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周恩来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运用于中国的具体实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学思想。周恩来人学思想突出地体现在:在人的本质属性上,坚持人的社会实践性;在人的价值地位上,坚持人的历史主体性;在人的价值目标上,坚持人的发展全面性;在人的价值完善上,坚持人的自觉能动性。研究周恩来的人学思想,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在领导我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在人的一系列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确立毛泽东人学思想在中国哲学中的重要地位,积极探索毛泽东人学思想研究的新途径,对于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既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不忘"人的全面发展"的大目标,又立足于积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阶段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在领导我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在人的一系列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确立毛泽东人学思想在中国哲学中的重要地位,积极探索毛泽东人学思想研究的新途径,对于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既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不忘“人的全面发展”的大目标,又立足于积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阶段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人的现代化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和建设中遇到的崭新课题.邓小平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进程中,高度关注人的现代化问题,提出了追求人的物质利益,培养人的民主观念与法制意识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一系列的重要战略构想.邓小平人的现代化思想是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丰富发展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结晶.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代新科技革命,经济、政治、文化的全球化趋势,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深化和发展等一系列情况,第三届全国人学学术研讨会的主题定名为“人学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会议着重探讨了进入新千年和新世纪的人学建设问题人类中心主义和反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新科技革命与人的自我认识的深化;个人与集体、个性与社会性的关系问题;“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社会现代化和人的发展;全球化与人权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人学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与发展中体现出重大的实践价值,而关注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人学理论的目标指向。中国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人学理论中国化奠定了文化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人学理论得到充分发展,在党的重大理论创新和重大实践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人的现代化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和建设中遇到的崭新课题。邓小平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进程中,高度关注人的现代化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战略构想: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灵魂;人的现代化的目标模式;以及人的现代化的实现途径。邓小平人的现代化思想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人学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思想结晶.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当代中国人的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指南。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加强人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哲学把人作为主体,以完整的人及其本质、存在和历史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自觉地实现向人学的转向。当代中国人学研究的兴起,有着深刻的学术根据和现实基础,是对哲学、人的科学和当代实践发展趋势自觉反映的必然结果。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紧相伴随,当代中国的人学比较集中地研究了一系列关科中国发展方向的前提性和基础性的重要问题,主要是人的生存方式、人的主体性、人的能力建设和人的精神世界、人的全面发展等,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推进着中国现代化的建设。重视和加强人学研究,可以促使人们特别中各级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和“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实行以开发人力资源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在制度创新、文化建设和组织管理中体现对人的关怀,注重人的素质的提高,实行人本管理。  相似文献   

9.
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被运用并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毛泽东侧重研究了群体、阶级的人性、社会性以及共产党人的能动性和价值观,由此共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中国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视野中的中国20世纪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视野中的中国20世纪文学,具有现代性、革命性和人本性等重要特征。现代性特征是在现代化与民族化的双向选择中呈现出来的,是几经周折,在多元化和一体化起伏消长的文化语境中,向西方思潮全方位开放,继承和转换传统,并与中国的社会实际、文艺实际相结合而产生和形成的。文学的革命性叙述,是中国文学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这是为中国现代化道路和主题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一方面,现代化涵盖了革命化,却不能取消革命化;另一方面,革命化推动了现代化,却不能替代现代化。革命化与现代化相辅相成,交织发展。现代化归根到底离不开人的现代化。文学的现代化必须建设新的人学结构,契入民族灵魂重铸的现代人学核心  相似文献   

11.
科学研究过程具有人的目的性,受人的价值观的支配,内在地包含着人文关怀的根据。因此,科学技术具有明显的人为性、为人性,科技发展具有明显的人文价值取向: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使人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科技革命使管理方式更趋人性化;科技发展为人们参与社会管理、实现民主政治奠定了物质基础;科技革命使人的生存环境不断人化、人文化,进一步彰显了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2.
新科技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福祉,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全面进步,但同时其负效应也造成了一系列全球问题。时代的需要凸显了全球伦理课题,也为全球伦理的建构提供了可能性,全球伦理关怀下的新科技革命将指引人类开创一个光辉的未来。  相似文献   

13.
镜像神经元是上世纪末脑神经科学的重大发现,对理解人类智慧的形成、发展和复杂的社会能力的进化有重要意义,被称作心理学的DNA。镜像神经元具有深刻的教育内涵,它的发现为我国的教育变革与创新带来了许多重要启发。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丰富与创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一方面,它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意蕴,其民生思想的核心是“保民”,“爱民”.同时,毛泽东民生思想是毛泽东在探索中国革命的实践形成的.既在“革命”中践行“民生”,又把“民生”的履行作为“革命”胜利的先决条件,进而达到“革命”与“民生”目标的融合与实现.毛泽东民生思想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关怀的一面,又体现出与时俱进,超越前人的一面.因此,深入研究毛泽东民生思想,对于我们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钱学森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结构,总结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进一步深化了"生产力是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的观点。他建议建立科学技术业,并将其作为新产业革命带来的第四产业。同时,他坚持要开展以系统科学为理论基础的社会系统工程建设。此外,根据我国科学技术与国防建设的经验,他用系统的理论与方法,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工程理论。他在社会主义国家学方面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现代科技革命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发展观片面地强调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严重危机,具体表现在人口剧增、资源枯竭、环境破坏等诸多方面。面对这些全球性问题,人类发出“增长极限”的叹息。本文研究了现代科技革命的复杂性理论在人类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运用耗散结构、超循环理论,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科技革命带来的巨大进步,在满足人类生存、保证生存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了人类的生存质量,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负面效应,尤其是进入20世纪,人类开始遇到了人口增长、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的威胁。为使社会能够“生生不息”地可持续发展,人们比以往更加关注科学与自然、科学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环境意识的觉醒使得环境化学与绿色技术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科学面对新的社会问题的挑战也正在引发一场科学范式的变革。与自然和谐共处为底蕴的绿色文明,终将取代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黄色文明和黑色文明,推动人类社会向更高的文明层次迈进。  相似文献   

18.
近代以来,利用西方科学对中医的解释、验证和改造,使人们对中医的认识存在着普遍的误区。中医是医道,而不仅是医学;是和人之道,而不仅是治病之学;是过程之道,而不仅是结构之学;是化变之道,而不仅是功能之学。中华医道超越科学,并可包客人体科学。科学概念的西化与神化,不仅是中华医道的灾难,而且是人类文明的灾难。随着现代科学革命的深化和人类认识的回归,中医智慧对人类未来的重要价值将日渐体现,对科学主义的狭隘的批判和揭示将日益深刻,对人类文明的未来具有重要的指示性价值。  相似文献   

19.
科学技术具有内在的革命性,时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影响。应对和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需要大力发展科学教育全面提升我国公众的科技素质;需要与之相辅的教育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及持续发展培养大批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