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分三大块来阐述小学生阅读活动中的德育渗透。挑选优质书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优质书源是德育渗透的基石。读书要有方法,以促进学生人格发展,阅读的价值引领就是德育渗透的航标。阅读的习惯养成就是德育渗透的路径。阅读为学生的生命成长奠基,学生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提高学生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师要深刻意识到在教育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通过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促进师生交流;把握学生心理教育,进行德育渗透;促进学生实践,进行德育内化等多种途径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3.
德育是中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在各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通过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利用学生集体生活的特点、建立学校和家庭共育体系来实施德育。  相似文献   

4.
德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要对学生进行德育,首先要将德育渗透到班级管理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在德育的环境中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良好人际环境指的是环绕在大学生周围能正面影响其思想、政治、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发展的人际关系所构成的环境.它是高校德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无形的高校德育人文环境.主要包括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在各种活动中形成的人际环境.当代大学生良好人际环境的构建就是要突出对“人“的教育,纳知性德育于生活德育之中;就是要重视校园无形环境的建设,实现外在德育与内在德育的转换;同时要营造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环境,使学生真正实现自身和谐.  相似文献   

6.
良好的品格是教师送给学生最好的礼物,"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作为数学教师,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滴融合德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而达到德育、智育双育并重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小学教育是学生想成道德认知的最关键的时期,必须要在这个阶段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语文这门学科是各个学科的基础,它是渗透德育思想的基本方式和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德育思想,有利于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形成优秀的思想品德,从这个时期开始,让小学生逐渐建立真善美的良好价值观念.不仅要教会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最重要的要教会学生踏踏实实、堂堂正正做人.  相似文献   

8.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教学生学习文化知识,更要积极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学生意识观念形成的时候,为学生打定良好坚实基础,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因此,明确小学德育的重要性,高度重视德育工作,提出有效的培养 策略,形成可实践性的德育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德育学习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小学教育是学生想成道德认知的最关键的时期,必须要在这个阶段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语文这门学科是各个学科的基础,它是渗透德育思想的基本方式和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德育思想,有利于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形成优秀的思想品德,从这个时期开始,让小学生逐渐建立真善美的良好价值观念。不仅要教会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最重要的要教会学生踏踏实实、堂堂正正做人。  相似文献   

10.
思想品德课是德育主阵地,所以思想品德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抓住教育的有利契机,用应景的案例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使德育和思想品德课相辅相成,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史振华 《考试周刊》2010,(57):228-229
《小学德育大纲》倡导德育教育要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渠道教育学生,要在学校教育与课堂教学间架起桥梁,引导学生自主体验德育活动,形成良好的德育品质。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活动,在活动中明理,在活动中长智。小学科学教学也是如此,科学学习中的道德教育要摒弃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引领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的活动中,形成德育内涵和德育品质,从而使学生真正地热爱科学,理解科学社会与技术的关系,以及对待自然和生命的态度,最终培养学生完整的人格。下面我从实践层面谈谈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化德育活动,形成德育品质。  相似文献   

12.
德育低效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德育活动对象的被动性、德育过程的表面性、德育目标的划一性这三个方面。要提高德育效率就要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满足学生多样性的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的自觉发展以及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增强德育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投入大、耗时久,却常处于低效状态.当下,要增强德育实效,就要树立德育生态化的先进理念,开展德育生态化建设.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求真、向善的道德实践中构建道德价值体系,培养学生健全完整的人格,从而提高德育实效,为学生立足社会奠定良好的道德和能力基础.  相似文献   

14.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的品格最容易塑造的阶段,如果受到正确、良好的教育,学生更容易朝积极乐观的方向发展。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渗透德育,使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这对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有很大的帮助,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以及以后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要深入挖掘并充分利用数学教材中的德育素材,适时渗透德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5.
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德育必须渗透到各门学科教学中,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尤为重要.要根据语文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深入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采取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德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格.  相似文献   

16.
学校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开展特色的德育实践活动,以德育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实施学校德育课程,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借助德育实践活动等多种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7.
正语文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注重学生智力的培养,还要肩负起提升学生德育的重任。德育教育对小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品德、法制观念、文明行为习惯,以及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具有重要意义。一、德育的涵义德育指通过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并把这些内在的思想外化为实际的行动,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良好的个人素质。换言之,德育就  相似文献   

18.
教师要在结合体验式教育的基础上,强化自身的道德修养,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加强学生的生活体验,创设良好的德育课程学习环境,完善德育课程建设,从而加强学生的道德体验。  相似文献   

19.
在素质教育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处于重要的教学地位。小学生处于教育的初级阶段,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使学生形成完整的人格与健康的品性,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认识到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与意义,从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渗透,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朱熹德育知行观是对先秦儒家及二程的德育知行观的继承和发展。朱熹德育知行观的具体应用体现在其贵知、重行和知行相须的德育方法上。朱熹知行统一的德育方法对当前高校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启示:高校德育要深化学生对道德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要加强道德实践,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要做到以知导行,以行促知,知行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