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赵春声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3):80-81
法国科学家艾尔伯-费尔和德国科学家皮特-克鲁伯格因发现巨磁电阻效应而荣获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所谓“巨磁电阻”效应,是指磁性材料的电阻率在有外磁场作用时较之无外磁场作用时存在巨大变化的现象。根据这一效应开发的小型大容量计算机硬盘已得到广泛应用。瑞典皇家科学院在评价这项成就时表示, 相似文献
2.
2005年为国际物理年,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于10月4日宣布把本年度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罗伊·格劳伯、约翰·霍尔和德国科学家特奥多尔·亨施.在授予这3位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文告中称,美国科学家罗伊·格劳伯"对光学相干的量子理论作出重大贡献";另一名美国科学家约翰·霍尔和德国科学家特奥多尔·亨施则"对基于激光的精密光谱学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3.
法国科学家艾尔伯-费尔和德国科学家皮特-克鲁伯格因发现巨磁电阻效应而荣获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所谓“巨磁电阻”效应,是指磁性材料的电阻率在有外磁场作用时较之无外磁场作用时存在巨大变化的现象。根据这一效应开发的小型大容量计算机硬盘已得到广泛应用。瑞典皇家科学院在评价这项成就时表示, 相似文献
4.
理论绝对不能推翻实验--访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夏有为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21(5):6-6
介绍了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关于实验的重要作用及其与理论的关系的谈话 相似文献
5.
说明:理查德·费曼(Richard phillips Feynnmn)是美国著名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曾对原子弹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1988年患癌症逝世.《纽约时报》曾赞誉他是“二战以后理论物理学家中最智力超群、反传统习俗,最具有影响力的美国科学家.”本文摘自他的《你干吗在乎别人怎么想》一书. 相似文献
6.
7.
1两科学家用“胶带”和“铅笔”夺诺贝尔物理奖
中新社北京2010年10月5日电,瑞典皇家科学院今天11时45分(北京时间17时45分)宣布,将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共同工作多年的二人因“突破性地用撕裂的方法成功获得超薄材料石墨烯”而获奖.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3-5(2010年第3版)第19章第4节"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第79页)的旁白这样表述"I.约里奥-居里(I.Joliot-Curie)和F.约里奥-居里(F.Joliot-Curie)是M.居里和P.居里的女儿和女婿,由于发现了人工放射性而获193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9.
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教授塞尔日·阿罗什fSergeHaroche)与美国标准技术研究所教授大卫·维因兰德(DavidWineland),以表彰他们在量子力学领域所做出的突破性研究,称他们“提出了突破性的实验方法,使测量和操控单个量子体系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
11.
张郭军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16(4):89-91
本文阐述了以扬振宇、李政道为代表的海外华人科学家的成就,简要分析了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的成长环境,指出我们要在科技领域取得举世的成就,就应加强国际间科技交流,建立适合科技发展的基金运作方式制度,同时改革教育机制使之成为创新教育,以完成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 相似文献
12.
程民治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9,(4):87-92
诺贝尔物理学奖已成为国际社会中地位最高、影响最大的自然科学奖项。许多物理学研究机构、院校乃至国家均以能获得此项殊荣而引为自豪,其获奖者被视为民族英雄,深受本国人民的爱戴和仰慕。但是.人们也深深地为诺贝尔物理学奖历史薄上的瑕疵而感到困惑和遗憾,诸如将其奖项授予根本站不住脚的研究项目,而一流的成果却被该奖拒之门外;对奖励项目的选择严重不当,偏重于纯物理;以及迟来的奖赏等等。从事物理学研究的学者们应该勇于追求获奖殊荣,但也不要将诺贝尔物理学奖看得过于神圣和高贵。 相似文献
13.
被誉为世界物理学圣地的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号称美国现代高科技摇篮的贝尔实验室和助推日本迈入诺贝尔奖获奖大国的物理学精英苗圃仁科研究室,都积极倡导原创性研究,其实验室的科学家不断斩获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这些著名实验室特别注重用独特的教育方式实现学术传承和研究创新:首先,作为人才高峰的学术大师以高瞻远瞩的学术领导力和享誉国际的学术声望吸引已有一定学术影响或学术潜质的人才来实验室工作,构筑坚实的人才高地,并以此奠定人才高峰与人才高地良性互动的基础。其次,实验室自由愉悦的组织环境、风格不同的正式与非正式沙龙,共同营造了良好的科研氛围。这种科研文化能够激发研究灵感,使实验室保持领先的优势地位。最后,老师对学生的研究引领和学术提携能有效实现学术传承,而大师们自觉的举贤让能有效地鼓励后学晚进努力超越前辈先进,实现良性的新陈代谢,使实验室充满生机与活力并始终走在科学研究的前沿。 相似文献
14.
自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以来共有97位获奖者,其中女性获奖作家只有十位,这十住女作家当中有的来自欧洲,有的来自北美,还有来自南美的,也有来自非洲的。总的来说,女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人数还很少,尤其令人遗憾的是世界主要大洲——亚洲迄今为止尚没有产生女得主。本文将围绕十位女得主,对她们的生平,作品及获奖情况作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5.
冉祥华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1,17(5):105-106
中国与诺贝尔奖无缘,固然包含政治、经济、区域特点等各种因素,但传统文化对教育的消极影响、学术研究盲从权威、科研经费的匮乏等当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张无畏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4,19(5):121-126
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取得诺贝尔基金会的同意,设立诺贝尔经济学奖,自1969年首发至今共35届,全世界共有53名来自不同国家的经济学家获此殊荣。本文将获奖者的国籍、性别、出生年代、毕业学校、所获学位、获奖原因、应用数学的程度等基本情况整理为35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基本情况一览表,根据此表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得出了一些初步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美国基础教育在培养诺贝奖得主中的奠基作用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基础教育在教育理念、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评价机制、办学模式及弹性学制等方面都为美国培养诺贝尔奖得主提供了奠基作用。对美国基础教育在培养诺贝尔奖得主中的作用做以分析,目的是通过介绍美国基础教育某些有价值的方面,为我国基础教育在培养未来诺贝尔奖得主中发挥奠基作用而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唐建生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6(1):117-119
烯烃复分解反应是指在金属卡宾化合物的催化作用下,烯烃里的碳—碳双键被拆散、交换、重组,形成新分子的过程。法国的肖万提出了烯烃复分解反应的基本机制;美国的施罗克和格拉布二人继承和发展了肖万的烯烃复分解反应机制,研制出了有效、实用的催化剂。新的合成过程更简单快捷,生产效率更高,副产品更少,产生的有害废物也更少,有利于保护环境,每天都惠及人类。 相似文献
19.
从绿色化学的原子经济性、反应条件、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合成路线的长短、产物的环境安全性及节能效益角度对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绿色化学意涵作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20.
创新需要有相应的基础作保证."基础"与"创新"的关系本来具有一致性,但在我国的教育实践中,却成为一种冲突与排斥的关系.因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基础"与"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