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反问句的定义及作用反问句即通常所说的反诘疑问句,是一种无疑而问、明知故问的疑问。“它疑问不答,把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里。否定句用反问语气说出来就表达肯定的内容,肯定句用反问语气说出来就表达否定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反问句(也叫反诘句、诘问句)运用疑问的形式和语气来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意思,答案就在反问之中,能起到强调的作用。但是,有时候反问句的后面紧跟着与之密切相关的语句,用以说明或揭示反问句所蕴含的意思。如在《林海》中有这样一例:“看,‘海’边上不是还有些白浪花吗?那是些俏丽的白桦,树干是银白色的。”反问句“海’边上不是还有些白浪花吗?”是个比喻句,肯定的意思已在反问之中了。但“白浪花”是指什么呢?也就是把什么东西比作“白浪花”呢?接下来就用“那是些俏丽的白桦,树干是银白色的”加以补充说明,这正是反问句所蕴含的意思。类似这种反问句后面的句子,我们称之为“反问后续句”。反问后续句在小学语文课本中经常可见,就其表达作用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对反问句加以补说。例如: ①我们在这里安了家,扎了根,将来要种更多的蔬菜瓜果,光靠人工授粉怎么忙得过来?我在码头上等船,就抽空儿捉了些小昆虫带回来。(《彩色的翅  相似文献   

3.
反问句(也叫反诘句、诘问句)运用疑问的形式和语气来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意思,答案就在反问之中,能起到强调的作用。但是,有时候反问句的后面紧跟着与之密切相关的语句,用以说明或揭示反问句所蕴涵的意思。如在《林海》中有这样一例:“看,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那是些俏丽的白桦,树干是银白色的。”反问句“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是个比喻句,肯定的意思已在反问之中了。但“白色的浪花”是指什么呢?接下来就用“那是些俏丽的白桦,树干是银白色的”加以补充说明,这正是反问句所蕴涵的意思。类似这类反问句后面的句子,我们称之…  相似文献   

4.
反问句(也叫反诘句)是用疑问的形式和语气来表达肯定或否定意思的,是一种无疑而问的疑问句,由于答案就在反问之中,因此一般用不着作回答。但有时候反问句的后面也有“回答”部分,有的修辞学著作把这种现象看作反问和设问的结合运用。例如在《粜米》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哪里有跌得这样厉害的!”“现在是什么时候,你们不知道吗?各处的米像潮水一样涌出来,隔几天还要跌呢!”此倒中的反问句“现在是什么时候,你们不知道吗?”意思是“现在是跌价的时候,你们都知道的。”但  相似文献   

5.
反问句的否定指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问句只问不答,它把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里,而这“确定意思”的准确把握,需从反问句的结构特征人手。各种结构的疑问句形式都可用作反问,但其否定指向不尽相同:是非问和特指问形式的反问是对问句所含命题的否定,否定指向既涉及“质”,也涉及“量”;选择问、正反问形式的反问,否定指向主要靠语境决定,否定的是某一或某些肢命题。  相似文献   

6.
正反问反问句是一种借用正反问形式表示反问的特殊的反问句,其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同时在句中存在,倾向性难以在句式中表现出来,但又不能不表现其倾向性。经过考察,这种反问句的形成以及其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倾向由句法、语义、语用三方面共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7.
<正> 本文介绍的是《水浒全传》中反问句的“问”的形式、“反”的内容(否定项目)及其主要特点。材料取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11月第1版的《水浒全传》(以下简称《水》)。一、是非问形式的反问句《水》中,是非问形式的反问句有230多句,其中39%不带反问副词,61%带反问副词 1·1不带反问副词。这类反问句可分字面肯定的和字面否定的两小类。  相似文献   

8.
反问亦可用叹号安徽/胡昌永反问句是一种特殊的疑问句。不少人在印象中都认为它的末尾一定要用问号,而叹号是表示感叹句和一些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的停顿,因此,反问句与叹号好像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其实,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反问亦可用叹号。哪些反问句末尾可以用叹...  相似文献   

9.
表疑反问句     
无论语法书还是修辞书,对反问句都是这么说的:反问是为激发本意的无疑而问,“常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的意思”,表达的是“胸中早有定见”,它只是“为了加强语势,增强感情,故意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表达的意思相当于陈述句。如:  相似文献   

