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风堂画苑由张善子、张大千昆伸开创,声誉鹊起于20世纪20年代,影响了中国现当代美术进程。特别是张大千,其生活、情感、艺术世界瑰丽多姿,编织了“大千学”经纬。本文通过对大风堂画派和大千学的认知,认为研究“大千学”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2.
艺术界有关张大千的书籍最多,销路最好也最受欢迎。盖因张大千是20世纪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传奇艺术家,大千有写不完的故事,取不尽的素材。张大千画艺过人,技法开派。在继承中国传统绘画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方面,尚无第二人者。早在上世纪20年代,张大千在中国画坛已崭露头角,30年代初闯荡北平便与溥心畲有“南张北溥”之称。  相似文献   

3.
张大千的艺术生涯可用“传奇”二字高度概括,而其“传奇”色彩甚至远远地超出了书画艺术的范畴,因而获得“数画人才华风流古有唐寅,今有大千”的雅号。但是,仅就艺术创作角度而言,张大千一生先后闯荡上海、北平和国际画坛,则耐人深深寻味。  相似文献   

4.
绘画大师张大千被徐悲鸿誉为“五百年来一大千”。他的绘画作品名扬海内外,但他的“三健”长寿法却鲜为人知。第一健——“健吃”。张大千儿时,因家庭经济困难,致使他营养不良,身体虚弱,犹如弱不禁风的林黛玉,既无药医治,又无营养品滋补,只好听天由命。他步入画坛后,经济收入增多,生活不断改善。他开始注意调养,从饮食入手,改善脏腑阴阳之偏。在绘画闲暇时,他四处搜寻各种美味佳肴的制作法,并且亲自下厨房,坚持数十年,以“健吃”促健身。当他步入老年时,身患眼病、心脏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但是,他同样利用“健吃”法,…  相似文献   

5.
1983年在台湾去世的张大千先生,是驰名中外的中国国画大师.他在艺苑里辛勤劳作了一生,以其精湛的画艺与艺术成果,为祖国赢得了世界声誉.张大千先生的大量遗作,是我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中国当代著名山水画家何海霞先生,早在30年代就是张大千的入室弟子.师生俩多年生活、学习和工作在一起.他们相敬相爱,感情至深.尤其在海峡两岸多年隔绝情况下,他们仍坚持交往与艺术上的交流.早在何海霞青少年时期,四川的张大千先生已是名震神州的大画家.酷爱艺术的何海霞对张大千这位名画家的作品及为人钦佩不已.  相似文献   

6.
在张大千同毕加索这两位东西方艺坛高峰人物历史性会晤50周年之际,友人汪毅先生捧来了关于“大千世界”的系列书稿——《回眸张大千》、《张大千的世界》、《大风堂的世界》。这是汪毅在三年前推出《走近张大千》,打响四川实施化名人战略的头一炮之后,继续苦心经营、笔耕不辍的新收获。拜读之后,深感三部书稿内容丰瞻,充满创意,形象生动,引人人胜,既保持和发扬了前书诗、、画、照并茂的优点,又在张大千研究的广度、深度和系统性上有进一步的开拓和升华,堪称展示张大千波澜壮阔、五彩斑斓的生活世界、艺术世界、情感世界及所创大风堂画派群体形象的鸿巨制。书稿展示的“三千大千世界”,是如此博大精深,浩荡壮美,使人心灵受到震撼,高山仰止之情油然而生;对于如何估量张大千及大风堂的化价值,评价其在艺术史上的化定位,以至思考在经济全球化、化多元化的时代单中国画的未来走向.也都足以发人深省.启示良多。  相似文献   

7.
人的情爱世界复杂多元,国画大师张大千的情爱世界更加复杂。本文通过对张大千与中国、朝鲜、日本三位恋人的解读,认为研究张大千情爱世界所具有的文化与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8.
张大千被誉为画坛"五百年来第一人",其国画代表了近现代绘画的最高成就。作为一个具有浓烈民族文化情结的画家,张大千也是一个优秀的古典诗人和词人。其画大多有题画诗,这些诗歌不仅是画面的注脚,更凸显了绘画的意境。张大千的诗词,文辞质朴、内蕴沉稳、题材丰富、感情真挚、意境优美、立意深刻,往往与画面交融,蕴含着张大千的主体人格精神追求,将儒、道、佛传统文化精髓融会贯通,有着丰富的审美张力,表达了张大千主体性的生命哲学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9.
提起柳子谷,恐怕当今许多人特别是青年人都比较陌生。这位成名于20世-2,20年代、活跃于30年代、辉煌于40年代、埋没于50年代后的画家,其曲折坎坷的人生和书画艺术以及留下的巨作正日益引发人们的关注。当我们掀开民国画坛历史,柳子谷的名字无疑是异常耀眼的。其绘山水人物、花鸟鱼虫、狮虎兽类无所不能,兰竹更具神妙,令世人瞩目。特别是三四十年代,柳子谷与徐悲鸿、张书旃并称“金陵三杰”,与上海张大千、北京徐悲鸿并称“南张(即)北徐(即)中间柳(即南京柳子谷)”。其画价曾一度超越徐悲鸿,直逼张大千,并为高官政要、金融大腕、文人墨客、书画玩家、富家弟子趋之若鹜。那时,藏家皆以拥有柳子谷作品为荣。而这样一位传奇书画大家却在解放后被埋没,令许多人为之叹息。  相似文献   

