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0 毫秒
1.
目的:探索中药制剂生脉注射液在晚期肺癌化疗中降低化疗副作用疗效评价.方法:对74例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36例,两组化疗方案相同,治疗组化疗期间联合生脉注射液.观察治疗后两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毒副作用.结果:两组近期疗效(CR PR)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在KPS评分,化疗期间消化道副作用及骨髓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生脉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不但能减轻化疗药物毒副作用,且能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为观察运动疗法联合电针治疗羽毛球运动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90例患有肩袖损伤的羽毛球运动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运动组、电针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运动组采用运动疗法,电针组采用电针治疗,联合组采用运动疗法联合电针治疗.各组每日治疗1次,共治疗4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通过肩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t-Murley)和关节活动度评定其效果,并记录不良反应.经组内比较发现,3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的Constant-Murley评分、关节活动度测量(Rangeofmotion, ROM)得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数值提高.经组间比较发现,治疗前3组患者的Constant-Murley评分、ROM得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3组患者的Constant-Murley评分、ROM得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联合组的Constant-Murley评分、ROM得分与电针组、运动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电针组与运动组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及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0例,采取N-乙酰半胱氨酸与盐酸氨溴索联合用药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采取盐酸氨溴索单纯用药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用药组治疗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单纯用药治疗组的有效率74%,且肺功能指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也较对照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乙酰半胱氨酸与盐酸氨溴索联合用药相对于盐酸氨溴索单纯用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经络导平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60例,总结其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内科药物脑复康和复方丹参片口服,治疗组采用经络导平治疗,二组均结合康复训练,根据简式Fug1-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记分法(MBI)进行评分,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FMA及MBI评分均明显上升(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FMA及MBI评分上升幅度更为显著(P<0.05)。结论:经络导平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疗效好,值得研究利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综合分析其作用机理.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舒血宁注射液加常规药物治疗组(治疗组)30例,常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平均减少积分为(9.33±4.47)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3.4%、(8.50±4.60)分(P<0.05);在降低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及升高红细胞变形指数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舒血宁做为急性脑梗死联合用药,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与扩张血管、降低血液粘度有关,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消癌平注射液治疗晚期肺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择我院内科自 1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收治晚期肺癌患者 31例 ,其中 18例采用消癌平注射液治疗 ,其余 13例采用华蟾素注射液治疗 ,现将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31例均为住院病人 ,男性 19例 ,女性 12例 ,年龄 4 3岁至 77岁 ,平均 6 3岁 均经过胸片、CT或纤维支气管镜等检查 ,并由病理证实确诊的晚期肺癌(均有远处转移 ,失去手术机会 ,不宜化疗或拒绝化疗病例 )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两组病例肺部肿块均为 2cm至 6cm ,均为单侧肺部肿块 ,肿块数目为 1至 2个 ) ,治疗组 18例 ,对照组 13例 ,其中治疗组使用消癌平注射液 4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悯老散外治法联合黄连温胆汤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确诊卒中后抑郁患者6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予以黛力新,早中一片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予以悯老散外治法联合黄连温胆治疗,疗程为21天。结果:治疗前后两组的HAMD、中医症候量表评分均较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HAMD、SNSS评分及中医症候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HAMD及中医症候量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组在改善抑郁状态及中医症候方面具有优势,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8.
《学周刊C版》2017,(16):94-95
目的:观察针药联合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的效果。方法:选择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针灸治疗,两组治疗1个月后观察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7.1%)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80.0%)(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15.82±12.09)分和(24.34±11.85)分,都明显低于治疗前的(37.16±12.55)分和(37.56±12.79)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联合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能够促进恢复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提高总体疗效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王贞 《考试周刊》2015,(21):131-132
目的 探讨舒血宁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应用丹参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则予以舒血宁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44%,比对照组83.33%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血宁治疗脑梗死具有明显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舒血宁联合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高FIB(纤维蛋白原)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双盲给药。治疗组: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舒血宁针20ml静脉点滴,每天一次,持续10天;同时用低分子肝素钙针4100u腹部皮下注射,每天两次,持续10天;对照组: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500m l静脉点滴,每天一次,持续10天。治疗前后进行CSS、B I评分及FIB测定并比较两组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间CSS评分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d14、d28、d90两组间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d28及d90的B I,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间血浆FIB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d3、d7、d14治疗组血浆FIB含量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90d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X2=7.743,p〈0.05)。结论:舒血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伴有血浆FIB含量增高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有利于伴有血浆FIB含量增高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医—药互助”在临床药师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胃肠外科轮转的临床药师60人,随机分为A、B 2组,A组(30人)采取“医—药互助”进行临床教学,跟随主管医师管理病人,并对所管理的病人治疗用药进行点评和分析,B组(30人)采取不管理病人,以“见”和“听”为主的传统教学。出科时对2组学生进行考试及相关问卷调查。结果:A组学生学习兴趣更浓厚、学习效率更高及对临床工作有更好的认知(P<0.05)。A组学生能有效地提出关于临床用药的建设性意见及改进方式(P<0.05)。结论:采用“医—药互助”的培养理念能更好地培养临床需要的临床药师。  相似文献   

12.