10.
【解析】答案A。本题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A项是一般疑问句中的正反问。用的是询问的、商量的语气,很委婉;B项是反问句,用“难道”表示反问,语气非常强烈;C项是肯定句,用“无疑是”表示肯定,语气强烈;D项是双重否定句,尽管用了“恐怕”表示推测的语气。但双重否定的语气还是比较强烈的。按照语气从轻到重的顺序,依次为A、D、C、B。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课本第八册《古井》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那口古井给人们出了多少力气?可它从来没跟人们要过报酬。”《教学参考书》把它解释为“上句用反问的句式表示肯定的语气”。笔者认为,这句话不是反问句,而是感叹句,问号应改为感叹号。  相似文献   

12.
将古中无反问语气标志的反问句当作陈述句进行标点的情况时有所见,给正确理解意带来负面影响。中国古典献中的一些实例,说明充分注意无标志反问语气对正确标点古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反问句和语气副词历来都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而带有语气副词的反问句又加强了学习者的难度。我们常见的语气副词用在反问句中居多。试明确语气副词及其分类,分析语气副词在反问句中的使用情况以及在反问句中所表达的语义和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4.
所谓的"置问",就是诗歌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有意地设置问句,从而产生富有韵味的艺术效果。唐诗中的"置问"应用广泛,其类型、方式以及作用也多样。梳理这些"置问",对深入理解诗的内涵诗人的情感,不无裨益。一、问句的类型就问句的内容和形式而言,大致包括反问、设问、拟问三种类型。(1)反问,也叫反诘。是借助于诘问的语气、表达与辞面相反意思的修辞手法。反问的形式是疑问的,内涵却是肯定的,即所谓明知故问。问的目的在于加重语气,强化感情。比如:  相似文献   

15.
“难道”一词,在现代汉语中被人们广泛地运用着。一般语境下,它被用来表反问,加强肯定语气,明确观点。但是,在一定的语境中,“难道”还表推测性疑问语气。试做以下比较分析。通常情况下,“难道……”问句作用有二。其一,表反问语气。反问是无疑而问,故意用疑问的形式提出问题,不做回答,而将答案寓于问句之中,明确表示肯定或否定。其二,表推测性疑问语气。这类问句,  相似文献   

16.
一个“呢”字疑问句是不是反问句不是由语气词“呢”来决定的,也就是说,语气词“呢”本身不表示反问。一个疑问句要成为反问句,至少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之一:条件A是指某一特定的语境支持反问句成立,在这一语境中,一个问句可以成为反问。条件B中的反问标记是指问句中的一种形式标记,有了这种标记,问句就能构成反问。条件C指的是有些词语出现在一定的句式中,句子就是反问句。一个问句如果具备了以上三个条件之一:A、句外语境的支持;B、句内有反问标记;C、特定句式选择特殊词语。条件A是指某一特定的语境支持反问句成立,在这一语境中,一个问…  相似文献   

17.
刘春萍 《湘南学院学报》2010,31(3):43-45,68
《墨子》中使用了大量的设问句和反问句。设问句形式多样、颇具特色,除了常见的单问单答、多问多答的形式外,还有排比式设问、反问式设问等。反问句有单用反问、连用反问和间用反问等类型。设问和反问充分、恰当的运用形成了墨子严谨周密、清晰犀利的行文风格。  相似文献   

18.
徐永新 《语文知识》2003,(10):24-25
文言文中语气助词“乎”和“欤(与)”都可以用在疑问句、感叹句和反问句中,表达疑问语气,但表达作用有别。1、疑问句中,“乎”一般纯属有疑而问,语气直率而有力;“欤”重在征询,态度和婉。例如:  相似文献   

19.
反问句的语用功能定义为说话人使用反问句的目的和用途,可以分为核心功能和衍生功能。反问句的核心功能指由反问语气决定的功能。从反问句的产生机制看,反问句的核心功能不是“强调”和“辩驳、埋怨、责怪”,而是“否定”。  相似文献   

20.
备课摘记     
初中语文第四册中《青纱帐——甘蔗林》一诗的开头,《教参》说“用了两个反问句,且衬以两句相答”。这前一句讲对了,但后一句却是错的。一、三两个反诘句,是用疑问代词“怎”加否定副词“不”,表示肯定语气,说明思念之必然。故反问是不必回答的。《教参》所说的“两句相答”,实际是诗人以呼唤和拟人手法写情的抒情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