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信息系统集成和Web Services技术,通过松散的应用集成,使用Web Services技术,将EAI技术和Web Services技术相结合来实现开放式企业应用集成,设计了一个基于Web Services的企业应用集成框架——Web Services EAI框架。和传统的EAI框架相比,Web Services EAI框架具有易开发、标准开放、开发灵活、动态集成、开发便宜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可伸缩性、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显示了基于Web Services的信息系统集成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教育资源库集成的必要性和集成所面临的问题,在深入研究Web Service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Web Service技术的校际教育资源库集成方案,并讨论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实现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基于Web Service的校际教育资源库系统集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教育资源库集成的必要性和集成所面临的问题,在深入研究Web Service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Web Service技术的校际教育资源库集成方案,并讨论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实现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当前教育资源的建设背景,针对资源库集成这一关键问题,在讨论分析现有典型异构资源库集成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P2SP技术的教育资源库集成技术,并对资源库集成技术的研究前景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贫困地区反贫困职业技术教育的集成管理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贫困职业技术教育是有效反贫困的重要环节.而贫困地区反贫困职业技术教育应采用集成管理模式,将职业技术教育的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并将其与反贫困相关的各种要素组成集成管理体系,使职业技术教育在我国贫困地区充分发挥反贫困功效.  相似文献   

6.
集成经济是本文提出的新概念。由于技术集成和研究方法集成在经济中的出现,集成经济运用而生。集成经济是新型的经济形式,代表了当代经济发展的新潮流。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现代制造业的基本内涵,指出了制造业发展的方向即现代集成制造系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组成以及系统中的分布式结构,并从系统功能集成角度探讨了系统中各子系统内部以及子系统间的集成策略.最后结合中间件技术和工业以太网技术介绍了系统集成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集成经济是本文提出的新概念。由于技术集成和研究方法集成在经济中的出现,集成经济运用而生。集成经济是新型的经济形式,代表了当代经济发展的新潮流。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整合本单位分散运行在相同或不同服务器上的各信息系统为背景.主要研究了基于不同NET版本构建的信息系统的集成技术、同一.NET版本构建的信息系统的集成技术、ASP与ASP.NET信息系统的集成技术、各信息系统的用户账户权限集成共享技术,并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和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0.
<正>信息技术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信息的载体主要是电子和光子。从人类发明第一台计算机,到今天日常使用的笔记本电脑和手机,电子集成技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相比电子集成技术,光子集成技术要落后很多。据了解,现在光学领域的科学家所要面对的基本问题是:未来人们能否成功实现光子集成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光子计算。为了实现光子集成芯片,科学家  相似文献   

11.
“十四五”规划中明确要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等前沿领域,推动人工智能同各产业深度融合,并且提出要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近几年,人工智能已经逼近新一轮科技浪潮的巅峰,人工智能+教育融合程度也在急剧深化。但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广泛深远的影响,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多变,人工智能技术如何继续深度融入教育?运用复杂系统科学的理论审视社会、教育和技术系统,可以发现人工智能和教育融合面临社会-教育系统发展质量不充分、基础理论研究较薄弱和实践应用领域不均衡三大困境。通过呈现开放动态的系统结构,以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采用技术路线图的基本框架,描绘出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的三维关键路径,即打破知识技能壁垒、构建智慧学习体系和培育学习型社会价值系统。  相似文献   

12.
于梦真  刘敏 《教育技术导刊》2021,19(12):208-212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引领着新一轮教育革命。针对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发展尚不完善的现状,以中国知网CNKI关于教育人工智能的期刊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知识图谱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文献数据进行分析解读及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展示。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教育人工智能发展现状,揭示国内教育人工智能前沿热点与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教育人工智能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物联网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兴专业,可供选择的课程多,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是十分必要的.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势必要求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做出及时调整.本文在常州工程技术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教学实践基础上,对高职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进行了研究.根据岗位需求理清了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了毕业生的核心能力要求,专业课程体系中整合了网络与通信类课程、优化了计算机类课程、增设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课程.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数字化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分析等应用于学校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线上线下融合教育必将成为一种常态的教育教学方式。选择武汉一高职院校作为试验案例,探讨如何将传统以“教”为核心的教学系统转化为“个别化”学习辅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基于“GROW模型”的技能应用,创新职业院校线上线下教育融合新路径。  相似文献   

