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我国研究生招考制度主要有原生制度和次生制度两种形式。改革开放后,为维护原生制度的合理性,政府不断调整招生单位自行组织考试、全国统考、推荐免试等次生制度。尽管如此,原生制度本身及次生制度所引发的问题仍引起了广泛的社会论争。研究生招考制度改革,必须厘清原生制度是否必须继续坚持,研究生招考制度改革能否在开放环境下进行,政府应如何对待次生制度改革等问题。坚持以"考试"为核心的原生制度,尽可能在开放环境下积极稳妥地改革次生制度,我国研究生招考制度是未来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一、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的含义和分类 环境问题是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对人类产生不利影响或危害的现象.按成因可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两类,当前环境科学研究的重点内容是次生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楚雄市为例,研究了水田、撂荒地、果园、人工针叶林、次生阔叶林、原生阔叶林等6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紫色土土壤养分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各种土地利用方式下,最表层土壤的各种养分含量大多是最高的.最表层土壤养分含量排序是:有机质,果园>原生阔叶林>次生阔叶林>水田>人工针叶林>撂荒地;全氮,原生阔叶林>果园>次生阔叶林>水田>撂荒地>人工针叶林;碱解氮,原生阔叶林>果园>次生阔叶林>人工针叶林>水田>撂荒地;速效磷,果园>原生阔叶林>次生阔叶林>撂荒地>水田>人工针叶林;速效钾,原生阔叶林>次生阔叶林>果园>撂荒地>人工针叶林>水田.  相似文献   

4.
恩格斯的总体物质自组织理论在核时代的深化发展对揭示原生自然环境和次生自然生态环境(特指地球生物圈)具有普遍方法论价值。整个再生生态系统具有依赖性和脆弱性,人类应对呵护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负有最高的生态道德责任。在20世纪生态环境恶化危及全球的条件下,西方哲学有识之士对生态伦理学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新思考,其有价值的成果应给予充分的肯定。生态道德观念的创新与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价值观的全球化和生态化,使反映生态道德规范和准则的体系必然随之深化、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是一种动态的、全方位的良性发展状态.它必须坚持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中心,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与其他要素协同发展,坚持依靠人性化的制度设计扩大职业教育的社会需求.同时,要以法治为根本,转变政府角色,发挥政府、市场和职业教育中介组织的共同作用,促进职业教育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人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道德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生态环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具体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生态环境要靠法律的制约,同时也要靠公民生态环境道德意识的增强。人与生态环境道德关系既有其特殊性,又有其内容的特定性。倡导保护环境,遵守环境道德要处理好几个主要关系,破除陈旧观念,增强环境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7.
城市生态绿化是在城市及市郊范围内建立人与自然共存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空间.绿地在城市生态环境中担负着环境净化、防止城市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美化生活环境、增进人民身心健康的重要功能.因此,促进城市生态绿化建设,坚持生态建市、绿化先行,对赤峰市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8.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教育理念是一种强调通过培养职业院校学生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等以帮助解决人类社会所面临的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问题的职业教育理念.人格本位、素质本位职业教育理念同属于面向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教育理念的范畴.面向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教育理念尚处于初始阶段,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概念不统一、教育资源缺乏以及能力本位职业教育强势压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一些地区由于人为因素导致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和环境问题的恶化的论述,指出对于环境问题的研究只有将原生环境问题与次生环境问题紧密联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道路,在审视现实的基础上统筹协调教育内外的各种关系,从职业教育发展的多元化、集团化、内涵化、个体化等趋向出发,探寻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刘歆 《教育教学论坛》2019,(13):261-262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涉农高职生态环境课程肩负的责任愈加重要。生态环境课程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使其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自觉运用生态学基本原理和方法,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对学生素质与技能的培养目标,本文从生态环境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措施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为生态环境课程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思路,以期将生态意识内化为涉农高职学生的能力和品格,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2.
实施中高职自考衔接促进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构建科学、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职业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全面建设现代化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试点衔接项目的开展符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精神,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但还存在着中、高职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之间缺乏依存性、中职教师专业素质偏低、中职生学习能力欠缺等诸多问题.应切实将中高职培养目标和专业真正融通,并加快中职教育师资队伍培养建设,在中高职自考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上进一步加强协调,才能使中高职真正地衔接起来,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3.
《斯密斯-休斯法》与美国职业教育发展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国会于1917年颁布的《斯密斯-休斯法》是美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教育法令。《斯密斯-休斯法》的颁布实施,奠定了美国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法律基础和可靠的资金保障,为美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输送了大批的师资和管理人才,对20世纪美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迅猛发展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应借鉴美国利用立法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经验,大力改进我国的职业教育立法工作,不断促进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生态学的价值取向与基本原理,阐释了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内涵,探讨了当前高职教育所面临的一系列生态失衡问题,并试图探析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路径。  相似文献   

15.
以2009年上海市部分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为样本调查发现,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总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如毕业生职业发展能力不强,达不到企业用人标准,毕业生薪酬水平不高,造成学生就业不稳定,部分企业没有为毕业生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社会仍然对中职毕业生存在歧视。针对如上问题,政府应在技能人才待遇、职业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加强制度建设;用人单位和社会应加强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认识;中职学校自身应加强学生的职业指导,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6.
高等职业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呈现出发展的持续性、视野的前瞻性、生态的平衡性、发展的协调性、功能的整体性等特征.对其评价可从内部结构、外部环境、资源利用、机制运行、人才培养等方面着手,并通过内、外部环境调控实现对其的影响.要在法律、制度、就业系统、社会舆论等领域做好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中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许多其他教育类型不具备的特殊性。中职师资队伍建设事关人才培养的质量,只有遵循中职教育规律,建设好爱中职、懂中职、献身中职的教师队伍,中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才有保障。  相似文献   

18.
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必须适应教育生态的承载力,它强调职业教育的发展对教育资源的数量和流速的要求不能超出特定教育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其本质在于给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一个长期的生态限制,即强可持续发展模式。在此前提下,运用微观教育经济学的成本效益分析法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经费需求等,以及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等实际问题进行度量。其总体的平衡策略是在质量控制中谋求数量的增长,在数量增长中谋求质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19.
培养各级各类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是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师范类专业的目的和任务。《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明确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的维度和要求。文章运用"绿色教育"理念,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案例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师范认证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教师应当具备的核心能力素养,以及如何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以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需求。  相似文献   

20.
生态美育是运用生态美学观念提升人的生存境界的美育教育,是传统美育的转型与发展。高职生态美育能使大学生认识生态的重要性,从情感上热爱并保护生态环境,从行为上自觉养成环保行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根据高职教育特点,提出高职生态美育传统课堂教学循环、传统活动循环、团队循环及辐射循环的“四循环”教学模式、课程考核与评价方法及运行保障措施等构建途径,为更好在高职院校普及生态美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