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孙悟空的形象问题,学术界已有众多的观点,但很少有对其象外之意作进一步探讨的.打破惯常思维而通读<西游记>,我们会发现吴承恩所塑造的孙悟空这一形象是一个高度异化的悲剧形象.从异化悲剧的产生经历异化悲剧的过程,最终达到诛心的悲剧结果,整部<西游记>可看作是孙悟空性格异化的悲剧史.  相似文献   

2.
对孙悟空形象的解读,是研究《西游记》的关键所在,直接关系到对这部作品主题的阐释。自《西游记》问世以来,关于孙悟空形象和作品主题问题,一直存在着众多不同的说法,有人甚至认为作品主题上存在矛盾。孙悟空形象经历了从无法无天的"不法"之徒到自觉降妖除魔的"护法"使者的转化过程,把握了这一形象的转化,有利于对作品"惩恶护法"主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当下关于孙悟空形象的九种成说 ,多以孙悟空为英雄形象 ,而似未对其象外之意作进一步的探讨。不囿于成见而通读《西游记》 ,会从文学理论角度发现孙悟空英雄形象仅仅是其悲剧性的外壳 ;从艺术哲学角度可见其悲剧性乃孙悟空形象的本质 ;从历史角度能够证明孙悟空形象的悲剧性源于晚明社会的“沉暮品格”。在三维理论视野的全面审视中提出悲剧性乃孙悟空形象的本质特征问题  相似文献   

4.
关于《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的来源问题主要有本土说和进口说两种观点,学界对此存在许多争议.文章通过对比两只神猴的人物特点、性格特征和作品的故事发生情节与环境背景,以及分析本土说的片面之处,不难发现齐天大圣孙悟空的人物形象并非本土原创,而应该渊源于印度神猴哈奴曼.  相似文献   

5.
论孙悟空的宗教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现有《西游记》论著忽视的一个问题,即孙悟空具有宗教意识。这种宗教意识,一方面表现为他具有佛教教义所说的“六识”中的法识;另一方面,表现为他具有佛教思想,主要是皈依思想。但他的皈依是不彻底的,他还具有自我意识。孙悟空的形象体现了人、动物、神魔、宗教四个特点的结合,他是一个宗教的战斗英雄形象。这对孙悟空形象的研究所有突破。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现有《西游记》论著忽视的一个问题,即孙悟空具有宗教意识。这种宗教意识,一方面表现为他具有佛教教义所说的“六识”中的法识;另一方面,表现为他具有佛教思想,主要是皈依思想。但他的皈依是不彻底的,他还具有自我意识。孙悟空的形象体现了人、动物、神魔、宗教四个特点的结合,他是一个宗教的战斗英雄形象。这对孙悟空形象的研究所有突破。  相似文献   

7.
《西游记》是一部大家都爱看的书,其中孙悟空的形象尤为鲜明。要研究《西游记》则从孙悟空开始恰切一些。而长期以来论者多从孙悟空作为神话世界的英雄这方面加以论述,或者从孙悟空身上所体现的"个性解放"思潮来阐述。本文试图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来重新阐述这个问题——从孙悟空身上所具有的人性特征来论述其形象所反映的儒家思想。  相似文献   

8.
孙悟空在西游记中至少有四重意义。1.孙悟空在《西游记》中起着贯穿始终的结构作用;2.孙悟空形象还是对封建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揭露和批判;3.这个形象本身还表现了作者的政治理想、人格理想和生活理想;4.孙悟空形象的谐趣意义不仅具有滑稽的喜剧色彩,他的绝对自由更是人的生活理想的外化  相似文献   

9.
孙悟空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最独具特色的形象,是著名的神话角色之一。他的性格鲜明,勇敢善良,活泼机智,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孙悟空形象具有多重性,这种多重性体现在他身上的各个方面:孙悟空与生俱来的反叛精神使他成为了一个勇敢无畏的反叛者;对自由的渴望使得他成为无所拘束的自由者;孙悟空是法力高深的能力者,高深的法力成为了他护送师父西天取经的重要保障;孙悟空嫉恶如仇,同情生活贫苦的百姓,降妖除魔是他的神圣使命,打败了无数妖魔鬼怪,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树立了孙悟空除恶扬善的光辉的正义者形象。孙悟空的形象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他的形象丰满,具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吴承恩以孙悟空这一文学形象贯穿了整个表达个体化理想的“西游”世界。孙悟空是作者心志的流出,对此形象的分析是理解《西游记》全书旨要的关键。文章以孙悟空是吴承恩所塑造的“理想人”为出发点,试图从作者赋予理想人的特质、孙悟空作为理想人活动的背景与对立面、理想人在神魔世界中的边缘化处境和原因三方面入手,着重探讨孙悟空作为“理想人”模型的内在原因及其表现形式,努力构建出对孙悟空形象的个体化理解并对此作出美学意义上的阐发。  相似文献   

