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解读性报道又称解释性新闻,是一种运用背景材料,分析解释一个新闻事件的报道方式。由于解读性报道与社会现实接近性强、新闻信息含量大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公众的欢迎,其传播力越来越强、影响力越来越大。文章分析了解读性报道出现的原因,总结了解读性报道的类型、做好解读性报道的方法,认为在当今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大众媒体加强解读性报道不仅能够更好地反映和引导舆论,还能够提高新闻报道的品位和水平,增强新闻媒体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2.
调查性报道是一种较为系统、深入地揭露政府、公共机构以及社会中存在的其他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法为主旨的新闻报道形式.本文以《南方周末》记者傅剑锋的调查性报道为文本来解读调查性报道的法律侵权诉讼风险规避.  相似文献   

3.
时代在飞速发展,新闻报道在形式上的变化则比较小.特别是在写作模式上,基本上没有多少变化。本文认为,改变平面化的报道模式,力求多侧面多层次地报道变化中的事物.使新闻报道立体化是新闻改革的必然方向。  相似文献   

4.
王秋馥  李铭 《新闻传播》2006,(12):60-61
客观性是新闻报道的基本特性之一。指新闻报道必须以客观实际为本源,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来反映事物。一是新闻报道的内容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二是在选择新闻事实和表述时遵循真实性原则,按照事实本身的逻辑来表现,任何杜撰和虚构的做法都是有违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的。作为电视节目的主流的报道形式之一的深度报道,也理所当然要遵循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深度报道包括通过记者的采访和调查将隐蔽的事实暴露在受众面前的调查性报道和用夹叙夹议手法着重阐述新闻背后的新闻的解释性报道。  相似文献   

5.
张蕾茵 《东南传播》2011,(12):83-84
新闻漫画是一种很受欢迎的新闻报道和评论形式,它运用夸张、诙谐的绘画形式,报道新闻事实,完成意见表达,以其新闻性、评议性、艺术性等特性发挥着独特的传播优势。在传播科技发展的推动下,新闻漫画从报刊扩展到电视和网络媒体上,网络新闻漫画的发展尤为迅速。本文运用符号学的研究方法解读新闻漫画,将新闻漫画的构成划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  相似文献   

6.
陈颂英 《新闻窗》2005,(5):18-21
三十一、什么是事件性新闻,什么是非事件性新闻,两者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事件性新闻是以突发事件为主的新闻报道,是动态新闻的重要形式;非事件性新闻主要是报道事物渐变过程中某些具有规律性的事实。  相似文献   

7.
客观性是新闻报道的基本特性之一,指新闻报道必须以客观实际为本源,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来反映事物。一是新闻报道的内容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二是在选择新闻事实和表述时遵循真实性原则,按照事实本身的逻辑来表现,任何杜撰和虚构的做法都是有违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的。作为电视节目的主流的报道形式之一的深度报道,也理  相似文献   

8.
国际新闻以其重大性、热点性、全球性正成为新的时代条件下读者极大关注和强烈需求的新闻主题,也是传媒拚力争夺的报道领域。但同时,国际新闻报道的趋同化也在不断升级:国际新闻报道的题材、报道的内容、信息的量以及包装形式等都大同小异,甚至连解读与批判的方式都相差无几,趋同化现象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相似文献   

9.
应该说,在新闻报道中正确地、恰到好处地、少量地运用一些数字,是可以的,甚至在某些内容的报道中是必要的。数字有它独特的个性。它简明,可用简单的数或量的表示,来说明某个事物和问题的具体内容;它鲜明,可以通过某几个数或量的对比,来证明某个事物和问题的发展或变化,类同或差异;它突出,可以凭借数或量的某种形式的披露,来突出和显示新闻内在的深刻主题。因此,在新闻报道中科学地、精确地、适当地运用一些数字,有利于说明新闻内容,也有利于新闻思想的深化。毛泽东同志生前曾亲自为新华社和党的报刊写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自然灾害频发,灾难报道逐渐成为媒体报道的重点。而媒体人作为拟态环境的建构人,如何将社会真实转换为主观思想存在着很大差异,决定这一差异的重要因素就是新闻报道角度。新闻报道角度是新闻采写者在发现、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时的着眼点和侧重点,构成事物的各个因素和各个侧面,都是新闻报道可以选择的角度。在尊重新闻真实性和客观性的前提下,新闻采写者可以从新闻事件的各个角度进行报道。新闻报道角度不仅影响新闻媒体如何主观地呈现客观现实,同时也引导受众如何主观地解读媒介现实。  相似文献   