《河西学院学报》2019,(2):32-35
目的:观察手法联合双醋瑞因胶囊口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膝骨性关节炎患者68例(不包括脱失和剔除8例患者).观察组33例,共40膝,予手法联合双醋瑞因胶囊口服治疗;对照组35例,共41膝,予双醋瑞因胶囊口服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积分的变化,判定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膝关节疼痛积分在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37/40),优于对照组的75.6%(31/41,P<0.05).结论:手法联合双醋瑞因胶囊口服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肿胀及功能.  相似文献   

13.
徐亮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4):76+151
目的:观察和分析葡萄糖酸钙片+维生素D3注射液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葡萄糖酸钙片+维生素D3注射液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对照组仅口服抗组胺药和外涂复方地塞米松软膏。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维生素D3注射液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观察甘利欣注射液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平行阳性对照随机分组,单者方法,对9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甘利欣注射液改善临床症状及改善肝功能疗效的临床观察.治疗组62例,静脉应用甘利欣注射液,对照组31例,应用丹参注射液及肌苷片,均治疗6周.结果:治疗组对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善及肝功能指标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现呼吸、心血管、泌尿、神经等系统及肌体一般状况发生异常.结论:甘利欣注射液对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为评价触发点疗法联合磁振热疗法治疗慢性颈肩部疼痛的临床疗效,选取66例慢性颈肩部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行磁振热治疗,实验组患者行触发点疗法联合磁振热疗法,每周治疗5次,共治疗两周。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总有效率评价,并对两组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比较。结果发现: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6.7%,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组间VAS评分、NDI评分及ADL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组内VAS评分、NDI评分及ADL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组间VAS评分、NDI评分及ADL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触发点疗法联合磁振热治疗可以减轻慢性颈肩部疼痛患者的疼痛情况,改善患者颈肩部的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艾灸"三步法"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糖尿病足(DF)的效果,并总结护理措施。方法:将3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和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艾灸"三步法"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33%,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三步法"联合湿润烧伤膏在DF的护理中效果明显,缩短了DF的愈合时间,提高了DF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此次研究主要对丹参注射液联合丹参酮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此次研究主要以我院教学医院在2011年5月份到2012年12月份收治的7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7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组别各35例,对照组患者在临床治疗上主要采用常规的治疗措施,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常规的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增加丹参注射液联合丹参酮注射液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液流变指标改善情况以及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在临床症状、血液流变指标改善情况以及临床效果的比较上,结果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在临床症状、血液流变指标上情况以及临床效果比较上,具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参麦注射液联合丹参酮注射液对治疗冠心病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18.
甲氨蝶呤联合益赛普治疗类风湿风湿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甲氨蝶呤联合益赛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9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为2组:联合治疗组45例,口服甲氨蝶呤10~15 mg 1次/周,益赛普50 mg 1次/周,皮下注射;对照组45例单用甲氨蝶呤10~15mg 1次/周.疗程为3月,对2组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进行评价.结果2组的临床症状即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的改善均有良好效果,联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均明显降低,且联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安全性方面,联合用药组一例出现肺部感染,停药及给予消炎药后好转.1例最初出现注射局部皮肤红肿伴瘙痒,3d后自行消失,未影响患者正常用药.对照组1例于服用甲氨蝶呤第2日出现头晕及胃肠道不适,1例出现口腔溃疡,1例化验血常规白细胞降低.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益赛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且明显较单用甲氨蝶呤组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阿莫西林联合叶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给予口服叶酸治疗,实验组35例在叶酸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口服阿莫西林,2组均连续用药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病理形态学及胃镜下的变化.结果:实验组的临床症状缓解率、病理检查好转总有效率和胃镜下表现好转总有效率分别为91.4%、85.7%和80.0%,对照组则分别为71.4%、62.9%和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莫西林联合叶酸比单独叶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早期使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0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54)和对照组(n=54),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卒中量表评分(NIHSS)、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 RS),并随访治疗后3个月的m R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第14天的NIHSS评分和m 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90天治疗组的m 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使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