11.
孙悟空是《西游记》的中心人物。诸多论者对孙悟空的形象意义解读往往从政治的角度,从人物所产生的时代环境为依据。本文试从生命个体的普遍性上对孙悟空的形象进行解读,通过个性化的手法用孙悟空这个个案,形象地展示出一部人类追求史。书中的种种情节都是人类追求之心路历程的光辉印迹。孙悟空的生命历程可分三个阶段:闹龙宫地府——大闹天宫——护卫唐僧西天取经。自称"齐天大圣"的孙悟空从"大闹天宫"的失败,到西天取经的成功被封为"斗战胜佛",蕴涵着光辉的生命历程的哲理思考。  相似文献   

12.
吴承恩的《西游记》是我国古代神话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而孙悟空则是全书中最光辉的形象。作者以整整七回的“大闹天宫”的故事开始,突出了全书战斗性的主题,同时把孙悟空的形象提到全书首要地位。“大闹天宫”表现了孙悟空的放心形象。这一放心形象成为全书最为精彩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
<正> 胡适先生曾说孙悟空的原型由印度进口,鲁迅先生则指出孙悟空形象源于唐人传奇《古岳渎经》,而笔者以为《柳毅传》的钱塘君与孙悟空有一种更深刻地渊源关系。唐人李朝威的传奇小说《柳毅传》,塑造了钱塘君等形象,神话长篇《西游记》则刻划了孙悟空等形象,若将钱塘君和孙悟空形象作一比较,会发现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为一目了然,特列表于后:  相似文献   

14.
孙悟空的原籍可能在福建宝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宝山的地理位置,宝山的有关考古发现.宝山内在相关因素和外在相关人文环境等多角度展开分析,认为宝山的考古发现,是孙悟空形象产生于此的重要实物佐证。宝山所处的位置、文化环境、相关场景、民间传说具备孙悟空形象产生的基本条件。宝山周边的人文环境具备孙悟空形象形成的必备条件。从而得出推论.孙悟空的原籍可能在福建宝山。  相似文献   

15.
作者从孙悟空影象入手,分析了《西游记》在对孙悟空形象的超我性塑造中,对人类寻求解放问题的理性思考,即人需要解放自身,摆脱各种束缚与最终,达到自由;但又不可放纵人性,要有一定的规范约束。  相似文献   

16.
朱彤同志的《论孙悟空》一文,论述了孙悟空这一艺术形象的社会历史根据及其典型意义。其中有些论点,读了颇受启发。但该文认为孙悟空是一个市民工商业者的形象,体现了“由新兴市民工商业者向地主阶级转化”,“既有反封建的反抗性、进步性,也有与封建势力合流的妥协性、保守性”,并断言孙悟空形象“寓言般地、典型地概括了新兴市民社会势力这种两重性”即“两面摇摆态度”。这一分析,不仅不符合孙悟空性格的本质和主流,而且贬低了孙悟空这一形象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彬 《华章》2010,(31)
作为小说<西游记>的最主要角色,孙悟空的形象可谓深入人心.自小说诞生以来,各个时期的文人学者对其形象给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有着种种的看法.本文拟从一个现代社会的人的角度出发,对孙悟空形象从诚信原则、不断觉悟及东方精神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其形象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这里开始的“孙悟空形象探源”,将以五、六万字的篇幅讨论孙悟空这一艺术形象的来源和形成过程。为便于以后的讨论,这里先将整个专题研究的设想简介如下: 第一部分对现有各说的合理成份和主要失误作一些原则分析,提出对原型与影响、猴行者与孙悟空等不同概念应有所区别;孙悟空形象的探源应从《大唐三藏取经诗  相似文献   

19.
看过电影《大话西游》的同学一定会对其中的“唐僧”一角印象深刻,他的形象完全颠覆了《西游记》中的正统刻画:每次在孙悟空面前抓住某个无关紧要的问题展开长篇大论,滔滔不绝、絮絮叨叨、没完没了.弄得孙悟空直想挥棒将他痛扁一顿。  相似文献   

20.
考察了二郎神形象在民间的演化情况,分析了他在《西游记》中的特点,指出《西游记》中的二郎神形象是在前代英雄传说基础上优化整合而成的。认为他在作品中虽然只是一个配角,却与众多神魔形象迥然不同,其高傲而又嫉恶如仇的个性、超群的本领、浓烈的侠气都与孙悟空有诸多相似之处,与孙悟空一样承载着作者的理想,而且对孙悟空形象也起到了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