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同历史上许多杰出的诗人一样,盛唐大诗人李白的整个人生历程中不仅没能拒绝或逃脱孤独体验这一人类精神的樊篱,而且对孤独的生命体验独树一帜,这充分体现为李白诗歌所衍射出来的诗人多层复杂而又相互纠结的孤傲、孤愤、孤寂、孤苦之孤独心理。  相似文献   

2.
同历史上许多杰出的诗人一样,盛唐大诗人李白的整个人生历程中不仅没能拒绝或逃脱孤独体验这一人类精神的樊篱,而且对孤独的生命体验独树一帜,这充分体现为李白诗歌所衍射出来的诗人多层复杂而又相互纠结的孤傲、孤愤、孤寂、孤苦之孤独心理。  相似文献   

3.
从作家的经历和创作以及作品文本的角度来看,弧独的含义和特征明确面是深刻,弧独与作家、作品的关系密不可分。弧就是寂寞和聊代名词,而是一种独异人格的体现,是文学创作的巨大推动力量,也是作品内容深刻性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4.
孤独如同一把"双刃剑",既无情地折磨着作家敏感的心灵,又赐予作家创作的丰收。它是文学创作的前提、动力、情感与境界。孤独产生的原因蕴含了自由、创新、责任、生命等丰富的意蕴,成为作品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的源泉。  相似文献   

5.
李娟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9):247+249-247,249
对影响青春期学生产生孤独心理的因素进行调查剖析,发现青春期学生的孤独心理与家庭背景、自我意识、同伴关系、人格因素、社会承受及归因倾向密切。在对相关因素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探讨各方面较有效的应对措施,缓解青春期学生的孤独感,给他们一个快乐和谐的成长空间。  相似文献   

6.
大学新生由于生活、学习环境以及人际关系的突变,很容易产生焦虑、孤独、自卑和失落感等心理冲突.对这种现象学校、教师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否则可能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还有可能引发一些预料不到的校园恶性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7.
在《百年孤独》中,孤独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普遍根存于布恩地亚家族与马贡多镇,它制造了布恩地亚家庭成员之间的隔膜,并最终导致了其毁灭,也阻碍着哥伦比亚民族的觉醒与进步。对这种病态而顽固的心理症结加以分析,并从心理学角度指出其来龙去脉,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眷恋乡土、家园意识、农民情结等潜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从招魂童年生活、实现精神还乡、物化宣泄欲望、外化创作激情等内在心理,从现代知识分子和作家为寻故土家园重建而关注农业、农村、农民的思维逻辑和价值取向,从鲁迅乡土小说所确立的批判国民劣根性主题思想的影响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中国现代作家乡土学创作的心理动因。  相似文献   

9.
中新网消息,近日,意大利80后作家、粒子物理学博士保罗·乔尔达诺的处女作《质数的孤独》被引进中国出版。该书用数学中的孪生质数来比喻人,描写了一对有着痛苦过往,同样孤独却无法拉近彼此距离的男女的故事。小说一经出版便受到80后读者的热捧。更有一批80后网友藉此自比质数,认为人像质数一样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从社会环境与人的深层联系的研究,探析中国历代文人“孤独”情结发展的轨迹,以审视文人孤独意识的深刻内涵,从而弘扬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1.
寄宿生的“孤独心理”是一个令学校和家庭都很棘手的心理问题。本文认为寄宿生个人心理特质是决定孤独心理产生的前提条件,原有的不良家庭环境成为孤独心理的诱发因素,单调的寄宿生活催生了学生的孤独心理。因此,学校在应对策略方面可以从六个方面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13.
张雨薇 《考试周刊》2011,(92):217-219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心理健康不容乐观,关于现代人们"孤独"心理的探讨不断深入。本文从学生自身﹑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四个方面探讨了小学生"孤独"心理的成因、危害及对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孤独之旅》是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文章运用叙事学分析《孤独之旅》的叙事特点,从心理批评视角解析少年“成长”主题的内涵,进而从教材视角分析课文的育人价值。通过三个层次的递进分析,发现《孤独之旅》再现了少年成长的真实困境,刻画了少年重建自我的心理发展过程。教师在教学中需关注这一价值,引导初中生自我审视并应对成长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个案基本情况 一天下午,一位女生风风火火走进心理咨询室,看上去很着急。等情绪平缓些后,她苦恼地诉说:这段时间过得很压抑,如果再不找人倾诉一下,很担心自己会精神崩溃。家里经济条件还可以,从小并不缺乏关爱、关心。  相似文献   

16.
文学作品不仅蕴藉着特定民族的认知和文化心理,同时也深刻反映了该民族文化心理对文学作品的塑造作用。作为多语言地区,西藏儒佛文化并流,藏汉族文化心理对西藏文学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写作题材、思想感情方面,也体现在写作用语方面,本文以民族文化心理差异为切入点,对当代藏汉作家在文章内容、语言运用、写作风格等方面的差异性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17.
杜甫晚年漂泊西南,孤独意识特别强烈,其后期诗作中的这一主题是深刻而真实的,诗人悲歌自己政治的失意,亲朋的离弃,漂泊的无奈,以及贫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8.
作家寄语     
《大中专文苑》2011,(5):M0002-M0002
在现实社会中,孤独是一个越来越普遍的、完全社会化的精神现象,放在整个世界的框架中,孤独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大。孤独源自我们的体内,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和变化,周期性地在我们身上不断显现,它只是它自己。  相似文献   

19.
杜甫晚年漂泊西南,孤独意识特别强烈,其后期诗作中的这一主题是深刻而真实的,诗人悲歌自己政治的失意,亲朋的离弃,漂泊的无奈,以及贫病的痛苦。  相似文献   

20.
从对陶渊明的创作心理、生存心理、社会心理的分析和研究入手,探讨陶渊明隐居生活的动因和价值,试析陶渊明的孤独而且超脱的隐居生活对他创作的巨大影响,说明了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重新认识陶渊明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