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隐性采访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万春 《新闻记者》2000,(3):49-51
隐性采访,又称为暗访,是相对于公开采访而言 的,主要是指新闻记者不暴露真实身份和采访目的,以偷拍、偷录等隐蔽手段对人物或事件进行采访。这种非常规的采访手段,主要运用于采访对象弄虚作假,或者批评性报道中采访对象拒绝接受采访甚至对记者人身安全构成威胁的特殊情况。实践证明,这种隐性采访手段对于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是必要的,也是比较有效的。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等新闻评论节目对此所做的尝试是令人欣喜的。但是,正如人们常说舆论监督是柄“双刃剑”,隐性采访因为涉及到采访手段的非常性和对隐私与秘密的接触,实施…  相似文献   

2.
法律图书采访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通过分析法律图书时效性强、出版与立法密切相关等特点和当前法律图书采访中存在的不能及时满足读者需求这一突出矛盾的原因,围绕做好法律图书采访工作,提出了提高采访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修养、确定因馆而异的采访方向、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获取采访信息、以法律专业书店作为主要采购方式等法律图书采访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舆论监督的逐渐深入,随着新闻竞争的加剧,记者采访的方式出现了多样化的格局。除了显性采访(即亮证,公开记者身份)外,隐性采访越来越为记者所倚重,并成为调查性、批评性、揭露性报道等舆论监督行为的主要采访方式。 隐性采访的长处这里不表述,其隐含的风险,不得不向同行们提醒。因为隐性采访涉及很多法律问题、新闻职业道德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慎重其事。 一、以什么身份采访 任何记者首先是作为一个自然人、一个公民而存在,具有在法律上的任何民事行为能力。凡一个公民所享有的法定权利,他都可以行使。警察为了侦查、…  相似文献   

4.
隐性采访因记者隐藏了自己的身份和意图,容易了解到真实可靠的第一手材料,有助于记者把握采访时的主动权.但由于隐性采访比较特殊,记者在进行采访的过程中,只有遵循相关的法律限制,把握好新闻报道和隐性采访的度,才可以更好地使用这一采访方式.  相似文献   

5.
隐性采访作为新闻媒体实施舆论监督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现实社会中已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其法律定位的不确定,隐性采访又时常徘徊在掌声和呵斥之间的尴尬境地。在依法治国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尤其是面临着现在更加开放的形势,从法律上回答有关隐性采访的合法性等一系列问题,无论对于规范新闻采访行为,还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隐性采访的定义及其合法性隐性采访,顾名思义,主要是指新闻记者不暴露真实身份和采访目的,以偷拍、偷录等隐蔽手段对人物或事件进行采访。隐性采访的成立必须具备一个前提和三个…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闻介入社会生活,特别是新闻的舆论监督介入社会空间的不断深入,法律体系的逐步完善,新闻采访活动与法律两者之间的关系愈来愈密切,新闻采访活动,作为舆论监督的有力武器,新闻采访不可缺少的方式,捕捉鲜活真实素材的有效手段的隐性采访活动必须在法律约束的规范之内,不可凌驾于法律上。  相似文献   

7.
朱波 《新闻通讯》2010,(9):56-57
隐性采访是新闻工作者在不被采访对象知悉采访意图的情况下进行的采访活动,也有人称之为暗访、私访、偷拍或偷录。美国的“水门事件”被揭露,央视“新闻调查”等的成功均有赖于这种采访方式。不过,由于隐性采访方式的特殊性,在采访以及报道过程中极易出现一些法律问题,特别当被采访的对象是自然人时,  相似文献   

8.
浅谈隐性采访的媒介自律与法律限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隐性采访媒介自律的重要性。隐性采访,又称为秘密采访或暗访,是指新闻记在未被采访对象感知的前提下,运用摄像机、录音机或照相机等工具,秘密地获取新闻事实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自1987年三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实施后,公民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以前靠行政手段解决的新闻纠纷不少演变为新闻官司,全国各级法院受理的新闻官司逐年增加。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民主与法制进程的加快,另一方面也要求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必须适应新的形势,增强法律意识,用法律规范新闻宣传。 尊重采访对象的法律权利 在计划经济年代,新闻采访往往依靠行政命令去实现,人们也往往把新闻媒体等同于上级机关。一个电话、一封介绍信,不论对方是否乐意,都必须接受采访,甚至必须按照采访者的思路去回答问题、组织场面,倾…  相似文献   