15.
智能家居是一个融合了通信原理、控制技术的控制系统。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智能机器人逐渐渗透到高端智能家居生活中。主要研究嵌入式系统在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中的应用,通过IAR EWARM嵌入式集成开发环境,实现基于ARM架构设计的机器人在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中的基本功能,介绍软件的开发环境和具体的算法。  相似文献   

16.
人工智能是未来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遵循人本主义理念并形成人本人工智能教育新应用,将有力促成一种新型的研究与应用范式——教育人工智能(education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eAI)的形成。eAI注重以人为本的协作教育理念,在智能技术的支持下,以人和机器的交互、协作为研究对象,理解教育活动并揭示其发生的规律,从而促进人和机器智慧的共同成长。因此,在以人为本理念的引领下,eAI必将是人本人工智能的持续动力和新的研究范式,也是未来教育创新发展的新诉求。文章深度融合人本人工智能与教育,开展eAI的理论探究。首先,从人工智能、人在回路和奇点生态三方面阐释了人本人工智能的内涵,并解析eAI创新所需要的支持智能、增强智能和人机协同智能的一体化联动。在此基础上,剖析eAI的核心要素,构建了人本人工智能引领下eAI的研究框架,以人在旁路、人在回路和人在领路模式贯穿三大智能(支持智能、增强智能和人机协同智能)来透析eAI生态。最后,从基于混合智能的eAI环境、面向协同增智的eAI技术、底线思维引领下的eAI实践理性、面向设计思维的eAI创变力量、基于和谐共生的教育伦理等方面探寻了人本人工智能视域下eAI新范式,以期为构建人本人工智能视角下人机协同的eAI新生态提供设计思路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7.
为全面了解人工智能应用于特殊教育的知识流、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本文对687篇相关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结果 表明,本研究领域呈现出多学科的融合趋势,蕴含了“医教结合”的理念;研究热点向对象类型多样化、研究技术多元化、应用领域日常化的方向演进;研究趋势从“医教结合”的视角分析,可分为前期侧重“以医为主”,中期关注“医教并...  相似文献   

18.
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的重要路径就是以智能教学系统的形式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支撑和辅导。在正式的学校教育中,教师以混合式教学的方式将智能教学系统整合到常规教学中,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到显著而正面的促进作用;对于非正式的在线教育,智能教学系统对学习者的适应和帮助不仅体现在知识和能力上,更重要的是在情感和态度、方法与过程方面。本文以参与一个教育信息技术研究重点课题的三所学校的数学混合式教学实践为例,详细阐述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路径及其影响效果,指出其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应用特征的新一代5G信息技术正在不断改变和颠覆传统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形态,融入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文科教育,推动多学科、跨学科的交叉融合,推进学科体系的结构性变革,成为新文科建设的必然趋势和要求。从新文科内涵及要求出发,结合5G新技术的内在特征,在创新认知理念、重塑学科模态、探索研究范式等方面提出了5G新技术的应用价值和技术意义,为5G时代新文科研究和探索提供全新的数字思维和科技理念,更好地回应和阐释科学技术与人文学科之间的内在关联,实现技术科学与文科教育的融合创新。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在我国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实现人工智能技术与汉语教学的深度融合,对相关技术进行梳理,并列举教学应用实例,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总结案例主要应用场景、功能与实际应用中的难题。在对人工智能汉语教育全面认识的基础上,构建人工智能汉语教学应用框架,并提出相关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