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困生是广大教师最头痛的教育对象,是教学工作中最难啃的硬骨头,更是教学工作中最难攻克的难关。同样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信息技术教师也会面对很多基于信息技术课程特点的“最难啃的硬骨头”。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教育工作,已成为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根据本门学科的独特性,借鉴相关经验,结合理论知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学困生”的转化教育做了三点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韦光 《中学文科》2009,(2):92-92
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普通高中,学困生比率很大,这些学困生有的是“智力型学困生”,有的是“非智力型学困生”.如何促进这两类学困生的转化,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解决好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和探索,谈一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3.
郭建军 《教学随笔》2016,(8):117-117
“学困生”的转化是至关重要的,是难点,也是重点。班主任工作要有所突破,难点还是在学困生转化上。如果大家都来关心“学困生”,爱护“学困生”,“学困生”就不会再“差”下去,这样,我们的“人人成才”目标就可以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4.
转化“学困生”的过程就是教育科研的过程。 李镇西老师在转化“学困生”方面做了大量艰辛而细致的工作。他自愿把人见人厌的“差生”要到自己班级,并动员一批优秀教师和他一起教这个班。他告诉老师们:“转化后进生是最好的教育科研,我们在教这个班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我们想像不到的难题。教书的过程也就是教育科研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在教育过程中,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所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阐述了转化“学困生”时所要注意的几点事项,我想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教育之舟必会驶向成功的港湾。  相似文献   

6.
米彩丽 《考试周刊》2013,(85):181-182
学生群体中,或多或少地总有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我们通常称之为学困生。事实上,因智力因素而出现的学困生是极少数的。绝大多数是受心理、努力程度等后天影响的结果。因此,学困生的转化应以加强学生的“心理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7.
每个学校,每个班级中的学生总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差异.班级中总有一小部分学生学习困难.难以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科学课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困生”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有自身的因素,家庭的因素,也有学校的因素。“学困生”的类型各种各样,“学困生”的心理也不尽相同。因此,“学困生”的转化一定要根据各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他们进行耐心的诱导、启发、感化和熏陶。用爱这把钥匙开启孩子们的心灵。使他们在学习上取得进步和得到发展。下面就几种类型的“学困生”的转化谈谈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已成为我们不可回避的问题。笔者认为,“学困生”的成因不外乎自身素质缺陷及教育关注的偏差。转化“学困生”首先要了解、分析他们的症结所在,是基础知识欠账,还是心理因素、意志品质、教育关注等方面的偏差,然后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辅导.使他们早日摘下“学困”的帽子,与其他同学共同进步。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应如何转化“学困生”呢?  相似文献   

9.
吴瑞 《考试周刊》2012,(24):109-110
中学英语“学困生”在每个学校都存在着,不仅给学困生本人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压力,还是所有中学英语教师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英语教师应本着“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学原则,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完成对“学困生”的转化.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0.
教育承认是对某种教育行为或事实的肯定、同意、认可,是教育交往过程中交往主体之间彼此接纳的互动行为。教育承认的形式主要表现为:爱与关怀、尊重、促进学生完整发展。教育承认在转化“学困生”,合理使用教育惩罚方面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爱是促进后进生转化的“灵丹妙药”。在教学中,学困生转化工作是一项艰难的工作。我们经常从不同角度探索可行的转化措施,促进学困生转化工作的开展。采用鼓励表扬方式引导促进学困生的成长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鼓励表扬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要让阳光哺育每一个学生快乐地成长,教师需要具备“五心”。  相似文献   

12.
学困生即我们传统上所称的“后进生”“差生”,它是一个相对概念.在每一个班集体中都存在学困生。常言道:“一颗老鼠屎坏一锅粥”.如果不慎重对待学困生,他们往往会对班级的安定构成威胁.成为破坏班级的“导火索”。因此.学困生的存在直接影响着整个班级集体的发展和形象.做好学困生的转化便成为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那么,如何转化学困生呢?根据笔者长期积累的经验,转化学困生应在“点”字上下功走。  相似文献   

13.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关心和重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跨世纪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因此,如何转化“学困生”是我们应该探索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马海霞 《宁夏教育》2013,(7):137-137
教育家捷尔任斯基曾说过,爱是促进后进生转化的“灵丹妙药”。在我们的教学中,转化学困生是一项艰难的工作,我们经常从不同角度探索可行的转化措施,促进学困生转化工作。采用鼓励表扬的方式引导促进学困生成长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鼓励表扬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要让阳光哺育每一个学生快乐地成长,教师要具备“五心”。  相似文献   

15.
“学困生”的教育问题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都会遇到而又普遍感到比较头疼的一个问题。作为弱势群体的学习困难学生在课堂上跟不上教学的进度,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越积越多,学习信心不足,学习成绩越来越差,极易造成恶性循环。作为一个化学学科的教育者,我们应特别重视对“学困生”转化方法的研究。笔者在教学中对化学“学困生”实施了以下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6.
孙丽霞 《中学文科》2009,(5):113-113
学困生是多数教师都会遇到的问题,针对这些学生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措施,并在自己的教学中取得一定的成效.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转化学困生.首先,要对症下药,采取相应措施.由于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因而我们就不能把所有学困生都简单归结为“脑子笨”或“不用功”,教学中应针对学困生的特点进行帮助和教育,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转化效果.  相似文献   

17.
体育学困生问题,一直是学校体育课教学中普遍 存在的现象,虽然他们是学校群体中的一个小群体,但是由于 他们身体方面弱势的原因,从而导致心理上对体育产生恐惧、厌学的现象。但是反过来,如果可以通过从中职“学困生”的心 理特点出发,改变教学方式,那么将会有利于体育“学困生”的 转化,那么应该如何转化呢?本人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并结合本人所教中职体育“学困生”转化的实际进行分析,分析 中职体育“学困生”的心理特点,探究体育“学困生”产生的原 因,最后提出相应的中职体育“学困生”转化策略,希望能为当 前中职体育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提供一定的参考及借鉴。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学困生是指那些在正常生理状况下,学习成绩跟不上同龄人的学生。学困生尽管是极少数,但颇使教师感到棘手、头痛。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更多地关注学困生,分析其成因,寻找对策,千方百计地采取措施转化他们。我们发现,小学学困生主要有焦虑自卑、意志薄弱、交往困难这三点心理障碍。那么,如何对小学学困生实施心理辅导呢?一、寻找学困生的需求点心理学告诉我们,人都有需求,这是人们心理上的共同  相似文献   

19.
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艰难的工作,它牵涉到的不仅仅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理念和方法的问题,更涉及家庭和社会方方面面的密切配合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目前学困生转化过程中家校整合现状的描述.进一步探究家校整合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对实施家校整合的路径进行构想.以探寻学困生转化过程中一些基本规律性的认识,为学困生的转化寻找一条适切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学困生”转化方式与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困难学生”简称“学困生”.是指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学困生”表现的形式不同.有的是多学科学习困难,有的是单一学科学习困难。教师应从心理健康教育人手,以德育为先导,探寻“学困生”的转化的方式与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