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智能手机的日渐普及以及手机功能的日臻完善,手机的使用已悄然渗入到中职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手机这一“小屏幕”在给学生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中职生对手机过于依赖、手机辐射影响身体和心理健康等诸多不良问题.基于此,本文从“小屏幕”时代中职生合理使用角度来对当前中职生手机健康使用引导展开分析和讨论,进而为中职生的手机合理使用提供辅助.  相似文献   

2.
“学生在封闭式学校内携带手机,不论使用不使用,学校一旦发现将会统一没收并集中“销毁”。而销毁的方式竟然是:在每周一学校大会上将手机沉入水桶浸泡。”这是西安市长安区第五中学近日出台的规定。(4月13日(《三秦都市报》)  相似文献   

3.
《广西教育》2013,(28):28-28
近日,武汉市武昌某高中将没收的学生手机用铁锤砸毁,并设立“手机尸体展示台”进行展示,尽管事后校方表示“砸手机是为了让学生更专心地学习”,但此事还是引发不小的争议。其实,如今手机已经成为学生生活的必需品,在中小学校园中,学生使用手机的现象十分普遍。因此,现在不是争议“学生该不该使用”手机的问题,而是应该讨论“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以及“如何管理学生在学校中使用”手机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学生打手机已经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几乎随处可见。手机普及率的提高也带来不少新的问题,在职业学校尤其突出,中职生究竟该不该使用手机?下面就这一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手机沉迷是当今社会一个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世界性难题。未成年人手机沉迷表现出手机游戏成瘾、手机视频迷恋、手机社交依赖和手机学习异化等多重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未成年人的健康发展。长时间沉迷手机不利于未成年人身体健康发展,导致身体机能下降;过度化沉迷手机不利于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发展,诱发心理疾病;捷径化使用手机影响未成年人的学习能力与积极学习体验,弱化学习力;无序性沉迷手机增加未成年人接触不良信息与不良人群的机会,引发失范行为。为更好地防控未成年人手机沉迷,需要从严控未成年人手机“触网”的年龄、空间和时间红线入手,保障未成年人手机使用时长合理化,推进未成年人手机接收内容分类化,指导未成年人手机“触网”行为适度化。通过合理有效的教育干预,引导未成年人理性使用手机,防止未成年人成为“被手机耽误的一代”。  相似文献   

6.
正确、合理地使用手机,是信息化时代人们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如同只有让孩子下水才能学会游泳,手机的使用管理也是一样,必须让孩子从小就学会如何正确地对待它,让它成为一个有意义的工具。我个人认为,不应该把手机视为“洪水猛兽”,一味地采取“围追堵截”的办法,“一刀切”地禁止学生将手机带入学校,这样不仅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往往还会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7.
“现在是信息化时代,手机已经是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学校却不允许我们带手机进校园,学校的规定太没有人情味啦!”“手机是现实的客观存在,存在即合理,关键是我们如何在学校的约束和规范中,求得手机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8.
手机被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积极应对手机新媒体带来的新挑战,在构筑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的基础上,构建管理、引导机制,减少未成年人使用手机而引发的消极影响,主动占领手机新媒体这一思政工作的新载体,探索新的模式,加强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9.
当我们开车到加油站加油的时候往往会发现加油站内的醒目位置贴着“禁止使用手机”的标语。虽然很多人都知道在加油站内打手机可能会引起爆炸,但个中原因很多人就不太清楚了。也有人认为在加油站内打手机会引起爆炸这是危言耸听,  相似文献   

10.
化雨 《宁夏教育》2010,(12):5-5
山东省将为基础教育阶段在校生共同推出“绿色信使”业务,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手机。据了解,“绿色信使”是面向中小学生单独开发的特殊业务,在山东省采用统一的手机号码资源,专门向中小学生群体开放。这一业务通过技术手段屏蔽不良网站和信息,定时关闭语音、短信、聊天及娱乐游戏等功能,对中小学生使用手机实现有效的信息过滤和必要的功能限制。该业务还将与“基础教育管理信息化平台”相结合,实现手机选课、成绩查询、教师评价、消息通知等功能,进一步增强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的信息互动。  相似文献   

