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轼贬谪儋州期间的诗文创作,接受并融入了大量富有地方特色的意象和词汇,这些意象和词汇所代表的特殊地域生态书写,从根本上说明了我国古代传统的生态文学书写是基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不同族群的和睦相处,进而有助于我们从经典出发,切实体会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下的时代内涵与文化启示。  相似文献   

2.
儋州时期的苏轼诗作是苏轼创作的另一个高峰,这一时期诗作的特色是道艺合一,真实自然,呈现一种圆熟之美。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新意和妙理迭出。艺术风格上平淡简远,体现了诗人这一时期旷达超然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3.
苏轼在被贬的路上,从黄州时期的摆脱功利态度,到惠州时期的身世永相忘,再到儋州时期的“寄我无穷境”,一路走来,一路顿悟。文章从他被贬三地所写的游记散文中,揭示他不同时期的思想变化,梳理他思想发展的脉络。  相似文献   

4.
秦星 《华章》2011,(11)
苏轼的一生,尽管命运多舛,却不因仕途的一时通达而沾沾自喜,亦不因被贬官流放就心灰意冷;尽管理想与现实严重脱离,远大的政治抱负无法实现而苦闷,却不曾真正遁世;尽管慨叹宇宙无穷,人生短暂,却没有沉沦,而是超然乐观、自得其乐.这一切,在苏轼众多的词作中多有体现.苏轼之所以能如此,得益于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正经历着社会的转型,面临多重的价值冲突和文化冲突,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价值观念凸显。加之当代大学生多数是90后的独生子女,从小被家长过分溺爱,抗挫能力较弱,一旦遇到挫折就无所适从、焦虑苦闷、彷徨悲观,甚至厌世轻生,导致不断发生大学生漠视生命,肆意轻生等社会问题。本文结合苏轼的人生智慧和人生境界,探讨当代大学生如何面对挫折,如何诗意栖居,如何进行人际交往,如何做一名斗士,如何进行社会关爱等,希望能给以启迪。  相似文献   

6.
从写作学角度来看文化游记散文,其表达手段具有自己的特征。大量使用叙述语言;多议论语言的个性阐发;减少描写语言的运用,其表达手段的运用是对已有散文写作方法的突破。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学生是一个热情激荡、天性爱美的群体,他们无时无刻不在追求美、表现美、创造美。作为融科学、学、艺术于一体的语课,理应肩负起培养这些青少年学生必要的审美能力的重任。因其工具性与人性兼备的学科性质,语课在美育领域更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8.
<正>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47岁,这一年是他贬谪黄州后的第三个年头。是年三月七日,苏轼去黄州东南三十里沙湖(亦称螺蛳店)看田,因生活所迫,他想买几亩水田,有朋友作介,这次他是前去看看是否能买。途中遇雨,一行人都被淋湿,苏轼触景生情写了一首词。  相似文献   

9.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47岁,这一年是他贬谪黄州后的第三个年头。是年三月七日,苏轼去黄州东南三十里沙湖(亦称螺蛳店)看田,因生活所迫,他想买几亩水田,有朋友作介,这次他是前去看看是否能买。途中遇雨,一行人都被淋湿,苏轼触景生情写了一首词。  相似文献   

10.
苏轼是宋代最著名的文学大家,他的散文创作具有“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风格特色,在散文创作方面艺术成就独特.对我国散文创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从苏轼散文有补于世的创作态度。自然天成、闲适旷达的创作风格,以及对完美人格的创作追求等三个方面探索分析了苏轼散文的文化品格,探讨了苏轼散文具有的独特的文化品格形成的具体因素。  相似文献   

11.
苏轼作为一代文豪,不但诗歌领时代之先,散文也有相当造诣,其散文以诗入文、注重性情、语言优美、翻新出奇、韵味隽永,各种表现手法综合运用,叙事、写景、议论衔接自然,文风自成一家.  相似文献   

12.
从中学课本所选用的“四记”看,无论文章内容,写作手法还是表情达意方面都说明宋代散文是唐代散文的继续,宋代的散文取得了空前的成就,涌现了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大家,明清散文实际上是在宋代散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3.
古文以“道”为灵魂,因而“道”的涵义的丰富,亦必对古文艺术风格之形成产生影响。从韩愈的作为文化价值之善的“道”,到欧阳修的合乎自然人情之真的“道”,再到苏轼的作为美之渊薮的“道”,是道学内涵在唐宋的逐步完善和发展过程。作为唐宋古文运动之主将,此三者的散文风格与其道学思想之间存在着不可割舍的关系,并深深地打上了各自道学思想的烙印。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苏轼为词的发展做出了创造性贡献,不仅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词作,还在词中浸透了其独一无二的生命意识,给后人以无限的深思和启迪.在苏轼现存的词作中,体现其生命意识的占据了很大比例.苏轼独特的生命意识的形成也和其曲折多艰的人生经历有关.深受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潮影响的苏轼积极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但其建功立业、致君尧舜的抱负却与现实严重相背,继而追求自己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面对人生的风雨坎坷,苏轼又表现出了一种随遇而安的处世哲学;在生命本体上,苏轼还认为人生若寄如梦,应理性地看待人生的分合集离与衰老死亡.这些都在其词作中有着鲜明的体现和证明.  相似文献   

15.
散文结构的突出特征是结而不散。散文的题材有类同性,有类同性的散文通过情集结成篇。散文结构尽管丰富多样,但是每一种散文的结构类型又都能体现出结而不散的特质。文畅的散文就具有结而不散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杨绛散以人格美来吸引人,以人格的力量为感染人,她的人格美主要表现在“真诚”二字上,在中坦露出一颗真诚的心,“据事纪实”,让读自己去鉴别,去品味,可信度极高;还表现在她自身是贤妻良母,具有慈爱、善良、宽厚、谦逊、重义轻利、乐于助人等高尚品德和一颗“平常人”之心,也不乏坚强勇敢、百折不挠的阳刚之气。“人品即品”,杨绛散成功的艺术经验正在这里。  相似文献   

17.
孙犁晚年散文的文体特色主要表现为,在温柔敦厚的外表下书写沉郁沧桑的人生感触。它体现在作家对文体的沿袭与创造“、过来人”的叙事角度以及独特的语言追求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汪曾祺古典文学修养十分深厚,文学观念古今相通,他的散文创作很好地继承古代文学传统.从他的审美观及抒情如诗、写景如画、语言简洁凝练的创作之中,可以明显看出他接受了古代作家的艺术熏陶,看出古代文学的当代影响.  相似文献   

19.
苏轼散文中所表现出来的“自然天成”的审美取向促使作者遵循“随物赋形”的创作原则。“随物赋形”就是要艺术家尊重表现对象的特征和规律,准确而又自然地表现出对象的形态和特征。它以艺术形象的刻画应合乎自然为最高标准,因而随物赋形必然要求创作以传神为主而形神兼备。  相似文献   

20.
苏轼的豪放词以充沛激昂甚至悲凉的感情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他的婉约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而最能代表他深刻思想和宽广胸襟及性格特征的则是他的旷达词。本文即从其旷达词来看其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