10.
凡是著名的艺术大师,往往都具有谦虚的品格,在他们身上,是找不出文人相轻的恶习的。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与著名现代派西洋大师毕加索的交往,很能说明这一点。张大千58岁时,居住在尼斯港的加尼佛尼亚城堡。他久慕毕加索的大名,很想前往造访。当时毕加索己有75岁,无论在年龄上还是世界画坛的影响上,都超过了张大千。一些留法的朋友都认为毕加索向来态度傲慢,唐突前往可能会吃闭门羹,因此都劝张大千要慎重。但是,张大千还是与夫人、翻译前往尼斯港,求见毕加索。出乎朋友们意料之外,第二天就得到了回音。原来,毕加索对张大千也是慕…  相似文献   

11.
一 香山寺,全名香山大普门禅寺,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城东南15公里的香山(火珠山)之巅.北宋熙宁元年(1068年)重建的高33米的大悲观音大士塔耸立于寺中央,内有一通<香山大悲菩萨传>碑,亦称<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得道正果史话碑>.  相似文献   

12.
尹树人 《中国文化》2014,(2):180-184
司马迁的《史记·商君列传》中有这么一段话:“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相似文献   

13.
飞扬世界不寻常——纪念张大千先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在四十年前,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六十寿辰的时候,其老友、名诗人兼书法家于右任就曾盛赞张大千的辉煌艺术成就日:“上将于今数老张,飞扬世界不寻常,龙兴大海凤鸣岗。作画真能为世重,题诗更是发天香,一池砚水太平洋!”  相似文献   

14.
张大千画款书法作为其绘画的有机组成部分,功力扎实,形式多样,风格鲜明,促成了张大千绘画艺术的超迈绝伦。他的画款书法具有开张恣肆、清癯刚健的风格美;在形式处理上,具有随形就势、相映生辉的章法美;让观赏者感知文图并茂、意蕴深刻的意境美;总体效果而言,则具有书画并善的和谐美。同时,他的画款书法也给后世画家以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5.
著名的川籍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子、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中国画坛的经典作家和世界级的伟大艺术巨匠.2009年是他诞生110周年,海峡两岸纷纷举办各种盛大活动,对他进行隆重纪念.张大千是中国现当代的艺苑巨人和画坛泰斗.纪念他可以促进海峡两岸人民加强共识,推进和加速两岸文化交流.此外,纪念和发扬张大千的爱国、敬业、打拼、创新、奉献等等崇高精神,还可以更加增强我们的发展信心与科学创新、锐意进取精神,这对于我国当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谱写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诸多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有清一代,实为我国书法史上之繁荣期,名家辈出,佳作如林,千枝竞秀,百舸争流,书法艺术极其丰富多彩。大体上,乾隆以前,帖派独盛,书法家远祧二王(羲之、献之),追摹唐贤、归于赵董(赵孟府、董其昌),继承传统,发扬光大,各具风格。乾嘉以后,碑派崛起,书法家搜求临摹鼎彝碑版,开辟创新,另成蹊径,篆隶真草,诸体大备,达到了书法史上的高峰。 所谓“帖派”“碑派”,其分野始于晋室东迁。  相似文献   

17.
茈碧湖的秋天,平静而清纯,一见之下,让人不能不喜欢。秋天的茈碧湖,蓝蓝的、清清的、静静的,好像清纯的、羞涩的美少女,羞羞答答。我又一次去了茈碧湖,再一次感受到茈碧湖的平静、清纯之美。诗云:"灵峰树绕云千壁,茈谷花深雪满湖。谁道洱海千胜景,源头此处更澄清。"得益于"洱源净,洱海清"这一洱海保护理念的缘故,洱海之  相似文献   

18.
乐山看佛     
佛教雕塑艺术在中国逾千年而不衰,以其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精湛的技艺,卓越的成就,广大密集的分布而著称于世。中国仅千佛洞、千佛塔、千佛岩、万佛堂、万佛崖、万佛石窟就达37处之多。四川广元千佛崖石刻造像,绵延长达半里以上,全崖石刻佛像多达1万7千余尊,令人遗憾的是,因修公路造像被毁过半,现仅存7千余尊;古都洛阳龙门山有万佛洞,洞内南北两壁刻有1万5千余尊佛像,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东西绵延1公里,现存主要洞穴53个,造像多达5万1千余尊。大佛最高的达17米,最小的仅有几厘米。敦煌莫高窟南大佛高26米,北大佛高33米,…  相似文献   

19.
在李可染先生誕辰百年之際,我們回顧一世紀來藝術的長河,真可謂千帆競發.而於中國山水畫史上,有兩艘錦纜寶筏--李可染和傅抱石,已然被公認爲黄賓虹以後不争的偉大存在.而且他們風格奇特,不可端睨,中國現代山水畫史没有這兩位大師,將會是黯然的.“信宿漁人還泛泛“的小舟再多也無濟於事.於是在干帆過盡之後,我們總會仰望那峨然而在的龐然大物,今天我先放下傅抱石,談我的恩師李可染.……  相似文献   

20.
举世瞩目的“南海一号”沉船打捞工作刚刚启动,而目前出水的瓷器数量之多、器物之精、风格之广足以令人惊叹。遥想当年繁盛日,千帆万桅运瓷忙,海上“丝绸之路”让中华瓷器文化漂洋过海。无散西方人对中国陶瓷制品趋之若鹜,不惜花费重金远渡重洋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