11.
陈松信 《生活教育》2009,(12):17-18
在学校,我们通常把学生使用手机、MP3等物品的行为称之为追求“时尚”。许多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这一行为嗤之以鼻,认为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  相似文献   

12.
鼠标可以“咬”伤我们的手,手机一族也有自己的“专利病”。随着手机的普及和其功能的多样化,收发手机短信已经成为手机使用者乐此不疲的“活儿”,热爱发短信的青春族因为拇指使用频繁,还得了个雅号——“拇指族”。可是,现在越来越多的拇指族发现,最近有些不爽了—— 原来,一种叫“扳机指”的病症找上门来了。通常,扳机指的表现是拇指酸痛无力,严重的会感到剧烈疼痛。医生指出,这是由于收发短信过于频繁,发信者常常急于回复来信,或者卖弄指法的娴熟,这就使拇指在短时间内必须快速地、以固定的动作操作按键,时间一长,拇指就会不堪重负,导致…  相似文献   

13.
当今信息社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可以称之为“技术消融”的时代,甚至不少农村家庭都用手机取代了有线电话。孩子们也经常使用手机,用手机打电话、玩游戏、上网看新闻、聊天、购物和学习,他们这一代被称为“数字土著”。“数字土著”的心智模式与成年人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4.
汪宜 《考试周刊》2010,(42):219-220
随着科技的发展,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手机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物件。手机在给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合理地使用手机,在体验手机的便利的同时又不让其成为学生的“高级玩具”,这是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去探讨的话题。本文作者以中职学校一二年级部分班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网络问卷的形式对学生使用手机情况进行调查。通过此次调查,以及后期的数据分析得到结论: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家长、学校及学生应共同努力。将手机的功能扬长避短,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码产品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随之而来的是人们不断追求更多便捷的享受。十年前,手机仅仅作为一个通讯设备出现在人们面前,但是在网络全球化的今天,手棚俨然成为个人的“超级计算机”。品种多样的手机,纷乱复杂的程序软件,不断改变着人们对手机的态度,也不断催生人们的好奇心。手机在学生群体中的普及速度也越来越快,中学生使用手机在慢慢变为一种常态化的现象。如何引导学生正确、文明使用手机,这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节目的热播,暴露出了当下人们使用汉字方面的一些尴尬,比如提笔忘字。所谓提笔忘字,就是会认、会读,但是忘了怎么写。这与电脑键盘、手机键盘等的大量使用有关。  相似文献   

17.
周斌 《班主任》2010,(7):32-33
“家校通”也叫“校讯通”,是通过网络平台和手机捆绑而成的即时教育互动平台,目前已被众多学校广泛使用。“家校通”给家校沟通带来很大方便,但在实际使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合理利用这一科技新平台,真正实现家校教育的良性互动呢?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8.
詹迪威 《班主任》2014,(2):47-48
据“知情人”报料,近期班里不少学生沉迷手机阅读不能自拔。于是,一轮关于沉迷手机有害论的“狂轰滥炸”开始了。在抓了几个“现行”、收缴了几个“警惕性不高”学生的手机、约谈了几个“老朋友”后,情况依然没改变多少。相反,学生的警惕性更高了,使用手机更隐蔽了,甚至有学生将寝室卫生间窗户用厚布蒙上通宵“夜读”!带着身心俱疲的挫败感,我上网、看杂志,了解别人是怎么做的。终于,“同伴教育”四个字让我眼前一亮。我决定——让手机阅读“热”起来。  相似文献   

19.
(一)从手机的发展看LTCC技术的应用 手机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最频繁的电子设备,经历了从只有单一通话功能的“大哥大”到如今具备多种功能的智能化手机的飞速发展,这主要得益于电子元器件小型化和集成化的贡献。手机实现通信功能的基本部件主要由射频接收和射频发射两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20.
“小淇,帮我看看手机上面写的什么?”“小淇,帮我看看这是谁打的电话呀?”……唉,奶奶赶时髦,也用起了手机,可她却老看不清手机屏幕上显示的字,一个劲儿地向我“发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