面,无缘涉足教育理论研究的圣地.庆幸的是,近来一种新的教育行动研究方式——“教学叙事”逐渐走进中小学.它为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架起了一座桥梁.恰好我在浙师大攻读教育硕士学位,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接触了不少新的教育理论,其中就有关于叙事研究的,颇有感触.  相似文献   

6.
“走进生活找故事”是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方法。教育叙事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一个个真实的贴近教师教育教学生活的故事的描述,去追寻教育参与者的足迹,在倾听教育参与者内心声音的过程中,发掘教育个体或者群体行为中的隐性知识并揭示其蕴涵的价值和意义。上海师范大学专家岳龙博士指出:叙事角度可以灵活多变,随心所欲地转换,这是教育叙事研究的一大特色。叙述可用听闻、查阅文件、采访、转诉等等方法来调度。  相似文献   

7.
教学叙事是近年来在我国教育研究领域兴起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方式,在开阔研究视野和拓展研究方法方面,对许多学科都具有一种推动的作用,成为教师科研的新取向。  相似文献   

8.
相对于1980年代诗歌的"宏大叙事",1990年代的诗歌则是"边缘叙事"."边缘叙事"与1990年代特定语境中诗人及诗歌的不断边缘化有关.它带来的最直接结果就是诗歌的"向内转"及对"当下性"的强调."边缘叙事"的策略效应呈现为三个放逐:对抒情性的放逐,对主流叙事话语的放逐,对精美语言的放逐.  相似文献   

9.
教育叙事研究及其邻近概念的逻辑关系摭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叙事研究及其邻近的教育叙事、教师叙事研究,是在教育叙事研究理论发展与实践运行中经常容易混淆的三个概念.事实上,三者之间既存在着相互牵扯、彼此依存的逻辑耦连,又存在着相互区别、不可等同的逻辑分殊.对其做出明确的概念阐释与逻辑梳理,具有理论的建构意义和实践的导向价值.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育教学叙事研究走进了教师的生活。这种源于学研究的叙事方法,引导教师以研究的心态,置身于真实的教育情境中,通过结合教育理论叙述教育事件来改进、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以其“平民化”的特点,深受教师青睐。但随着这一研究方法的推广和广泛实践,在运用中也出现了一些误区:一是叙事与学习脱节。许多教师沉迷于将自己生活中的故事叙写下来,但是却忽视了系统的理论学习,因此很难将自己的生活加以理论上的提升,写出自己的创见。二是叙事与研究脱节。许多教师研究随意化,只肯信手拈来教育生活中发生的某个现象或某一细节写出叙事,不能对教育实践中发生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完整的思考与研究。三是叙事与交流脱节。许多教师由于水平所限,写出的叙事没有发表的机会,内心渴望交流但却缺少交流的平台,极大地损伤了研究热情。  相似文献   

11.
叙事研究是近年来在我国教育研究领域内兴起的一种研究方式。尽管对于这种研究方法兴起的社会背景和理论基础有多种认识与阐述,但在教育研究实践中所取得的成果,已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叙事研究:改进教师的教育生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过去教师从事教育研究往往要遵循固定的模式,严格按照所谓科学的步骤进行,最常见的是教师的教育研究要“像专业理论工作那样,根据科研管理部门、专家编制的‘课题指南’,申报自己的研究课题,再接受专家的论证、审查与评价”。在此情形下,教师从事教育研究常常感到无所适从。比如,教师们总是面对学校情境中特定的学生,  相似文献   

13.
《江苏教育》2004,(3A):42-43
当一个教师感到自己的教学方式“不合时宜”并打算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时,教师真的能够实现这种改变吗?当教师按照专家的建议或按照某种教学理论的说法去操作、应用,教师就能改变自己的教学实践吗?当教师打算以“研究”、“反思”的方式去寻求教学方式的改变,而教师往往却不知从何处入手时,一度流行  相似文献   

14.
关于教育叙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叙事研究是近年来普遍受到重视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从教育叙事的涵义人手,认为所叙之“事”应该具有问题性、情境性、亲为性;叙事研究面向教师生活,其研究过程和结论是开放的,研究的形式灵活多样;它对我国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科研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如果撇开教育叙事研究这个概念来言说教育故事,那么当然可以把它理解为:有关教育方面的故事,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这是一般意义上的教育故事,即广义的教育故事。教师经常写一些这样的教育故事,无疑是很有益处的。现在,教育叙事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在中小学校愈加受到关注,撰写自己的教育故事被视为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叙事研究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6.
本专题除了对主题的介绍性论文,还收录了三篇一线教师的叙事,均来自北京教科院德育中心举办的、为期一年的第三期教育行动研究工作坊中的叙事行动研究班。作为指导教师,笔者目睹了一大批教师在做叙事行动研究中的专业成长,这三篇文章就是其中的代表。本文意在介绍为什么将叙事探究转换为叙事行动研究,这两种路径有什么区别,教师们在叙事行动研究中获得了什么成长以及这种成长的发生需要什么条件。通过分析教师的参与过程和研究结果发现,相比叙事探究,叙事行动研究在教师公开发声、改变心智模式的基础之上,还需要触及学校场域中人们惯习的改变,其风险和挑战更大。通过本次工作坊的初步尝试,教师对叙事主题的认识更加准确,对主题的反思更加深刻,减少了自己的自责和内疚感,而且能够采取行动改变现状。促使教师如此成长的条件包括教师敢于暴露自己的"顽症",创设安全、开放的学习氛围,及时分享相关理论,形成相互支持的学习共同体以及获得学校的理解和支持。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研究者应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为诸如叙事行动研究之类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教育影视叙事研究是研究者通过搜集、解构和重构教育影视作品,研究教育故事中的显白教诲或隐含道理,揭示该作品的教育意义或教育主题的一种解释性理解活动;它具有课堂教学价值、教师专业发展价值和理论价值;教学型教育影视叙事研究与非教学型教育影视叙事研究具有不同的程序。  相似文献   

18.
方程煜 《中学教育》2020,17(6):33-47
本文借用文学等艺术创作中的边缘叙事概念,在把握乡村教师角色于宏观历史层面由"桥梁"到"边缘人"的时代变迁过程的基础上,根据对乡村学校清边小学的调查指出,乡村教师在评价立场、不同教育主体的对话、家校与教师内部关系,以及外部讨论方面对"边缘叙事"进行了现实演绎,这些可以从物理空间、文化认同、经济地位和权力影响,以及外部学者和舆论的"悲情"强化中得到一定的解释。  相似文献   

19.
教学叙事重建教师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教育》2003,(14):60-61
  相似文献   

20.
叙事研究作为质的研究方法的一种运用形式,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并被广泛应用到教育研究领域.在大力倡导教师专业发展的今天,它亦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式,促进教师进行反思,推动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