11.
典型报道是指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既能反映同类事物本质,又具有体现党的方针、政策的鲜明个性特点的人和事物的报道。近些年来,典型报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笔者认为,作为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典型报道是有生命力的,关键在于需要按照新闻规律,不断地改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12.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新闻学的基本要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就是说,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是决定新闻存在的基础;新闻只是事实的报道,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和写真。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报道在后。按照这一基本认识,一切新闻报道都必须如实地报道事实的真相,客观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如果新闻报道的不是客观存在于物质世界中的事实,而是报道者的主观想象和臆造,  相似文献   

13.
所谓“预告性新闻”是指所报道的内容尚未成为完整发生的事实,新闻报道是依其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进行前阶段性报道.在新闻报道中这类报道形式经常出现,如奥运会期间的“明日热点”,“今日赛事”等等.预告性新闻非常适合通过广播形式进行报道.九八年春节期间,华东地区降了一场大雪,一家都市交通台及时报道了部分长途客运线路,将停开的消息,内容有旅客、车站、公路目前状况,未来气象与交通情况等.这条预告性新闻通过广播当晚发出去,一下子传遍周边广大地区.我们完全可以设想在这春运高峰期,它使得南来北往的旅客和送往迎来的亲…  相似文献   

14.
在新闻报道中,恰当准确地运用比喻,会使文章添光增色。特别是在经济报道中,对一些枯燥乏味、深奥难懂的技术、业务问题的报道;对在商品经济大潮中出现的、尚不为多数人所熟悉和理解的领域和事物的报道,恰如其份地运用一个好比喻,可以使报道的事物深入浅出,形象生动,一下子把读者拉近,从而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但是,运用比喻,重在恰当。所谓恰当,一是要把握准用作比喻的事物(喻体),和被比喻事物主体的类似点,似是而非不行,形似神异、本质特征不同也不行。二是用作比喻的事物,必须是贴近人们生活,为大多数读者所熟悉的,具有生动的形象和鲜明的特征。这样才能唤起读  相似文献   

15.
新闻炒作通常是指新闻报道策划的一种变异,是对形式范畴的把握脱离了报道客体的制约,以与报道内容不相称的形式夸大事物的某些细节。但是,新闻炒作要有一定的底线,需把握一定的度。  相似文献   

16.
沙敏 《新闻世界》2003,(12):18-18
如今的媒体多种多样.新闻报道的形式较之以前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消息、通讯、特写、已不拘束于一定的格式,但在这些报道形式中.新闻的深度报道仍有着一定的生命力.受到许多读的青睐。缘何如此。我认为关键的一点是.新闻深度报道在复杂社会和事物的纷呈中.具有一定的“分析性”和“解惑性”.应该说具有思维特性的深度报道是新闻记不懈追求的使命。  相似文献   

17.
科技学术期刊增加科技新闻报道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立新 《编辑学报》2005,17(1):56-57
科技新闻报道是学术期刊内容中比较薄弱的方面,在学术期刊中增加科技新闻报道是非常必要的.认为可以行业内最新科技成果、科技政策、科技人物为报道内容,采用动态性报道、评述性报道、深度报道的形式,期刊加强科技新闻报道应具备一定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存宽 《视听界》2002,(1):50-51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来看,编辑记者的采访报道活动是报道主体与报道客体之间的矛盾运动。诚然,作为报道客体的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报道主体无疑要尊重客观事实。然而新闻报道不仅要忠实地反映客观实际,而且要力求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使受众获得通观全局和预见事物发展前景的能力。而要做到这一点。这就要求记者编辑高扬主体意识,激发创新精神。电视  相似文献   

19.
所谓深度报道,就是抓取事物变化状态的一个片断,一个瞬间,将它们放在事物发展的整体背景和发展趋势中,运用客观分析和解释的手法,展示事物发展的内外因素关系,更丰富、更深刻地表现事物所包含的意义。一般来说,深度报道告诉人们的不仅仅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主要是解释事情的发生原因和今后的发展趋势,指导人们的生活。 近年来,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他们对新闻报道的要求也高了,不仅要求新闻报道提供各种信息,而且还要求探索和解答为什么。深度报道以溯其根源,求其真相上,判其去路,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适时的深度报道,是协助读者进行思考的需要,是党委和政府决策的需要,是增强电视节目可视性和指导性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改革新闻报道的实践表明,新闻单位有计划地组织记者巡回采访实录,是当前新闻改革的一项创新尝试,是改进新闻报道的一种有效形式。目前,新闻报道大多是目的性报道,即有目的下乡、有目的采访、三段式报道。而巡回采访实录,则是有目的下乡、无目的采访、实录性报道。有目的下乡。记者下去巡回采访实录的目的是明确的,是写报道,或某一主题的报道,或某一形式的报道。写报道是非限定性的,即取决于记者的思维敏感和兴趣,也就是说记者看到什么就可写什么,而后二者是限定性的。某一主题,如营业员服务态度的、企业双增双节的、基层贯彻落实党的政策的等等。某一形式,如批评性的、中性的或赞扬性的等。记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