10.
徐宜可 《传媒》2016,(3):89-90
隐性采访可以揭露一些社会的黑暗面,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人们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但由于其采访的特殊性,在采访过程中很容易引起法律冲突,造成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侵犯.对此,政府和媒体等相关主体有必要加强对隐性采访的管理,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本文从法律视角出发,在阐述法律规制的基础上,分析隐性采访的冲突及其风险规避策略,以期为政府和媒体机构的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郭涛 《青年记者》2009,(13):61-62
隐性采访与公开采访相对,也称暗访,指记者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的身份以体验等方式,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又未被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方式。隐性采访作为舆论监督的一种手段,在一定程度上给记者采集事实提供了方便与可能。但是,记者没有特权,如何把握隐性采访的“度”,以免陷入法律误区,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做了一些总结。  相似文献   

12.
本刊从第二期开始,在“专题讲座”栏目,开辟“自律与维权”,特约请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党委书记顾理平撰文。本期《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开展隐性采访》是第三讲,讲解了隐性采访中出现违法的主要表现、隐性采访的法律禁区、在法律度的把握上应注意的规则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隐性采访的特点及争议 隐性采访又称为秘密采访或暗访,是新闻记者在未被采访对象感知的前提下,运用摄像机、录音机或照相机等工具,秘密采获新闻事实的方法。隐性采访的基本特点是:一,记者隐去了真实的身份出现在新闻现场,即隐性采访是记者带有主观故意的行为,这与采访不期而遇的目击性新闻有所不同;二,隐性采访事先未征得被采访对象的同意;三,隐陛采访是在被采访对象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14.
隐性采访,是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隐瞒记身份以体验的方式,或以其他方式,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而并未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从新闻实践来看,这种采访方式满足了受众的知情权,增强了舆论监督的力度,从而受到了社会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15.
隐性采访是为了完成某一种公开采访无法完成的特殊采访方式,由于其特殊性,采访中常涉及法律问题和道德伦理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具有争议的问题。本文从隐性采访的法律界限和伦理原则入手探讨了隐性采访应遵循的守法事项和道德伦理原则,提出作为新闻记者在必须采用隐性采访时,应牢固把握法律和职业道德底线。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对隐性采访的研究,到了应该从具体的法律侵权层面转向研究其对法律信仰损害的时候了.文章以隐性采访对法律信仰的背离为主线,深入论述了隐性采访对法律信仰背离的表现、原因及新闻从业者如何构建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17.
邹艳娟 《新闻窗》2007,(2):93-94
近年来,隐性采访这一鲜活的新闻采访方式逐渐被各新闻媒介所运用,特别是新电子设备的出现,更为电视记者进行隐性采访、偷拍偷录打开了方便之门。在众多批评性舆论监督报道中,偷拍偷录记录的同期声和影  相似文献   

18.
所谓隐性采访,主要是指新闻记者不暴露真实身份和采访目的,以隐蔽手段对人物或事件进行采访。隐性采访是十几年前开始兴起,发展历史并不长的一种采访方式。但其发展速度十分迅猛,在各种媒体中普及极快。发展的高速度带来的问题就是:许多方面的新制度来不及健全,新规范来不及完善,传统的伦理观念和旧的法律规章又多有与之冲突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卧底采访是一种打入对方内部的秘密的采访行为。由于这一采访方式隐藏的巨大法律风险、道德疑问及安全隐患,各国新闻界普遍认为,坚持卧底采访应成为采访中最后的手段。本文通过介绍美国食品公司VS.美国广播公司(ABC)判例的发展,分析青岛《城市信报》系列卧底采访中的法律隐患和记者安全问题,重述卧底采访的采访规范与要求。  相似文献   

20.
厉燕 《视听纵横》2003,24(6):25-27
隐性采访作为新闻媒体实施舆论监督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现实社会中已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其法律定位的不确定,隐性采访又时常徘徊在掌声和喝斥之间的尴尬境地。在依法治国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尤其是新闻媒体在加入WTO以后面临着更加开放的形势下,从法律上回答有关隐性采访的合法性等一系列问题,无论对于规范新闻采访行为,还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